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自主、自我、自由为典型特征的自媒体以感性、个性、散乱等方式,来实现对信息的传播。自媒体一方面蕴含着提升主体信息传播主动性等功能,另一方面却隐藏着缺乏传播统一性、客观性等方面的缺陷,导致自媒体环境下的部分信息存在价值错位、审美异化等方面的问题。
近几涌现出的“
微电影”
可谓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典型代表。它不仅诠释了自媒体时代的内涵,而且代表了现代电影美学的嬗变,成为时代发展的又一“
符号”
,相较于传统的电影制作而言,微电影具有与之相区别的审美与价值定位。其以“
青化”“
生活化”“
民间化”
等为创作品质,获得了社会广大受众的认可,展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
所谓“
微电影”
,是指在自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一种以“
微小投入、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
为内容特征,以精致、简短、筒约为表现特征的电影。微电影实现了电影从传统精英制作模式向草根“
拍客”
的转变,从普通事实记录向剧情创作的转变,成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电影制作,但又脱离于普通拍摄记录的影视作品。实践中,不同视角下的微电影具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创作的层级不同,可将其分为自由创作型、企业定制型和专业制作型。其中,自由创作型系个人情感意志的自由表达,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企业定制型则是由企业投资进行制作,内容倾向于广告化、商业化;专业制作型是由专门的影视公司进行制作,以商业化为创作取向。
从当下微电影所反映的内在审美取向来看,大多数微电影题材来源于现实,“
再现”
于现实,能够让广大受众置身于剧中,具有纪实性与真实性,系一种纪实的美学。在这一点上,有别于通过各种电影特技来塑造美、抽象美的传统的蒙太奇流派。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微电影在取材源于现实、“
照顾”
现实的同时,也渗透许多非纪实手法进行拍摄,具有制作的技术性与修饰性,如运用再现场景的拍摄手法,同传统的电视纪录片相区别。
当我们在对微电影进行审美鉴赏时,需要从审美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角度去进行理解,即应该从微电影剧情背后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社会现象等方面进行审美解读,否则便偏离了剧情所反映的审美内涵与审美意义。例如,微电影《京杭运河行》中,从剧中最为典型的“
桥和船”
画面,衔接到一段段的历史和今天的画卷,从小处展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宏大,摆脱了传统“
宏观选题”
的叙事背景。对此,我们在对剧中所透露的美进行解构时,不能仅就剧中画面进行美的欣赏,应该将其上升到整个京杭大运河宏大的背景中,从大的视角进行解读和欣赏。
可见,以“
微电影”
为典型的现代电影,在传承蒙太奇流派的审美构造时,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
再现”
;倾向于纪实主义的审美构造。该种审美构造或许可以说是奇观化、平庸化,但不能脱离其内在的真实性,从而使得广大受众感同身受,以塑造其内在的美。
【注】蒙太奇:指剪接组合镜头,以形成完整的电影片。
6
.下列关于“
微电影”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微电影”
作为自媒体的一种,具有自主、自我、自由的典型特征,其传播信息的方式县有感性、个性、散乱等特点。
B
.“
微电影”
是数字化时代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典型代表,微小投入、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等具体体现了“
微”
的特点。
C
.“
微电影”
之所以成为时代发展的“
符号”
,是由于其不仅诠释了自媒体时代的内涵,而且代表了现代电影美学的嬗变。
D
.“
微电影”
具有精致、简短、简约的表现特征,无论哪个层级的微电影,都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制作和传播。
7
.下列对“
自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美学嬗变”
的分析与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
.以“
青化”“
生活化”“
民间化”
等为创作品质的“
微电影”
,凭借“
奇幻化”“
平庸化”
审美构造赢得社会广泛认可,这一点上区别于传统电影制作。
B
.“
微电影”
实现了从传统精英制作向草根“
拍客”
的转变,从普通事实记录向剧情创作的转变,不同于传统电影的制作。
C
.从内在审美取向来看,大多数“
微电影”
的题材来源于现实,又“
再现”
于现实,其纪实的美学特征有别于传统的蒙太奇流派。
D
.“
微电影”
取材源于现实,但也采用许多非纪实拍摄手法,具有制作的技术性与修饰性,与传统的电视纪录片有一定区别。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存在着缺乏传播统一性、客观性等方面的缺陷,能够造成部分信息价值错位、审美异化等方面的结果。
B
.按照创作的层级不同,“
微电影”
可分为自由创作型、企业定制型和专业制作型。这三类中只有自由创作型不以营利为追求目标。
C
.文中举《京杭运河行》的例子,说明了微电影的欣赏要透过剧情对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社会现象等方面进行审美解读。
D
.与传统电影只关注审美真实不同,“
微电影”
兼顾审美真实与本质真实,以内在的真实性塑造内在的美,来赢得广大受众。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
.D
(“
无论哪个层级的微电影,都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制作和传播”
与文意不符。)
7
.A
(“
凭借‘
奇幻化’‘
平庸化’
审美构造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与原文不符。)
8
.D
(“
传统电影只关注审美真实”
文中没有依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13643.html
相关阅读: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