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题。
《百家讲坛》对于讲座内容和讲师的选择,完全依照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而非正统学术的观点。像清代这样一个不论文化还是经济都并非最重要最伟大的时代,可以成为长期话题,主要是因为流行多的清宫戏为它笼络了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实《百家讲坛》的话题在学术领域屡屡引发争议,易中天、阎崇、刘心武都处在一个有趣的位置,作为知识分子和学术研究者,他们首先被学术界质疑,被自己研究领域内的同侪批判,而跟他们的半生研究都没有关系的老百姓(至少《百家》的拥护者大多是非学院派,而非正统的学术精英),这时却成了他们学术观点的拥护者。通过《百家讲坛》,一些没有定论的观点被讲师们传播开来,这让很多学者专家都感到不快,本来是学术界内部的讨论,某一方却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而重要的是,大众并不了解其他观点。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人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述一些他们关心的话题,即便那附着了很强的个人观点,仍是一种解答,解答很多他们感兴趣但很难有渠道确定的问题。另外一个要素就是表现形式。讲座节目历来是最让观众望而却步的类型,40
分钟的节目如果不听前5
分钟根本听不懂后面内容。《百家讲坛》在节目形态上并没有贡献,影像上几乎没有美感可言。它的贡献在于改变了讲座节目的讲法。你听易中天的讲座,不就是评书连播吗?在拥有广大评书听众的中国,把学术话题讲得和评书一样,无疑是成功的捷径。有意思的是,易中天、阎崇、刘心武这三位影响力最大的讲座者都曾经担任过中学教师,无疑他们更能掌握深入浅出的技巧。
既然《百家讲坛》的话题由头都来自电视剧这些流行元素,那么在方式上自然也跟电视剧借鉴不少,最重要的就是设置悬念、讲究故事性。刘心武的《红楼梦》,连续十几讲,不断地探秘解密,所有观点必须辅以具体故事,完全是电视剧式的铺陈叠述。而阎崇的讲座,其实就是历清宫戏的疑点解释,出发点都依据近清宫戏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也就是电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一场学术讲座的受众,一下子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电视剧观众,反响自然不同。
因此阎崇的《清十二帝疑案》可以销售35
万册,易中天成了畅销书榜首作家也就不难解释了。他们本来就是从流行中来,到流行中去。不论学术界质疑的声音有多大,都难以动摇他们广泛的群众基础。
10
.下列有关“流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选文所讲的“流行”,主要指“大众流行文化”和“大众流行文化的品味”。
B
.清代政治、经济、文化成为《百家讲坛》长期的话题,这就是一种“流行”。
C
.电视剧的某些流行元素,不少成为了《百家讲坛》讲座内容的话题由头。
D
.易中天迎合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成为学术明星,再又成为“流行”作家。
11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百家讲坛》的话题在学术领域屡屡引发争议,主要是因为相关话题的观点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
B
.《百家讲坛》的讲座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一些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并给予老百姓一定的解答。
C
.《百家讲坛》在节目形态上没有什么贡献,在影像上也几乎没有美感可言,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成功。
D
.《百家讲坛》中部分学术讲座,能把受众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数以百万计的电视剧观众。
12
.《百家讲坛》“火”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分点概括。(3
分)
参考答案:
10.B
(“清代政治、经济、文化成为《百家讲坛》长期的话题”有误)
11.B
(文中的“他们”指代的是老百姓,即用老百姓喜欢的方式。)
12.
①
完全依照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来选择讲座的内容和讲师;
②
改变了讨论节目的讲法,讲座深入浅出;
③
讲座者借鉴了电视剧的方式,在讲座中善于设置悬念,讲究故事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47773.html
相关阅读:“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