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论述类文本《药家鑫案:有宽恕就会有未来》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论述类文本 (18 分 ) 药家鑫案:有宽恕就会有未来 1 、 4 月 25 日,药家鑫案原告民事诉讼代理人张显贴出《对药家鑫案判决的立场和意见》一文,表示放弃追要法庭判决的赔偿,
论述类文本(18
分)
药家鑫案:有宽恕就会有未来
 1

4
月25
日,药家鑫案原告民事诉讼代理人张显贴出《对药家鑫案判决的立场和意见》一文,表示放弃追要法庭判决的赔偿,并对民事部分不合理地方放弃上诉。文章中称“
我们想对药家鑫父母说:我们农村人并不难缠!你们应该低下你们高昂的头!”
 2
、备受世人瞩目的“
药家鑫”
一案,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了结。不管这个过程引发了怎样的社会争议,可以肯定地说,原告方的这个决定,是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案件一审终结之后,原告表现出的“
以德报怨”
的胸怀,如《立场和意见》所说“
药家鑫父母对我们淡漠无情,但我们还是考虑到对方的未来。我们自愿放弃法院所判给我们的民事赔偿,留给药家鑫父母养老”
,可能在一些人看来太不解恨了。但是,静心想一想,这个决定是多么有社会价值啊,它在令人感动之余,更是能够成为一剂消解我们这个社会一直以来所彰显出的乖张与暴戾之气的良药。
 3
、在正义未实现之前,王辉(受害者的丈夫)拒绝各种劝说与调解,坚决走正常的司法途径。但在目标诉求达到之后,即宽恕对方,他们并没有选择继续穷追猛打,尽管可以预料,他们如果真这么做了,舆论一定程度上也会站在他们这一边的,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这是当下社会多么匮乏的一种抉择!
4
、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化里都有着“
以暴制暴、以恶报恶”
的基因坚固地存活着,比如“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等等,本质上都是如此。这样的方式,确实能够让人产生某些快感,或者也能快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快感之后呢?问题解决之后呢?收获的往往是更多的“
以暴易暴”
、“
冤冤相报”
,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暴戾之气。
5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的原因。宽恕不是懦弱,背对过去的伤痛,王辉一家选择了宽恕,其实,就是怀抱了自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这一刻,我们看到了他们不一般的人格品质。而这,也值得我们每个人都躬身自问与反省。
6
、青学者熊培云出版过一本书,叫《重新发现社会》,阐述了“
社会”
的价值与意义。这的确是一个很有价值与启发性的“
发现”
,不过,如果更深入进去探讨的话,我们更应该“
重新发现个人”
,因为社会更是由人组成的,每一个具体的人是怎样,这个社会便是怎样,个人是一个社会的最直接体现。
7
、从自己做起,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彰显与释放出自己的善意,然后社会才能慢慢恢复到真正文明的、有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的良性社会。这个过程就像一个个细小的石头,因为相互为善,一起堆砌成一座巍峨的大山,而不是相互投掷,乱石一片。正如一名学者所言,“
你所在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8
、虽然现在的社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远非令人满意,但也正因为社会就是如此,个人就更需要有所坚持与作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组成,是这个社会和国家的最直接体现。从这一点看,王辉等人的决定让我们看到,每个人身上所能砥砺出的最珍贵的品格,所能达到的最辽阔的精神境界,也看到我们这个社会的美好未来。因为,有宽恕就会有未来。
(张天潘,选自《北京青报》)
15
、请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
分)


16
、请分析第7
自然段论述的特色。(6
分)


17
、结合全文,概述“
有宽恕就会有未来”
的内涵。(6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5
、首先,文章引出药家鑫案原告“
以德报怨”
的行为,并赞赏其积极意义;接着,分析原告宽恕行为巨大的社会意义并赞赏原告表现出的人格品质;然后,提出个人是社会最直接的表现,提倡每一个人都要彰显释放自己的善意;最后,提出在当今社会,个人需要有所坚持与作为,再次强调王辉(原告)等人的宽恕行为对于社会对于未来的意义,点明题旨。
建议:第1
点得1
分,第2
、 3
点各得2
分,第4
点得1
分。
16
、比喻论证。(1
)用细石与大山的关系比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论证只有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彰显释放自己的善意,社会才会成为良性的社会(意思对即可)(2
)具体形象,增强说服力(1


引用论证(1
),用学者的论述,再次强调了个人释放善意对社会的意义,也呼应了文章对王辉等人的宽恕对于当今中国的积极意义的赞扬。(1

17
、(1
)“
以暴制暴、以恶报恶”
的基因坚固地存活在中国的文化中,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暴戾之气。(2
)原告的宽恕行为,考虑到对方的未来,也怀抱着一种自己的更美好的未来,能消解我们这个社会一直以来彰显的暴戾之气,使人看到了这个社会的美好的未来。(3
)从个人做起,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彰显与释放出自己的善意,然社会才能恢复到真正文明的、有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的良性社会。
每点2
分,共6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47776.html

相关阅读: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