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特朗斯特罗姆:一只写三首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记叙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特朗斯特罗姆:一只写三首诗 王文 托马斯 特朗斯特罗姆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块他最爱吃的提拉米蛋糕。尝了一口之后,他侧过脸望向窗外,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这会儿已经有几 特朗斯特罗姆:一只写三首诗
王文
  托马斯·
特朗斯特罗姆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块他最爱吃的提拉米蛋糕。尝了一口之后,他侧过脸望向窗外,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这会儿已经有几缕阳光洒落进来。这就是10
月初斯德哥尔摩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难以捉摸。
  托马斯目光温和,脸上最突出的是他高高耸立起的鹰钩鼻。透过玻璃窗,托马斯看不见等在楼下的众多记者,但他知道他们一定在那里。每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他们都会提前聚集在那里,连托马斯自己都不再期盼获奖时,他们仍然相信可能会是他。不过,托马斯知道,一会儿他们不会像往一样摸摸地离开,而将摁门铃走进来,因为托马斯接到瑞德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他获奖了。
  作为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托马斯被誉为“
西方最后一个诗歌巨匠”
。而记者为此专访瑞德文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时,他说:“
这样的评价,对托马斯来说是实至名归的。”
诺奖得主、诗人沃尔科特10
前就说过:“
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
  托马斯13
岁就开始写作。从1955
,24
岁的托马斯一出版处女诗集《17
首诗》便技惊四座,思后第二部《途中的秘密》更是轰动诗坛,纪轻轻便成为瑞德诗歌的代表人物。
  “
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
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
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
万物燃烧。”“
蟋蟀疯狂地缝着缝纫机”
,“
孤独的水龙头从玫瑰丛中站起,像一座骑士的雕塑”
,“
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
都是标准的托马斯式的诗句。
  他的诗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通过精准的描写,让读者进入一个诗的境界。他的诗称为“
小孩子都能读懂的诗”
。瑞德文学院的颁奖词称:特朗斯特罗姆“
通过其凝炼、透彻的意象,给予我们通往现实的崭新途径。”
  诗人于坚认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之于瑞德,犹如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他曾对翻译《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的诗人李笠说过,他的写作受日本俳句的影响,而俳句是从中国古代诗歌滋生出来的。所以,他对东方文化一直有强烈的兴趣。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与保罗·
瓦莱里的“
纯诗”
相近;
和20
世纪的叶芝、里尔克、艾略特、聂鲁达、希克梅特等大诗人一样,他的诗,具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东西。
  其实,托马斯的诗作品并不多。他一最多写三首诗,而且往往一首诗要花几时间才完成,长诗《画廊》几乎用了10
时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也经历7
。迄今为止,包括他中风后所写的所有作品加起来只有200
多首,但“
大部分都是精品”
。他的诗已被译成50
多种语言(
仅英文就有二十来种版本)
,而研究他作品的专著已超出他作品页数的千倍。一最多写三首诗,作为诗人,极其罕见,需要怎样沉得下心,静得住气?
在一个如此浮躁的时代,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的时代,有几人能做到?
难怪中国的诗人们觉得不可思议了,难怪人们感叹中国为何不能出现伟大作品了。
  托马斯写过一首诗《上海的街》:“
公园的白蝴蝶被很多人读着。我爱这菜白色,像是真理扑动的一角。”
这富有童趣的意象来自他多前在上海的经历。那是1985
,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可惜,1990
的一次中风导致他右半身瘫痪,等到2001
再次访华的时候,他不仅拄上了拐杖,就连说话也含混不清了。
  中风后的托马斯也没有放弃创作,身体的变化带来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使他的作品超现实主义色彩更浓,语句却更加精练而富有哲理,“
诗歌就是坐禅,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
  外界的喧嚣中,托马斯却另有打算,他计划去斯德哥尔摩近郊的海龙马岛上过周末。那里有一幢托马斯外祖父留下来的、曾招待过无数诗人、被称为“
蓝房子”
的住所,也是托马斯最爱的地方。房子里天花板很低,窗户小小的,窗外就是树木,托马斯最喜欢坐在窗边读书。北欧静谧、安逸的生活氛围包裹着诗人,以至于在马悦然看来,托马斯的诗风是如此恒定,这在其他地方的诗人身上简直不可思议,“
他从不曾让风格应时而变”
。(
选自《环球人物》
第27
期,有删改)
  【注】托马斯·
特朗斯特罗姆,1931
4
月15
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专业,曾修读过诗歌、文学史等课程。
10
月6
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39319.html

相关阅读:《我的邻居吴冠中》阅读
《霍达: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阅读答案
《八月十日灯下所记》阅读答案及评分标准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传说……》阅读答案
《捡硬币的男孩》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