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电磁感应、交流电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一. 教学内容:电磁感应、交流电

【典型例题】

例1. 人们利用发电机把天然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能(水流能、风能、煤等燃烧的能……)转化为电能。为了合理的利用这些能源,发电站要修建在靠近这些天然资源的地方。但是,用电的地方往往很远。因此,需要高压输送线路把电能输送到远方。如果,某发电站将U=6000V的电压直接地加在高压输电线的入端,向远方供电,且输送的电功率为P=800kW。则此时安装在高压输送线路的入端和终端的电能表一昼夜读数就相差△E=9600kW?h(1kW?h=1度电)。求:

(1)此种情况下,高压线路的输电和终端电压。

(2)若要使此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效率为98%,则在发电站处应安装一个变压比(n1:n2)是多少的变压器?

解析:

例2. 如图甲所示,平行导轨MN、PQ水平放置,电阻不计。两导轨间距d=1,导体棒ab、cd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每根棒在导轨间的部分,电阻均为R= 1.0Ω。用长为L=2的绝缘丝线将两棒系住。整个装置处在匀强磁场中。t=0的时刻,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丝线刚好处于未被拉伸的自然状态。此后,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不计感应电流磁场的影响。整个过程丝线未被拉断。求:

(1)0~2.0s的时间内,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及方向;

(2)t=1.0s的时刻丝线的拉力大小。

解析:

例3. 如图甲所示,空间有一宽为2L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bcd是由均匀电阻丝做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总电阻值为R。线框以垂直磁场边界的速度v匀速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线框ab、cd两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设线框刚进入磁场的位置x=0,x轴沿水平方向向右。求:

(1)cd边刚进入磁场时,ab两端的电势差,并指明哪端电势高;

(2)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3)在下面的乙图中,画出ab两端电势差Uab随距离变化的图象。其中U0=Blv。

解析:(1)cd边刚进入磁场时,切割等效电路图:E=BLv

线框完全进磁场

线框出磁场

例4. 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轴OO’匀速转动。初始时刻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如图所示。经过t时间,线框转过120°。求:

(1)线框转动周期和线框转过120°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

(2)线框内感应电动势在t时间内的平均值;

(3)若线框电阻为r,小灯泡电阻为R,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例5. 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1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7°角,下端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0.2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1)求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当金属棒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8W,求该速度的大小;

(3)在上问中,若R=2Ω,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a到b,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

解析:

l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下简称方框)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外侧套着一个与方框边长相同的U型金属框架MNPQ(下简称U型框),U型框与方框之间接触良好且无摩擦。两个金属框每条边的质量均为m,每条边的电阻均为r。

(1)将方框固定不动,用力拉动U型框使它以速度v0垂直NQ边向右匀速运动,当U型框的MP端滑至方框的最右侧(如图乙所示)时,方框上的bd两端的电势差为多大?此时方框的热功率为多大?

(2)若方框不固定,给U型框垂直NQ边向右的初速度v0,如果U型框恰好不能与方框分离,则在这一过程中两框架上产生的总热量为多少?

(3)若方框不固定,给U型框垂直NQ边向右的初速度v(v>v0),U型框最终将与方框分离,如果从U型框和方框不再接触开始,经过时间t方框最右侧和U型框最左侧距离为s。求两金属框分离后的速度各多大。

解析:(1)等效电路图:Blv0

解析:

波、热、光、原子二模前专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布朗运动的颗粒越大,运动越剧烈;

B. 分子间距离为r0为两个分子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平衡的距离,r为两个分子的实际距离,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r=r0< 2r由小于r0逐渐增大到大于2 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分子引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 当 r0逐渐减小到小于 的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

A. 若换用波长为 ( > ( ) 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C. 增加电路中电源两极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D. 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

7. 用较强的紫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1,形成的饱和光电流为I1;若改用较弱的紫外光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2,形成的饱和光电流为I2。则:

①E1>E2 ②E1<E2 ③I1>I2 ④I1<I2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光热转换是将太阳光能转换成其他物质内能的过程,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种光热转换装置,它的主要转换器件是真空玻璃管,这些玻璃管将太阳光能转换成水的内能。真空玻 璃管上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使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能转化的热能,这种镀膜技术的 学依据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粒子性 C. 光的干涉 D. 光的衍射

9.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B.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C. 光导纤维丝的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小

D.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10. 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图乙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光光子的能量比b光的小

B. 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比b光的大

C. 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

D. b光的波长比a光的短

11. 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用10.3ev的光子照射 B. 用11ev的光子照射

C. 用14ev的光子照射 D. 用11ev的电子碰撞

12.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 汤姆生发现电子,从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B. 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圆满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C. 贝克勒耳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中含有质子

D. 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 太阳光谱中的暗线说明太阳内部有与这些暗线相对应的元素

C.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条纹间距大于蓝光条纹间距

D. 在核反应 中放出的能量(即 、 、m1、m3、 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核裂变反应

B. 这是核聚变反应

C. 反应中吸收的能量为(m2 - m3 - c2

D. 反应中放出的能量为(m4 - m1 - c2

15. 下面几种射线中,由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射线应是( )

A. 紫外线 B. γ射线

C. 红外线 D. X 射线

16.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在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中,它发生衰变后产生的径迹是两个外切的圆,则可能( )

A. 是α衰变, 半径较大的圆是α粒子的径迹

B. 是β衰变,半径较大的圆是β粒子的径迹

C. 在半径较大的圆径迹上运动的粒子的绕向是顺时针的

D. 在半径较小的圆径迹上运动的粒子的绕向是顺时针的

17. 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则核外电子( )

A. 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动能的增加量小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B. 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动能的增加量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C. 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动能的减少量大于电势能的增加量

D. 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势能的增加量

18. 1964年至1967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相继试验。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两弹”的基本反应方程式是( )

A.

C.

D. 时相遇,则( )

A. 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均为

B. 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m

C. 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

D. t2=0.5s时刻B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x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2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1=1.0s。由图判断下列哪一个波速不可能的是 ( )

A. 1m/s B. 3m/s

C. 5m/s D. 10m/s

24. 将一个电动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测得某单摆摆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此图提供的信息作出以下判断( )

A. 摆球的摆动周期t=0.2 s摆球正好经过最低点

C. t=1.1 s摆球正好经过最低点

D. 摆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25.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2×10-1m和v=0.4m/s,波源的振幅均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在x=2×10-1m和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x=5×10-1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P、Q都首先沿y 轴正向运动

B. t=0.75s时刻,质点Q都运动到t=1s时刻,质点t=1s时刻,质点

【答案】

1. B 2. B 3. A 4. D 5. C

6. B 7. C 8. C 9. B 10 高一. C

11. D 12. B 13. C 14. B 15. D

16. A 17. A 18. D 19. B 20. C

21. 解析:

22. D 23. D 24. B 25. D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4196.html

相关阅读:合理分配时间选好答题方法
惯性的解释
高考理综复习要领:求准求稳求规范
高考物理备考:物理常用的两种解题方法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