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题诠释
斑羚,也称青羊、山羊,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活在山地森林中,极善于跳跃、攀登。飞渡是文章的主要事件。文章的题目交代了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
(二)谋篇立意
《斑羚飞渡》一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一群被逼到绝境的斑羚,为了保全种群,用牺牲一半拯救另一半的方法飞渡峡谷的壮举,给人以精神的震撼和启发。
(三)层次划分
全文共有17个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开端,写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的绝境上。
第二部分(第316自然段):故事的发展高潮,写镰刀头羊带领种群用牺牲老的一半,换取小的一半生存的办法,飞渡伤心崖,拯救种群,这是一个英雄的壮举,让人感到悲壮,让人感到敬佩。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故事的结局,写镰刀头羊悲壮地走向死亡。
(四)写作特点及借鉴
写作特点:
1.重点情节完整。本文记叙斑羚羊群自救的过程,十分完整,一群斑羚被狩猎队追上悬崖绝顶伤心崖,无处可逃,面临着群体灭绝的灾难。虽然伤心崖对面也有一处悬崖可以逃生,但是两座悬崖之间的山涧的宽度远远超过了它们跳跃的跨度,靠单只斑羚的跳跃能力,必然会落入山涧丧生。如果两崖之间有一个支撑点,可容斑羚两次起跳,就能使它们获得生机。极有灵性的斑羚决定以牺牲一部分斑羚的生命去换取另一部分斑羚的生命,于是发生了群体自救的悲壮情景。
2.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对彩虹的描写,对伤心崖的描写,这些描写在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通过对彩虹的三处描写,渲染了神秘的色彩,并推动情节的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方法,或许就是受到了彩虹的启示。
3.详略得当。作者在写斑羚飞渡时,详写一对斑羚的飞渡情况,而略写其他斑羚的飞渡情况。详写的特别详,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却用大段的文字细细记叙。记叙中又加进作者的悬想,再写飞渡的情景,更是出人意料,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效果。
4.深情、含蓄的语言。作者在记叙和描写斑羚时完全是用拟人化的语言,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他深情地记录了斑羚面对死亡时的从容、高尚,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
借鉴:
文中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很值得我们借鉴。作者对镰刀头羊的刻画就得益于精彩的细节描写,如: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鸣叫。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叫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并指挥自救;第三次是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拨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一个富有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的头羊形象跃然纸上。
二、课文重点难点疑点导学
(一)重难点句子导学。
1、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有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导学:这段话中的两个没想到,使意思层层递进,有力地突出了斑羚群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毅然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体现了斑羚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老斑羚们从容地走向死亡的壮举则进一步体现了斑羚在绝境中所表现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斑羚绝境求生所表现的智慧和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的由衷赞美和敬佩。
2、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导学:人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往往会有临阵脱逃的表现,但是 ,斑羚作为一种动物,却没有这样的表现,我以人的心态去衡量斑羚,自然会感到震惊。
3、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导学:这句话用美丽的彩虹与镰刀头羊从容走向死亡的残酷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用美丽的彩虹象征镰刀头羊的美好心灵,更是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4、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
导学:此句中的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写出了镰刀头羊叫声的不同寻常,也暗示下文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5、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
导学: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老斑羚救年轻斑羚,没有要求,没有强迫,也没有讨价
还价,牺牲是天经地义的,是一种本能。
(二)重点段落导学
1、从彩虹架起虚幻的桥,到镰刀头羊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彩虹在课文中出现过多次。描写彩虹的作用是什么?
导学:描写彩虹有三个作用:一是可以给飞渡增添一种神秘的色彩;二是可以烘托飞渡的壮美气势;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精神美。
2、对第八自然段的诠释。
导学:这一段写镰刀头羊把斑羚群一分为二,并自觉地走到献身者的一边。镰刀头羊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它像一个英雄、一个领袖一样,令人敬佩。它的献身精神使几只中年公斑羚跟随它自动进入老年斑羚的队伍。在这次行动中,没有要求,,没有强迫,也没有讨价还价,这是一种本能,一种天性,而不是荣耀。
(三)疑难解惑
1、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导学: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我们不必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
人类自诩为高等动物自己给自己定义为人科,在这个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换地,所以我们常提起一句话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
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
2、课文描写斑羚飞渡的成功,近乎奇迹,是以斑羚们时间先后选择的精确、跳跃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跃技巧掌握的娴熟、对接时机衔接的吻合为前提的,从文章的交代来看,斑羚们此前并没有经过这样的排练,那么,课文描写的斑羚飞渡是真实发生的吗?还是主要出自作者的想像?
导学:首先,在动物界,确实有牺牲部分成员的生命以换取种群中大多数的生存机会的事实;其次,依我们自身的经验可以知道,人类在困难时往往会激发出以前从未展现的潜力,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当斑羚群陷入种群灭绝的危机时,强烈的求生欲望会导致奇迹的发生。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推论本文中叙述的事情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不过,真实与否又有什么要紧呢?任何出现在作品中的素材,都是作家进行艺术剪裁和合理加工的结果,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我们没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动物小说来读,抛开表层的坠饰(艺术虚构),体会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阅读的乐趣将充盈读者的心间。
Ⅳ、类文赏析
类文:
镜头下逃命的藏羚羊
①出格尔木不到一小时,就到昆仑山口了。一块不很规则的火山石上,镌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昆仑山口。
②草原轻柔漫展,随着我们行驶的节奏而荡开高原的韵律。草势不够丰厚肥美,甚至没有形成绿的层次。偶尔能够看到一个小水湾,闪动着草原的清纯的灵性。在一个小水湾旁边,我竟捕捉到了一只孤独的藏羚羊。
③与辽阔的空间相比,它显得过于渺小了,因而格外令人怜悯。我被这种情绪感染着,觉得藏羚羊肯定通人性。对于像我这样远道而来的摄影人,的确是抓取到了一个悲天悯人的镜头。随着长焦镜头的缓缓调动,我与藏羚羊一寸寸地挨近了。我能够看到它身上不易分辨的毛色中掺糅的杂色,还有它那娇媚的充盈着生动气息的唇线。它的腿很修长,身体的流畅轮廓在高原的光照下显得温情脉脉。
④当我定格在它的眼睛上时,我被震动了。它的眼神里怎么飘泻出一串惊恐的光斑,带动着全身微微颤栗?还未等我读懂它的惊惧来自何处,这只令人垂怜的小生灵竟然掉头狂奔。
⑤我茫然无措地搜寻着来自它周围的威胁物。显然,我没有找到,只能任凭它像个不规则的亮点在远处的苍穹中变得越来越恍惚。正是在这种恍惚中,我下意识地瞅瞅我那照相器材:探出去的长镜头像枪口一样,正瞄准了这只无辜的小生灵。顿时,我明白了我的错误。它是担心我按住快门的手会在瞬间发射出夺命的子弹。
⑥猎猎寒风扯破了天边的云朵。我缓缓收起照相器材,一片惆怅中,我想起了这样的文字:夜幕降临了,汽车前灯亮了,成百上千头藏羚羊向危险地带狂奔而去。枪声四起,藏羚羊嘶鸣不止。飞扬的尘土染成了粉红色。偷猎者驱车而去。一头藏羚羊已经被剥去了皮,它不住地淌血。幼羚羊依偎在死去的母羚羊身边,吮吸着它冰冷的乳头
⑦这段报载的文字已经拓印到我的心上了,并且不断地折磨着我:从我镜头下逃去的那只藏羚羊,会不会就是那吮吸过冰冷乳头的孤儿呢?
问题:
1.第③段中的悲天悯人的镜头具体指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第⑤段中,作者明白了我的错误。根据文意,解释这错误的具体含义。
3.第⑥段引述了报载的猎杀藏羚羊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赏析点拨:两文都写到了动物之死,描写细腻,充满了浓烈的感情色彩,引起我们深刻的反
思,给我们以启示。而此文用特写镜头展现了一个令人悲怆的画面,催人泪下;课文虽然也
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但斑羚飞渡的场景却有感人的雄壮美。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334328.html
相关阅读:干干净净的傅雷阅读答案
青衣花旦阅读答案
《音乐之声》阅读答案
《落叶》同步练习题答案
最好的老师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