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8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
①
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
士”
和“
民”
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开始流通。虽说士人流落民间的是少数,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都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
雅俗共赏”
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
②
早在中唐,禅宗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原本为的是化俗,也就是争取群众。“
语录”
就成为一种文体了。这之后就是唐朝的“
传奇”
。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
传奇”
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
传奇”
而作。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
雅俗共赏”
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
做诗如说话”
,一语破的。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
雅俗共赏”
的,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
诗余”
。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
词余”
。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
俗不伤雅”
,仍是“
雅俗共赏”
的玩艺儿。——
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③
虽然俗雅并存,但古人心中的“
雅俗共赏”
其实仍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
以俗为雅”
以及常语的“
俗不伤雅”
,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
④
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
赏”
的,雅人也能来“
共赏”
呢?孟子说过“
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
共赏”
了。孟子接着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以《西厢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
雅俗共赏”
的作品,“
男女”
是“
人之大欲”
之一,“
压迫反抗”
,也是人之常情。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⑤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抗战以来又有“
通俗化”
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
通俗化”
还分别雅俗,还是“
雅俗共赏”
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
共赏”
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有删节)
6
、下列关于“
雅俗共赏”
的相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安史之乱”
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学向“
雅俗共赏”
转变的起点,因为战乱打破了“
士”
与“
民”
的界限,越来越多的“
民”
进入到上层社会。
B
、从唐宋的诗文演变情况看,“
雅俗共赏”
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语言的变化,白话文进入文学领域,并且逐渐取代了文言文的地位。
C
、雅人和俗人能对同一对象“
共赏”
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作为人的共有的相通的快感或趣味。
D
、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中国文学出现了不分雅俗,只谈共赏的局面,在作者看来这是由于知识阶层融入了更多的来自民间的分子。
7
、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语录体这种文体来自于中唐时期的禅宗,和尚在传道的过程中把大师的话用口语记录下来,其目的是为了让普通人看懂,便于传道。
B
、宋代的词被称为“
诗余”
,后来的曲又被称为“
词余”
,大抵是因为二者做到了“
俗不伤雅”
,仍是“
雅俗共赏”
的文学形式。
C
、“
雅俗共赏”
其实是“
士”
与“
民”
的文化的磨合,是“
雅”
对俗的迁就,也是“
俗”
对雅的学习和效仿。
D
、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是想证明,有一些美是被人们共同承认并欣赏的,而这些美主要集中在共通的人之常情上。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阶层的融合,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乱就成为新文学产生的必要条件。
B
、孟子认为口耳目感受的美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文学作品雅俗共赏的基础也是共同的人情,因此描写感官的体验,就能做到雅俗共赏。
C
、作者认为新旧调整,传统就会变质,这变质的传统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传统丧失的无奈。
D
、苏轼的词流传千古,不仅仅有其语言接近白话,明白通畅的原因,还有其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
.B
(第三段表明虽然白话进入文学,但是仍以雅言为主)
7
.B
(第二段,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
8
.D
(A
第一段只表明战乱是分界线,但并没有说是必要条件;B
描写体验就能共赏过于绝对;C
对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有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79390.html
相关阅读:《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