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赵丰
在对“80
后”
的众多评论中,人们往往只看到城市的“80
后”
而忽略了农村的“80
后”——
他们既和城市的“80
后”
大不相同,也和农村的“70
后”
相去甚远。
农村“80
后”
不自我
社会学家分析“80
后”
时,很喜欢用“
独生子女”
来描述这一代人,并认为“
独生子女”
独特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形成“
叛逆”
的思想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农村部分“80
后”
有兄弟姐妹,这些人的幼并不孤单,他们不缺少玩耍的伙伴,也不缺少一起干活的伙伴。
在社会学家看来,自我、情绪化、颠覆性是“80
后”
的普遍标志。实际上,农村“80
后”
由于过惯了艰苦生活,很早就知道上学、干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大学校园里,最保守、最传统的学生往往就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大多刻苦学习,践行着父辈的教诲。走出农村、山沟,就是他们最朴实、最原始的动力。那些没有考上大学和过早失学的农村“80
后”
,离开学校马上投身到农活中,或成为民工大军中的一员进入城市,在各种各样的工地挥洒汗水。他们轻,上过几学,比起他们的父母,他们是属于有知识(知识在农村有时仅仅指识字)的一代,在他们身上看不到颠覆,看到的是勤劳和责任。
民工的“
城市化冲动”
根据龄划分,中国改革开放近30
来,形成了两代农民工。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中的“80
后”
越来越多。他们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受教育程度较高;第一代农民工普遍将谋生、赚钱作为第一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则还有“
享受现代生活”
等目的,部分人开始试着去认同流入的社会,如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加入当地一些社会组织等;他们对家乡的乡土认同在减弱,对农活没兴趣,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不认可,甚至持批评态度。总之,他们具有更多的“
城市化冲动”
。
新一代农民工逐渐习惯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难以忍受农村贫穷和慢节奏的生活。虽然自己的“
根”
在农村,却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这常使他们尴尬。
“
我不是来赚钱的”
据统计,在珠三角地区,“80
后”
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其中,以挣钱为目的的人只占18
.2%
,而选择“
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
想到外面玩玩”“
学一门技术”
和“
在家乡没意思”
的人共占71
.4%
。
广东省东莞市一家制衣厂的女老板,2006
新招了一个轻杂工。小伙子刚满20
岁,是一个没在厂里干过的“
生手”
。他经常在上班时间跟车间里的其他工人聊天,老板告诫他:“
不要影响大家干活。”
没想到,小杂工毫不含糊地回答:“
我又不是来赚钱的。我妈说了,没钱了让我管家里要。你这几百块钱根本养不活我。”
工人“
不是来赚钱的”
,“
扣工资”“
开除”
等惩罚很难约束他们。“
我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这位老板苦恼地说。
这种现象在珠三角地区很普遍,制衣厂老板和她朋友的工厂每都要招很多这样的“
生手”
,这些“
生手”
几乎都是1985
以后出生的,老板们习惯把这批生于20
世纪80
代的工人叫“
八字头”
农民工。与“
老”
农民工相比,“
八字头”
农民工一是不能吃苦,二是对自身权益有了更高要求,仅仅提高工资已吸引不了他们,他们还要求更多的闲暇时间、城市的娱乐方式以及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等等。对老板来说,这些新变化无疑对他们过去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
八字头”
农民工中不乏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也是惟一的“
宝贝疙瘩”
。尽管在户口本上他们仍是农民身份,但其中相当多的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劳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55933.html
相关阅读:《捡硬币的男孩》阅读答案
《我的邻居吴冠中》阅读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传说……》阅读答案
《八月十日灯下所记》阅读答案及评分标准
《霍达: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