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的弃老习俗》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中国的弃老习俗 ① 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传说,古时曾流行不养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 寄死窑 等弃老洞内自毙的习俗。鄂西北就有弃老传说中的寄死窑遗迹完整存留至今。 ② 徐永安副 中国的弃老习俗

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传说,古时曾流行不养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
寄死窑”
等弃老洞内自毙的习俗。鄂西北就有弃老传说中的寄死窑遗迹完整存留至今。

徐永安副教授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寄死窑遗址在汉水中游的河岸、山地普遍存在,这些遗址系明显人工开凿,非自然生成。一些地点还存在多口寄死窑密集分布的情况,遗址与传说对应关系十分明确。徐永安通过对弃老洞遗址的考察和对当地老人的访问,还揭示出“60
岁老人自死”
是一种依从于内在民俗信仰而选择的崇高行为,从而寄死窑也成为一个“
神圣的空间”
。由此显现出民俗的普遍性特征具有的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除鄂西北的“
寄死窑”
之外还有山东胶东半岛的“
模子坟”
、山西晋中市昔阳县的“
生藏墓”
等。由此可以证明,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这一弃老习俗。诸多事实告诉我们:彼时的弃老习俗,一定有它存在的充分的、合理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

为何在以“
礼仪之邦”
闻名于世的中国,竟然流行过野蛮的弃老习俗呢?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真的就如此微不足道、如此无能为力吗?俄罗斯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说,那些原始民族“
遗弃或杀死老人”
,并非由于生性残忍,“
而是由于野蛮人不得不为自己生存奋斗的那些条件”
,“
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
。这个贯串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已由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所证实,至今仍是我们解开弃老习俗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中国弃老习俗也应作如是观。

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其他国家民族也有。日本电影导演木下惠介拍摄的电影《?山节考》,讲述以前日本一些贫瘠的山村中,为了节约有限的口粮,60
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达尔文在非洲考察时也发现过一个遗弃老人的部落,他们总是把老的妇女放逐到森林里让她们饿死。请教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酋长回答说,妇女是生孩子的,长的妇女既然不会生孩子,还留着白吃饭干什么呢?古代朝鲜也有这样的习俗。在那种生存资源极为缺乏的环境中,人类奉行的生存战略就是如此残酷。

中国虽在广大地区流行过弃老习俗,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优良传统。春秋战国时期,“
老人是个宝”
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诸子百家大都以老人为师,老人的智慧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王晓平所著《佛典•
志怪•
物语》也特地指出:“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摆脱了弃老风俗,《左传》中的晋文公老的谲诈,蹇叔的预见,都是对老者智慧的肯定。”
屈原《离骚》中,傅说、吕望、宁戚都是被作为饱经风霜终被信用的贤者来歌颂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智慧老人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功绩传闻于世,由此树立起“
老人是个宝”
、应孝养老人的普世观念和习俗,由此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现在的韩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敬老的国家,也是对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1
与“
弃老习俗”
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时曾流行不养花甲老人,让其在弃老洞中自生自灭的习俗。且至今还有弃老传说中的弃老洞遗迹存留。
B.
弃老习俗是在生存资源极为匮乏的时代,人们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或自身生存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选择。
C.
从考古资料以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遗弃老人的弃老习俗,不独以“
礼仪之邦”
闻名于世的中国为然。
D.
从各地弃老习俗来看,六十岁是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遗弃龄。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六十岁已基本丧失劳动或繁衍能力。
2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
段开篇点题,指出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的传说,古时曾流行过不养老人的习俗,令其在弃老洞内自毙,并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B.
第②
段承接第①
段,通过对大量寄死窑等的考察研究,诸多事实表明这种弃老遗俗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也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C.
第③
段探究野蛮的弃老习俗曾经在中国流行的原因。第④
段与第③
段构成并列关系,指出其他国家民族也有弃老习俗,并先后列举了日本、朝鲜和非洲的弃老习俗。
D.
第⑤
段首先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
老人是个宝”
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接着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传统,这种敬老观念和习俗的形成,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
3
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哪怕是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弃老行为,说明当时的弃老习俗,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B.
内在民俗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哪怕是残酷的弃老行为,人们也觉得神圣而崇高。
C.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弃老习俗在中国并不具有普遍性。
D.
当今的敬老,既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同时也是对弃老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C
2B 3C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37693.html

相关阅读: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