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准备
因为相对于不同的物体,被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所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参照物。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物体位置是否变化,必须有参照物,所以在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至少有两个物体。
2.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是相对于地球静止的物体,或相对于地球运动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当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时,被研究物体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被研究物体是静止的。
例题:坐在向西运动的汽车上的乘客,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的,以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 。
解答:因为乘客相对于树,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它是运动的;相对于车厢,他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是静止的。
二、运动情况分析的两种情形
情形一:相对于地面一个物体运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静止的运动情况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而言的。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时,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位置发生变化了,就说物体是运动的。
例题:正在乘观光电梯上升的乘客,相对于______他是静止的,相对_______它是运动的。
解答:说乘客静止,乘客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它相对于什么物体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呢?电梯箱,所以,它相对于电梯箱是静止的。说他运动,他相对于什么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呢?地面、所在的建筑物、地面上静止的其他物体。所以答案可以是:电梯箱、地面(电梯所在的建筑物等)。
情形二:两个物体相对于地面都是运动的运动情况分析。
当两个物体相对于地面都是运动时,可能运动情况相同或不同,如果运动情况(快慢和方向)相同,他们之间就没有位置变化。以其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都是静止的,叫做相对静止,如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如果二者运动情况(快慢或方向或快慢和方向)不同,必定有位置变化。以其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都是运动的。
例题: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上匀速行驶,两车交会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向南运动,看到乙车向北运动。由此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C.甲车都向北运动,乙车都向南运动。
D.甲车都向南运动,乙车都向北运动。
分析:两车都在运动,甲车乘客看到树向南运动,说明甲车在向北运动。如果看到乙车向南运动,可能乙车正向南运动或乙车向北运动但速度小于甲车,答案不唯一。看到乙车向北运动,说明乙车比甲车更快的向北运动,所以,A正确。
练一练
1.【宜昌】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________。
2.【哈尔滨】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3.【盐城】小华从背后推小明,小明前进,小华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是_______(运动/静止)的。小华运动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_____的作用。
4.【大连】某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小明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该旅游船 B.湖岸边的树C.湖中的水 D.远处的山峰
5.【淮安】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6.【连云港】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7.【内江】.如图所示,是班上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时的情景示意图。当火车徐徐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那么,小明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火车 B.同学 C.小明 D.火车内其他乘客
8.【泉州】我们观察到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困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火星
9.【宜昌】小华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河岸边的树木 B.所乘坐轮船的船舱
C.流淌的河水 D.迎面驶来的轮船
10.【苏州】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 )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
参考答案:
1.6.25;相对静止的运动;2.15;西 3.相互;运动;阻力 4.A 5.B 6.A 7.B 8.B 9.B 10.C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261913.html
相关阅读:高考物理备考:物理常用的两种解题方法
高考理综复习要领:求准求稳求规范
惯性的解释
合理分配时间选好答题方法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