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题。
(25
分
)
怪
人
[
乌拉圭]
比亚纳
①
这是给牲口烙印的日子。早晨的阳光倾泻下来,照得人们头昏眼花。
在用横木和立柱造的宽大畜栏里,一群小牛犊踢打着蹄子,眼里冒着火光,在弥漫的尘烟中急得团团打转。从那激怒的神色看,这样被囚禁在里头,它们再也不能忍受了。
畜栏外面,准备套牲口前蹄的人排成两行,中间留一条通道。他们手握绳索,睁大
眼睛,等待小牛出栏。
在畜栏的门旁,巨大的火堆熊熊燃烧,火焰冲天。
突然,套牲口的人拖出一头小牛来。当它走到场地上的时候,加乌乔
②
们发出一阵吼叫,吓得它发疯似的埋头奔跑起来。十几条套索在空中发着咝咝声,凶猛的小牛咆哮了一声,扑通倒在地上。勇士们一拥而上,把它捆缚起来,按在了地上。
“
烙!
”
一个人叫道。
打烙印的人从火堆那儿跑了过来。
火红的烙铁烙得小牛毛皮发着吱吱的声响,冒出一股白烟,发出一股臭味。然后,小牛被解下绳索,身上流着血,疼痛而悲哀地跑开了。加乌乔们却又说又笑地走向火堆,去享受他们套捉牲口的奖赏
——
畅饮那杯美酒去了。
这种粗野而危险的活计,是加乌乔们最大的乐趣,他们从内心里感到高兴。但是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只有马乌罗与众不同。他身体高大、粗壮,有点驼背,脑袋硕大,头发蓬乱,脸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那个大鼻子:鼻梁高高地突起,在浓密的头发村托下,就像是乱糟糟的黑色胡椒树丛中间的一座小石山。别人交谈的时候,他嘟哝;别人大笑的时候,他吼叫。
“
烙!
这回该你了!
”
伙伴们着急地冲马乌罗喊道。
他气呼呼地回答:
“
来了,哼!
我又不是火车!
”
转回来的时候,他嘟嘟囔囔,推搡着人群往前走,或给狗一脚,或给一个男童头上一掌,什么借口他都找得到的。
“
这帮懒鬼!
你们不知道给人让路吗?
”
“
你们给这个怪物让路!
”
有人这样应答。马鸟罗头也不回,粗言恶语地骂他一句,全是难听的字眼儿。
老头儿马乌罗的为人一向如此:脾气暴躁,态度冷淡,出言不逊,像青??一样苦酸。所以,人们都管他叫
“
怪人
”
。他那毛茸茸的狮子般的大头,他那被头发遮掩着的可憎的面孔,他那目光凶狠的小眼睛,他那嘶哑的嗓音和他那把总是插在腰问的长刀子,令人不禁感到几分敬畏。
他是从何处来的呢?
没人知道。可能是从地狱里来的,也可能是从某个狮子洞里来的。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世,但是大家都猜想:他准是一个有着不幸经历的强盗。一个怪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一个心灵干枯、心似铁石的人。他经常冲着大家抱怨,而不对着某个人。
场地上忽然响起一阵可怕的叫喊。只见一头肢体伤残、秉性暴烈的四岁大公牛从地上爬起来,怒气冲冲地用蹄刨了刨地,接着痛苦而狂怒地向众人发起了攻击。加乌乔们大惊失色,恐惧地四处奔逃。那公牛三蹦两跳地蹿到火堆边。马乌罗还来得及躲开,他噌地一下爬到了畜栏的围墙上。
但是,当他回头看时,发现下面有一个男童,一个六岁的男童,一只手提着一只吐绶鸡,另一只手抱着一个南瓜,吓得脸色铁青,呆若木鸡。马乌罗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伸手把他抓住,高高地举过头顶,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公牛的犄角。.
在场的二十个人异口同声地发出恐怖的叫喊,冒着红色火焰的木柴四处飞溅,烟雾弥漫,尘土飞扬,眼前的一切顿时变得模糊不清。
当公牛被两条绳索套着犄角从烟雾中拖出来的时候,大家才看清这幅惨景,都惊呆了。
那男童站在被公牛冲毁的火堆旁,面色如土,但是安然无恙。有着不幸经历的怪人马乌罗却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他的头枕着灰烬,结实的胸膛已经被公牛的凶恶犄角挑开。
(
朱景冬译,有删改)
[
注
]①
比亚纳
(1868
~
1925)
:著名作家,其作品多取材于加乌乔的口头传说。
②
加乌乔:南美潘帕斯草原牧民的统称,意思是
“
孤儿
”
、
“
流浪者
”
,性格强悍而狂放。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A.
由于即将被拖出去烙印,那群囚禁在用横木和立柱建造的畜栏里的小牛神色愤怒,眼冒火光,无法忍受。
B.
加乌乔们打心眼儿里喜爱烙牛,是因为这项粗野危险的活计既紧张又刺激,事后他们还能畅
饮美酒。
C.
马乌罗的强盗经历、丑陋容貌和暴戾性格,使他受到加乌乔们的歧视,他被看成一个冷酷无
情、心灵干枯和心似铁石的人。
D.
作者一面同情被烙的小牛,一面也以欣赏的笔触描写了加乌乔们在烙牛中所表现出来的强悍、狂放品格。
E.
大公牛狂怒地向人群进攻,马乌罗为拯救男童而殉难。作者通过这段传奇,热情讴歌了主人公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
(2)“
怪人
”
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
请概括说明。
(6
分
)
(3)
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
“
烙牛
”
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
?
请简要分析。
(6
分
)
(4)
小说主要由加乌乔
“
烙牛
”
和马乌罗
“
救童
”
两个片段构成。你认为哪个片段更精彩
?
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
(8
分
)
11
.(
25
分)
(
1
)(
5
分)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A
、
C
不给分。
(
2
)(
6
分)
①
形象上,他高大粗壮,有点驼背,发乱而丑,脑袋、鼻子硕大,目光凶狠,
嗓音嘶哑;
②
性情上,他暴躁,冷淡,粗鲁,不太合群;
③
品行上,危急关头,剧人四处奔
逃,他挺身而出,舍已救人。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
3
)(
6
分)
①
前文已对如何
“
烙牛
"
作了详尽细致的描写,此处不必重复;
②
塑造马乌罗形象的重心
是后文
“
救童
”
一段,.其
“
烙牛
"
仅是铺垫,应该略写;
③
可腾出笔墨来写平日的马乌罗,与
前后文的紧张叙述形成对比,舒缓了节奏,使行文张弛有致。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
4
)(
8
分)
观点一:加乌乔
“
烙牛
”
的片段更精彩。
①
展示了加乌乔们的生活风情,凸显了其强悍、乐天的性格,强化了作品的地域文化内
涵;
②
构成了理解主人公马乌罗的性情和英雄壮举的氛围和基础;
③
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
描写、烘托手法等,逼真呈现了烙牛过程,感染力极强。
观点二:马乌罗
“
救童
"
的片段更精彩。
①
展示了马乌罗勇于牺牲的英雄壮举,完成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②
作为小说的点睛之
笔,表达了作品讴歌人性之美的主题;
③
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等,一步步
推向高潮后戛然而止,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观点三:两个片段同样精彩。
①
都是小说的华彩段落,前者是铺垫,后者是高潮,共同完成了主人公的塑造;
②
二者相
辅相成,通过
“
烙牛
”
的加乌乔们和
“
救童
”
的马乌罗形象的相互衬托,丰富并深化了主题;
③
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对比和烘托等多种手法,精细传神,画面感极强,一头一尾,
交相辉映。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
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
给
6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13779.html
相关阅读:《琥珀手链》阅读答案
《回家 [美]皮特?哈米尔》附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核》
《杰克太太的救赎 》阅读答案
节选自凯特?肖班《一小时的故事》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