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评新版《红楼梦》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9 分。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 8 题。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 (9
分。每小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8
题。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
90
后”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
90
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
1987
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
RSC
《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
(节选自

7

26
日《文汇报》)

6
、下列有关

“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著”有误解。
B
、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
C
、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
D
、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
7
、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
B
、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批判的依据。
C
、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
90
后”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
D
、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
8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忠实原著。

B
、昆剧爱好者以及一些“
90
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定。

C
、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
D
、越剧《红楼梦》以及
1987
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
参考答案:
6

C
(根据第五段第
4

7
行可知)
7

D
(“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应该是“编导”的问题)
8

D
(“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是越剧《红楼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45256.html

相关阅读: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