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却没有一种是普通适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本文就优选教学方法的依据和运用的原则谈一些见解。
一、优选教学方法的依据
1、重视德育,寓德育在物理教学之中。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政治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智育和德育有机结合,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2、开发智力,寓能力培养于传授知识之中。
物理知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又在生产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中学阶段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在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知识是开发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掌握。通过物理教学,既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3、教学相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发扬我国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
4、加强实验,创造学习物理的情景。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教师要大力加强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感知和思维,并且还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1、择优性原则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教学实践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初中“物理的沉浮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下列三种:
(1)讲授法
因为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二力平衡条件”知识密切相关,是属于派生性的知识,可以运用讲授法,通过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2)观察法
教师可以通过下列几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步步深入,从而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a、把铁块、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铁块沉入水底,而木块浮在水面。
b、把一枚大头针和木块(大头针的重量小于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大头针仍然沉入水底,木块浮在水面。
c、把一个小铁盒竖着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而平放时却浮于水面。
(3)实验法
如果把上述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分析实验所提供的物理情景,从而认识物体的沉浮条件。
这三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可根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教师本身的擅长加以选择。
2、综合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只靠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法之长,加以综合运用。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二种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如“物体的沉浮条件”这节课的教学,往往是以讲法加以配合,边讲边实验法为主,用讲授法加以配合,边讲边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又知,“光的直线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开始可以用讨论法和讲授法相配合,讲述光在同一媒质射向另一种媒质时要改变传播方向,由于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就要用观察法或实验法。最后,关于光的传播速度,是介绍性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学法解决。
3、相关性原则
制约教学方法运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权衡利弊,抓住有利的主要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例如:有的课运用实验法费时较多,但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动能能力有好处。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就要用实验法进行教学。但是,如果教学时间实在难以调剂、安排,也就只有割爱了。
有的教师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对教学效果考虑的比较少,也有的教师习惯于某一、二种教学方法,担心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会影响教学质量,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积累总结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能得心应手地优选并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72486.html
相关阅读:惯性的解释
合理分配时间选好答题方法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高考理综复习要领:求准求稳求规范
高考物理备考:物理常用的两种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