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到处流传
----
怀念史铁生
王岩
,
月31
日
我刚看到这个消息时,并不惊讶,只感到沉沉的、闷闷的。心想,这一天还是来了!关于生和死,您已思考了大半辈子,也许您理解得比谁都深刻。人如其名,您的生命力的确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但我们又一直担心,您毕竟是人,不是神,截瘫、尿毒症一直在折磨您,随着龄的增加,您又的确随时都可能离去。可以说,您继续活下去是完全正常的,同时,您在某一刻突然离去也是正常的。您发表的新作品和去世一样,都不会让人惊讶。肉体的存在和消亡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您的思想早已成为我们人生观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追问您的追问!您不曾离去,谁也不能靠肉体的长生而永恒,我们无需悲伤。正如您自己所言:“
肉体不过是一个消息的载体,如此而已。然后这个肉体消失了,这个消息却还在传扬。人们获得永恒的方式不是生孩子,而是这种消息能够传扬。”
我们发现,您是这一哲学最生动的诠释。
您的作品和人生总会让我们深深感动和无比清醒。感动,是因为作品中充满了浓浓温情,它拨动的是心底那根最动人的心弦。清醒,是因为作品中贯穿着发人深省的哲学沉思。情感和理性常常在您作品中共鸣,震撼读者的心灵。《我与地坛》中有两个细节让我潸然泪下,终生难忘。一个是母亲送“
我”
出门去地坛,半路“
我”
想起一件事情,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保持着送“
我”
走时的姿势,对“
我”
的回来一时没有反应。此刻,任何褒扬母亲的语言都那么苍白无力!另一个是母亲到地坛公园找“
我”
,由于树丛很密,她没找到。而“
我”
已看到母亲,由于倔强,竟没有喊她,眼睁睁地看着她从“
我”
身旁焦急地走过和茫然远去的背影。“
我”
的悔恨足以让天地为之动容!您的“
过程哲学”
仍发人深省。记得第一次看《命若琴弦》,读到老瞎子得知师傅传下来的所谓秘方上空无一字时,相信所有读者的大脑,此刻也像那张药方一样,一片空白!我愣了很久,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头昏目眩,激动、害怕、过瘾、彷徨一时涌上心头。一个“
天机”
,就在此刻被道破了。我完全折服于文学的魅力和作者洞悉人生的能力。过程,的确就是目的。“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这些语言不知曾沸腾过多少人的热血,感激史铁生!
著名学者赵毅衡曾说,史铁生在中国思想界、文学界是孤独的。尤其是在后期,身体的残疾和病痛限制了您与生活的接触面,当有限的经历和记忆被书写完之后,您将主要精力用于哲学上的深刻思索,您作品中常弥漫着幻灭、苦痛、迷茫的情绪。过多的哲学思索和议论,的确给读者介入带来一定困难。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您“
证明神性之路,太靠近我们”
。太多终极的道路被揭示,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不安。您的许多作品,我不敢读第二遍,因为难免“
曲高和寡”
。但“
爱愿”
哲学无疑是您点亮的一盏长明灯,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爱愿”
才是真正的终极关怀。您说:“
那无限的消息不把任何一尊偶像视为永恒,唯爱愿与人间翱飞飘缭历千古而不死。”
只有“
爱愿”
才能看见“
一条永恒的道路”
。您做到了。为保护生态环境,您呼吁发起“
百名文化名人拒穿羊绒衫运动”
,从衣食住行开始,真正履行公民的环保责任。您的“
爱愿”
是毫无保留的,彻底的。虽然青时双腿残废,中肾功能丧失,上帝连一副完整的身躯都吝啬给您,但您对这一切竟报以最慷慨的“
爱”
!您生前多次留下遗愿,将身上对人有用的器官毫无保留地、无条件地捐出。就在去世后三个小时,医生冒着寒风护送着您的肝脏到天津武警总医院,那里,一位等待肝脏移植的病人,正躺在水银灯下做手术。您的“
爱愿”
已经超越生死,超越你我。
您曾说,自己像是一个来到这世界上玩了很久的孩子。也许玩累了,要回去了。如此面对生死,何其洒脱轻盈!然而,您的生命“
过程”
并不“
轻”
。您用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思考“
怎么活着”
和“
如何面对死”
这两个无比沉重的终极问题。在您的引领下,我们开拓了思想的版图,丰富了生命的内涵,作为后辈,我们将继续追问下去。而如今,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位坐在轮椅中的老人,您去哪儿了?哦,您又上路了!
就在您离去后的第二天,即新的第一天,我们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
(选自《散文》,有删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40513.html
相关阅读:《捡硬币的男孩》阅读答案
《我的邻居吴冠中》阅读
《霍达: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阅读答案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传说……》阅读答案
《八月十日灯下所记》阅读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