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苏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案及练习题全册3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第二课时
引语:
同学们昨天读文章读得非常认真。自读自悟自加体会,积累得多了,也就会读书了。我们已经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妙处了吧?
哪位同学来谈谈读文章的感受?
教师多加鼓励。并说说老师自已读的感受。
老师读这篇文章,觉得有一点特别的体会,作者写得深刻,内容极为充实,让我们理解了乡土情结的内涵。古人的思乡之情,有没有写到?人,为什么会思乡,有没有写到吗?既思乡爱乡,可人们为什么还要离乡呢,作者有没有写到?什么样的乡土情结怎样的情怀是值得赞颂的,作者也写到了吧?
如果我们来写思乡,我们可能会写对家乡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却不会写为什么思乡,不会古今中外纵横驰骋地来写,不会写得这样丰富充实。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昨天提的问题,是不是都有答案了?
二、分析欣赏
1、第一段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请用自己的话,绝对不要看有关参考啊有关练习,自己概括出的,是自己得来的,绝对真实,绝对好。
明确:中国人自古有一种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结,叫做乡土情结。
辨疑:有人概括为“什么叫乡土情结”,并不完整,究竟什么是乡土情结呢,要说出来。即“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结”。概括要把要点说出来。
这一段有何关键词?要特别注意,要圈出来,跟段意有关的?
------------关键词是“想”“惦念”,不可忽视。
说明,一般写文章都这样,写的是乡土情结,开头总要说一下,什么是乡土情结,写文章的一般顺序,以后写作可学习。
这段还有一些古诗句,使得文章意蕴深厚,增加文采和抒情意味,你能理解这些诗句吗?请几位同学来说说诗句内容。老师辨正,引导。一为思乡情,一为近乡情怯之情,一为他乡遇乡人之情,三个侧面。朗读三首诗,体会古人笔下的浓郁乡情。
为什么要引用诗句,突出中华民族有乡土情结,也充实了文章内容,加强了文采和诗意。
这段的语言很好,齐读体会。
(分析第一段也可在上一课时完成,如果学生读书化的时间少些的话,这段可放在上节课完成。)
2、第二段其实是写人为什么会有乡土情结,我们昨天的问题是:
人在童年时期打上了家乡的烙印,会有哪些烙印?画出关键句,概括一下。
① 父母、亲族的爱(或家乡使人懂得了爱)
② 家乡的山水草木(或家乡山水草木给人的印象) 
③ 悲欢离合的家史(或祖辈的经历)
④ 邻里乡情(或乡音乡俗)
(此为高考题,可让学生明白怎样仔细读书,明了要点。怎样精练概括。有何方法诀窍。)
第二段的语言生动有味,请全体女同学来朗读一下,大家都要细加体会,你觉得哪些语言特别美,特别有表现力?
就语言问题,此段可重点讲讲。可让学生举例子,大家一起体会。
一边体会语言,一边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否有相同的感受,觉得童年时期,故乡打在身上的烙印确是难以磨灭,体会作者对乡情的理解。
3、第三段又写什么?人们既然爱家乡,又为何要离开家乡?这是读者很容易想到的一个问题,作者来回答了。
(概括内容)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追求理想,闯荡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为了生计,无奈出门)
想想现实世界里,人们离乡,是不是大致有这两种情况?作者分析得很精辟吧!再想想“多数人”和“少数人”说法,如今有没有改变呢?
那么,你希望将来自己出外,是哪种情况呢?不管是哪一种,都该坚定信念,昂首而去。因为故乡不会离你而去,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4、读第四段第五段,思考离乡的人和故乡还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要写到战争?(思考回答)
这一部分我们略讲一下。离乡的人回故乡有几种情况:失败而归;归隐田园;衣锦还乡。
为什么写到战争?因为战争容易让人们离家。这就又可联系了前面所说离家的原因(第三段),除了为理想,为生计离家外,还有一条是灾难和战争。为战争离家,是不是使乡情又加上了家国之思的内涵。为了国家为了正义而离家,谁可作代表?
---------林则徐。齐读他的诗。明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国家,生死不避,还在乎离开家乡吗?所以,离乡,也因为高崇的情操。下文的孙中山等人也是因国家的原因而离乡的。
这两段似乎可以不写,但充实了文章内涵,使得文章有厚重感,能引起读者更多的思考。
5。读第六、七段,思考,什么样的乡土情结是值得赞颂弘扬的?这两段作者是如何深化主题的?(画出关键句,并思考回答问题)
----------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作者主要以华侨为例写的。为什么要写华侨,看看这篇文章是为什么而写的?为《香港文学》七周年纪念号作。香港文学,面向海外,所以作者赞美那些心怀桑梓不忘家乡的海外游子。
我们知道文章写到最后,都要有个有力的收束,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结尾如何深化主题,是一门学问。作者写到最后,着重赞美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乡土之情,确实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了。如果只停留在思乡上面,只是思,没有报,那种思乡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
我们眼前有好多海外游子报答乡里的例子,如香港知名人士邵逸夫 14年来捐助内地教育事业款额已超过19亿港元?全国各省市都能看到邵逸夫捐献的2200百多幢楼、中小学、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医院等等,邵先生的义举正是他思乡之情的具体做法,令人感动。
当然,并不一定要富豪才能回报家乡回报祖国的,其实,你身无分文,只要有一颗爱家乡爱祖国的心,就是对家乡的回报。我以前的学生有的在海外留学,他们说,在海外,他们比任何时候都爱国,总是想着祖国能强大,能成为他们的骄傲,他们是容不得别人有半点蔑视祖国的行为。
有一句话说得好,子不嫌母丑。有一片土地曾经养育了你,使你长大成人,有一天你会走出这片土地,你会云游四方,或许衣锦荣耀,或许潦倒失意,都别忘了回乡看看,到故乡走走,你会得到很多的!他日,你有了能力,也不忘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齐读文章最后一节,体会如今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情。
作业:
1、 合起书来要能够说得出,本文有哪些方面内容,大致写到了哪些有关乡情的内容。这一点也是积累,以后我们接触到“乡情”有关内容,头脑中就有些印象,古人有哪些诗句,今人有怎样的认识。以后你写到这方面的文章也能说出些道道来。课文虽是例子,也是很好的范本,要积累,要关注内容。
2、自己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下节课交流。
3、背诵第一段中三首诗,及林则徐的一首诗。
4、 积累字词。(参照老师教案)
给加点字注音
魂牵梦萦(yíng) 忐忑(tǎn tè)不安 怯(qiè)生生 田塍(chéng)
悠邈(miǎo) 崎岖(qí qū) 三匝(zā) 蕞(zuì)尔
铩(shā)羽而归 谪(zhé)居 欷?(xī xū) 方兴未艾(ài)
桑梓(zǐ) 屹(yì)立 搭讪(shàn) 褪(tuì)色
发轫(rèn) 濠(háo)水 翰苑(yuàn) 缔(dì)造
翘(qiáo)首 杀戮(lù) 谛(dì)听
2.解释下列词语
?傺:失意的样子。
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来。
田塍:田埂。
蕞尔:形容小(多指地区)。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致。
忐忑:心神不定。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苦难。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翘首:抬起头来望。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十二 前方
一、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摄影散文这种新兴传媒手段
2、 体会联想在这篇文章中的具体运用
3、 理解本文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能力目标:
加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基础字词句
2、 理解本文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3、 理解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反复阅读,注意对话栏里的对话,增进交流
2、 品读,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
3、 点拨,教师提出思考题,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思考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海淀区学院路一家临街书店,将一纸粗笔浓墨写就的“告示”贴于门板上,“告示”上的五个大字似要向凛凛寒冬里的人们传达一种江南的暖意:《草房子》到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草房子》的作者是谁吗?
二、简介作者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改写出版的历史,他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具有“高品位、高效益”的双高境界。他在台湾出版的书累计已达15本,他的创作已成为台湾许多高校中文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题目。《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被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30余种。日本先后推出了《草房子》的日文版和电影,继2001年〈〈红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网站“十本好书”之后,〈〈红瓦〉〉的第九章又被韩国“语文教师协会”编入“全国高中通用教材”。曹文轩反对文学过多的贴近生活,力图表现生活纯净的美。他创作的倾向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询呢?
三、关于摄影散文: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字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把各种传媒手段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摄影散文也是其中一种。这种新的文体兼备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象的限制,展开联想。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曹文轩先生在观赏了一组以“远行”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后,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而写了此文。
四、关于题目
本文是由摄影作品〈〈前方〉〉引发联想而写的“摄影散文”。“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人生就是苦苦寻找心灵家园的旅程。摄影作品〈〈前方〉〉见课本插图。充满画面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最突出印象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五、研习文本:
(一)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
前方就是前面,在文中体现的就是由一张名为〈〈前方〉〉的摄影作品引出的思考。我们从第一段来看,提出的是什么话题呢?
明确:“无论归家还是远行,都与离家有关”。“离家”即要探讨的问题。
(二)指名让学生朗读第二至四段,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找出第三、第四段的中心句。并且思考:有家以前离家可以理解,那么有家以后又为什么离家呢?本文在提人类的离家行为,而第三段中为什么要写电视上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呢?
明确:立意: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三段: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以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
第四段: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
写电视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以此类比,给人直观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说明动物和人迁徙的“习性和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由动物及人,人物一理。
(三) 师有感情朗读第五至七段,思考:
1、作者从人类有家以前和有家以后的表现,以及分析人类离家远行的三个原因来体现自己立意的正确,请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围绕自己的立意来叙述的。
明确:人类有家以前,就有许多人类祖先带着大队迁徙的例子,这和动物大迁徙是一样的。人类有家以后,先前的习性和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类离家的四个原因是:外面世界的诱惑(分析外面世界诱惑的原因是“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出自无奈(分两种情况:“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了”),理想的诱惑。
2、“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中的“前方”还是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
明确:不是,更多的是一种理想的召唤。
3、为了说明“前方”的不确定性,文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又如何写出了它的作用?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前方”的不确定性。运用排比描写了“前方”的作用,形象生动,给人具体的感受。
4、在人类的三种离家原因里面,你为什么离家呢?
5、为什么离家不用“离开”,而用“逃离”呢?何以说“他”受“家的压迫”?
明确:因为“逃离”更能体现出家给他的压迫感。离家就是为了寻找自由,幸福的生活。
(四)第八段中作者又从联想回到了摄影作品上来,找出其中能体现作者思路转化的词语。
明确:路、前方、船、马车、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上节课讲到了文章中由摄影作品引发的联想以及又回到作品的整个思路,那么,我们再往下看,作者还有什么人生体会呢?
(二)1、“路”与“家”“前方”是什么关系?作者仅仅在讲具体的“家”和“路”吗?如果不是,那又是在讲什么呢?
明确:“路连接着家与前方”。由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2、 人类的命运是什么?人生苦旅苦在何处?作者是怎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生就是一场苦旅”。人生苦旅苦在“皮肉之苦”和“精神之苦;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引了《围城》和丰子恺先生的散文。
(三)1、人有痛苦该向何方去呢?怎样来理解人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
明确:要回家。家是心灵的港湾。刘亮程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家园就是宗教,就是精神上的归宿。正是因为人们要寻找精神归宿,因此思乡才成了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真可谓魂牵梦绕、肝肠寸断。
在这些思乡的诗歌里,有些诗人并不是回不了家。如崔颢:有人说他离家千里,也有人说他离家十几里,可是他为什么回不了家呢?因为那不是他要找寻的家。因为不单纯是在追求物质,更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得以慰藉家园,由于这是抽象的感觉,所以它是飘渺的,人们不得不继续往前走。人们的心灵也需要有慰藉的地方,这个心灵的家园只是一种抽象的感觉,这种情形与生活现实造成的反差让人们永远都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道路和人生的前方都是漫无尽头的,因此,他们也在这条路上,永远寻找着精神家园。
2、第11段中提到了人的精神状况的三重悲剧,请找出来,并试着来理解。
明确:因为人要离家,向前,于是,便有了“路”。如果说此前,作者基本上还是在讨论人的具体生活状况的话,那么,从这一部分开始,作者更多的是在关注人的精神状况,思辨的色彩也越来越浓。“家”“路”“流浪”“旅途”等等,都是一些双关的语词,有时就纯粹是在哲学的层面上使用它们的。作者试图揭示并描述人的种种悲剧命运,不管你的生活境遇如何,不管你是坐在如摄影作品或《围城》里所描绘的破烂不堪的汽车上,还是坐在舒适的交通工具上,人生都是一场苦旅,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苦旅者”。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在作者这里得到了新的发掘: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归依感。所以,《前方》表面上虽然在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类精神状况的三重悲剧:人在“走向远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二、“人已无法还家”;三、“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显然,这里的“家”,并不是“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
3、最后一段和第一段的关系如何?这里的“家”和“旷野”做何理解?
明确:第一段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掘。
这里的“家”有两种含义,可以理解为实际的“家”和“旷野”,深层次的“家”指心灵家园,不一定与实际的“家”相符,也可能在远行的前方找到这个“家”。反之,回到实际的家,也可能处于“心灵的旷野”之中。
(四) 小结
作者由一幅摄影作品《前方》引发了独特深刻的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行文结构独特,思绪由摄影放出再收回,几经反复,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到心中想念的家“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层层深入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人生就是苦苦寻找心灵家园的旅程。
(五) 理解文中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这些词语在文中,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有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
(六) 鉴赏艺术特点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弹琵琶、立意新颖。
《前方》是一篇含义隽永、意味深刻的哲理散文。作者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和呐喊,非常理性的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和出走与乡愁的关系,使作品主旨多元化。
一般的反映乡愁的作品,无非是借游子之口写漂泊在外的寂寞与艰辛,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向往心情,本文却另辟蹊径,从摄影作品谈起,对摄影作品中的人物趋向进行的推断,转入“远行,则是离家而去”的推论;最后作者用“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过渡,分析了人离家的三个原因,指出人“远行”的积极意义------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这比以往的任何一部凄凄哀哀的乡愁作品在主旨上显的更加高远与旷达。当然,离家远行并非易事,因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个中滋味只有远行者才能体会到。
作者并没有否定乡愁,因为这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东方文化形态的一形式,而且肯定了旅行者与乡愁那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但这种肯定又并非为具有“乡愁”的人助威呐喊,而是为了阐述“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一观点,这样使作品主旨深刻,内蕴更加丰厚。而且,突出了人苦苦追寻的“家园”是“精神家园”。
十三 江南的冬景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对比的结构特征和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
3 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设想】
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的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文章利用多处对比来突出江南冬景之美,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联想的思路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使用。
3.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谛听天籁 : 表述自然之美;
感悟自然 :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
湖山沉思 : 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思路
1.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江南冬天很好,阅读之后,你能够用哪些更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个“好”字?
2.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
明确:
1.晴暖温和 可爱 明朗的情调 优美闲适 和煦温润
2.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
3. 第1至4段,第6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突出了其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第5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
第7段,写了江南的微雨。
第8段承接上文说到的雨,又写到了江南的雨雪。
第9段写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将话题引到“散步”上来。
文章最后一段语言平实而又活泼,照应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个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荡开。
《江南的冬景》里,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第五段,写江南,不能不写到江南的河港湖泊。
四、研读重点段落(5―9),深入思考
讨论:
1.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描写策略。读完这部分,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2.文章多次引用诗文名句,找出这些诗文名句并体会: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替换这些名句?如果替换以后,会不会影响文章的语言风格?
3.这篇散文写景时做到了语言风格与景物特征的和谐,试作简要分析。
明确:
1.第5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实写)。江南丰腴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
第7段,作者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挥毫泼墨(虚写)。借助想像的力量,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因而写景时,他善于运用五颜六色状物写景,把江南冬景情意浓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既有素描的工笔,也有浓淡适宜的写意,绘出的,总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
第8段写到了江南的雪(虚写)。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避实就虚地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
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来谈,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征相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郁达夫主张表现自我,认为小说是作者的“自叙传”。这种直接抒写性情的创作风格同样也体现在散文写作中,只是在散文里更注重表现与再现的结合。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境。
2.不能,作者借助诗句写出了江南冬天傍晚、夜里、早晨的雪景,巧借诗歌意境,通过自己的品评,将江南雪景推向一个新的意境,增强了散文的意趣,也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心境闲适。
3.读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体会到,江南冬景的悠闲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画家刘海粟对此深有感触:“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附:文中引用的部分古诗
1.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
关于这首诗,《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环境气氛与“绿林豪客”的不协调,他们的“职业”与“爱好”的不统一,本身就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它直接来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诗味。
三、四两句即事抒感。“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诗人早年与弟李渤隐居庐山,后来又曾失意归隐,诗中颇多“转知名宦是悠悠”、“一自无名身事闲”、“一从身世两相遗,往往关门到午时”一类句子,其中不免寓有与世相违的牢骚。但这里所谓“不用逃名姓”云云,则是对上文“夜知闻”的一种反拨,是诙谐幽默之词,意思是说,我本打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的姓名,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
表面上看,这里不过用诙谐的口吻对绿林豪客的久闻其诗名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欣喜与赞赏(你们弄得我连逃名姓也逃不成了),但脱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这句诗,却无意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农民起义尚在酝酿之中,乱象并不显著,所谓“世上如今半是君”,显然别有所指。它所指的应该是那些不蒙“盗贼”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人们,是诗人刘叉在《雪车》中所痛斥的“相群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相比之下,这些眼前的“绿林豪客”如此敬重诗人、富于人情,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
这首诗的写作,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诗人未必有意讽刺现实、表达严肃的主题,只是在特定情景的触发下,向读者开放了思想感情库藏中珍贵的一角。因此它寓庄于谐,别具一种天然的风趣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据说豪客们听了他的即兴吟成之作,饷以牛酒,看来其中是有知音者在的
2.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于是有了这首脍炙人口、音韵和律的诗作。这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所作,他邀请的刘十九就是刘轲,当时隐居庐山,因为和白居易性情相投而结为好友。白居易这首诗歌怡然自适、情趣盎然,字里行间看到了诗人平和舒缓的心情,确实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遂意和适意。
面对充满无数坎坷与磨难的现实人生,怎样立身处世,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白居易做为古代一个文人,他面对“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冲突。白居易的态度是: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零豹、为冥鸿,寂兮廖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这里,白居易表白了自己对穷达进退、立身处世的人生见解,现在看来,他把儒学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佛学看穿忧患超然物外的心灵境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行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生存观念,并固守着自己营造的心灵家园,以此来遮蔽人世间的狂风暴雨。
3.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709―780),中唐前期的重要诗人,工五言,描写个人生活和自然风景的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诗的风格以工整清丽出名。
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图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不加渲染,而意思曲折、深刻。开篇即是一组静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空旷的山野中惟有一座茅屋立于风雪之中。诗人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顿时带来一股温暖的气息。苍山、风雪、白屋、柴门、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一幅淡雅的雪夜客至图。
4.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
十四 西地平线上
【本课意义】
亲近大自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途径。本课属于“欣赏自然”板块中的另一篇,主要任务便是让学生欣赏与表述自然之美,并启发学生:自然之美来自于个人感情的直接参与,同时让学生了解想象、联想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
1、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2、理解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20年前,当代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说过“我劝你们注意高建群,这是一个很大的谜、一个很大的未知数”。高建群这个谜什么时候能够被完全解析、彻头彻尾地浮出水面呢?今天我们就让这篇文章走近他的世界。
2、文章解读:
高建群,一位被公认的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他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在他的创作题材中,始终激情高唱着生命的赞歌,营造一种生命中最为壮丽的风景,同时也融入了作家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高建群认为,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体验生活准确的说是体验生命。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家向往西部生活,总是对西地平线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是的,正因为那里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他钟爱这个地方,就像钟爱他的生命一样,因而他能够发现那里的美,因为那里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处处洋溢着感动因子。而西部景物中,最难忘,最令作者震撼的便数落日,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领略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景象。
3、文本探讨:
第一段介绍了“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的总体感受,于是便简约地记述起三次落日。这一句整个文章结构中,起着总领全文地作用。
第一次落日 地点:定西高原
发现落日 “在苍茫地远方,弧状地群山之巅,一轮血红地落日像一辆勒勒车地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其中几个字眼:苍茫、弧状、血红、轮子、静静
我们暂时还不觉得很美,但至少能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力,这说明任何美的所在都有吸引人的地方,我们该做的挖掘出他的美,怎么做?就是仔细的观察。
观察落日 没有火焰 (没有灼热感)
像红纸 柔和、美丽、安谧 (不真实)
太大(较轮子大得多)
悬挂 群山托扶 (想象之景)
托树拍照 联想 左公柳
〖探讨〗关于“左公柳”的故事,似乎与“落日”无关,那么还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参考〗摆文弄墨无可厚非,在写作时适时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一种文化涵养。但从另一个角度,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下寻求一些与自我认知熟悉的东西,也是可以理解的。
〖经验总结〗我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有意识探寻事物背后的故事,这样做至少有几种好处:一是可以丰富文章内容,而不显得单调乏味;其次,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
每个人都看见过日落,但似乎认真留意整个日落过程的很少,可是即便认真留意并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在作者笔下,日落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日落 跳跃、颤抖
纹丝不动、颤抖两下、往下一跃
依恋、慈爱、贪恋、不愿离去
〖探讨〗我们会发现,这些字眼,很熟悉,甚至在脑海里能形象地呈现出来,为什么呢?原来这些词语一般都用来形容人的,但作家却在此用来形容大自然中的一个景观落日,这样处理,好吗?
〖参考〗至少,用拟人的手法将落日写活了,在每个人眼里都可以感受到落日的那种活力,虽然有人认为有些不切实际,但这是作者感受中的落日景象,我们还知道作者是一位热爱生命,具有崇高理想追求的写作者,在他眼中万物皆有情,将事物人格化,也是情理中的事。
〖回味〗高建群是一位善于用感情写作的人,他经常会写自己留下眼泪,其实,不经意中,读者也会为此感动,正符合诗人艾青的名诗《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他能够将大自然景物想象得如此充满活力,正因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爱,让他能够感受到万物的勃勃生机,万物同样带有人的感情,正如文中所描述的“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第二次落日 地点:罗布淖尔荒原
日落前:不显明、像灰白的硬币、冷冷
大地、天空 混沌、灰蒙蒙
感受: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辉煌的罗布泊落日:
血红的落日、停滞 我们震撼了
脸上泛着红光 像在画中
〖探讨〗作者为何而掉泪
〖参考〗之前的落日,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加上荒凉寸草不生的罗布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是低沉的。而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是一种活力的体现,尤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更显得重要,至少给了作者精神上的鼓励。
〖探讨〗文中说:“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当如何理解?
〖参考〗落日终归要日落西山,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死亡,但面对死亡,不同的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轰轰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虽然终归下山,但毕竟之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讨论〗面对死亡,假如仍有时间去做些事情,你会如何安排?
〖思考〗第十五段的内容是关于日出给作家罗曼?罗兰带来了创作的灵感,那么写这一段与上文有联系吗?
〖参考〗这一段写了日出对人的影响,而上文则是日落让作者带来的人生感悟,作者通过日落,联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对的。
〖领悟〗可见,大自然与人类并不是割裂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睿智的人便是能从自然界发掘力量,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第三次落日 地点:阿勒泰草原
火烧云 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烧红了 惊骇
第二十段作者通过火烧云所映照得地方,又一次联想到历史中,这块土地曾被称为欧亚大平原(小亚细亚),接着便想到历史中的两件大事匈奴民族西迁以及成吉思汗的誓师大会,这给全文增添了些许历史厚重之感。原来在如此平凡的土地上竟曾发生过如此惊世骇俗的一幕,而作者通过火烧云才想到这一切顿觉自己是那么的卑微那么的平庸。
第二十四段作者进行了总结,照应开头,并对“雄伟的风景”和“世间有大美”两句话的出处进行了说明。
5、全文小节:
这篇课文,指引我们通晓生活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美的所在,自然界同样不乏其美,对于此,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观察、欣赏、感悟美。本文作者高建群,便是发现了三次落日,并通过观察,领悟并欣赏到不同的美:第一次落日是一种壮烈奔放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东;第二次落日则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悲剧感。是一种崇高的美;第三次落日带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原来在落日下,历史里竟有那么多让人惊骇的故事。
这篇课文,还启发我们要发现自然的美,必然要带着一颗感动赤诚的心,用心去感受所观察的事物,只有心中充满爱,爱生活、爱生命、爱社会中一切事物,那么你的心里才会充满感动,感动是你捕获美的利器。
四、活动设计
深情地观察一下你身边大自然中一切,并用文字把你的感受记述下来。
十五 赤壁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学生能够品味作品的独特韵味,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概括作品书写的人生感悟。
2、学生能把握本板块写景、抒情、说理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特色。
3、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止、舞、泣、危、东、举、卒、是、徒、觉、异、穷、志”等实词和“之、然、于、而、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写景、抒情、说理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方式:文本研习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对照文中注释理解句子、疏通文义。有疑难的字句互相探讨解决,无法解决的在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学生熟读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图片:赤壁实景、苏轼画像及其诗词书画作品。
(二)、《赤壁赋》写作背景。
宋代的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检查预习情况: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xū ) 10、酾酒( shī )
2、桂棹( zhào ) 11、横槊( shuò )
3、余音袅袅( niǎo ) 12、渔樵( qiáo )
4、幽壑( hè ) 13、扁舟( piān )
5、嫠妇( lí ) 14、匏樽( páo )
6、愀然( qiǎo ) 15、蜉蝣( fúyóu )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 zàng )
8、舳舻千里( zhúlú ) 17、狼籍 ( jí )
9、旌旗( jīng ) 18、枕藉 ( jiè )
(四)、解释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1、分别请学生起来朗读并单独翻译各节。
2、师提示、纠正、补充、答疑、解释重点字词,疏理文意。
(五)、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同“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连接,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5、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
6、击空明兮?流光 ――“?”同“溯”,逆水而上
(六)、指出文句的修辞手法: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见义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对偶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比喻
(七)、句子的句式和词语的活用现象: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3、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5、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6、正襟危坐(使动用法)
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8、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9、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1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八)、解析文本
1、第一节:作者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秋江上“举酒属客”。
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二、三节:“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哀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
抒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四节:作者借用江水、明月、清风这些 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变”与
“不变”的二重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变者”观之还是自“不变者”观之。
议论: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4、全文景、情、理融于一体。
(九)、齐读全文,深入思考: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明确:A、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
B、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本文体现了苏轼的哪些艺术才情? 
明确:苏轼的这篇文章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词俪句,整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用韵错落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
三、课后作业
1、 背诵全文。
2、 总结虚词“而、乎、其、且”的用法。
十六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由《小石潭记》中的佳句导入,可引起共鸣,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二、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贬为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文学创作上支持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创作成就主要表现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河东先生集》(刘禹锡编)、《柳河东集》(明人辑注)传世。
三、研读课文
1.一读课文,落实词句。  
①学生自读:圈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标记解决。  
②教师范读:补充注释。  
斫(zhuó):砍伐。  遁(dùn)隐:躲避、隐藏。  栗(lì)觉而起( jiào)睡醒
③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语调。  (解说:反复读课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以便读准字音,熟悉课文内容。)  
2.二读课文,疏通大意。  
①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③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④复述主要内容。  
3.三读课文,把握总体。  
①说说作者围绕“始”“游”叙写了哪些内容?  
②抓住了西山的什么特点?  
讨论解决:第1段写游西山前,自以为永州的奇山异水自己都游遍了,面对幽泉怪石饮酒娱乐自然洒脱。
第2 段写游西山,通过望而见其异,登高知其隐,醉而忘归突出西山之怪特,及作者始得胜景的喜悦。
第3段点明游西山的时间。  
●小结:文章过渡自然。第1段“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为过渡句,第2段“望西山,始指异之”领起西山之 游,结尾“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与前文相照应。  
4.四读课文,难点突击。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3)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4)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5)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提示〗(1)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受,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 方都无法相比的,这高峻的西山卓尔不群的人格是何其熟悉,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 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2)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 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以往所见的幽泉怪石没有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 悦与解脱,虽然畅游酒醉,却不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大自然中,因此“觉而起,起而归”,心 中的烦闷依然无法排遣。而西山之游却不同,作者首先是被那高悬下望的景象所震惊,所有的景 物都聚集在视野之内,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 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 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 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  
(3)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 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 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游山水景物无不融人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4)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 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 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仍一切如故,心中的压抑烦闷并未减少。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他要“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只是美酒醉 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愉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  
(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对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高悬下望所见之山,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的感受。我们自然如身临其境,仿佛和作者一同饱览这高峻西山,发出相同的感慨。在这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作者卓尔不群之人格才更 具感染力。
5.五读课文,欣赏品味  
本文虽记写西山之景、西山之游,但却句句写景,字字见情,真正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 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品味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品味文中精美词句的描写。  
(2)推荐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喜欢的理由。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苹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 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此五句语气急促,并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即后一句的第一个字与前一句的末一字相同,强 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游览大 多心不在焉,未能真正投入其中,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并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 行,漫漫而游”。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后文写西山之貌给作者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作铺垫。
③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平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 穷。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此时他仿佛觉得脚 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一。
④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作者为自己找到知音而欣喜,为目睹西山之高峻而自慰。醉而忘归,流连忘返,更表明此刻沉醉 于西山之美,陶醉于西山之游的欢悦。真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会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⑤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获得巨大的 精神愉悦。因此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
⑥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作者将主观感受融人景物描写,通过恰当的比喻,映衬西山的高峻。可见柳宗元写景之传神,文笔之幽丽,用词之精致。ww w.xkb 1.cn
6.课堂小结, 强化能力  
(1)学生谈学习收获。  
(2)教师再小结。  
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很容易陶醉于作者所描绘的奇山秀美的山水风光之中,今天我们仿佛也和作者一起消融在万物之中,领会到作者借西山之景表达的自己的人格与情操。作者在游览之中得到了解脱以至醉而忘归。我们不仅要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也要学习本文比照映衬写景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1.柳宗元的山水诗文都流露出借游解忧的情绪,试找出有关诗文并加以体会。  
2.背诵全文。
附:译文
我自从为罪人,居住这个州,长久地恐惧。空闲时,就漫步而行,任意而游,每天和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完曲折的溪流,幽远的泉水和怪异的山石,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到就分开草而坐,倾尽酒壶(喝酒)而醉。醉了就进而互相枕着躺下,躺下就进入梦乡。心思所到之处,梦境也有同样的旨趣。睡醒就起来,起来就回去。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形态奇异的,都归我所有了,可却未尝知西山的奇怪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化寺西亭,望西山,才指点惊异它(的奇怪特别)。于是让手下的人过湘江,沿着染溪(走),砍伐杂树,焚烧野草,上到山顶才停止。抓扶而攀登,蹲坐而玩乐,那么凡是几个州的山川,都在坐席之下了。那高低的形势,幽深凹陷,像蚁堆蚁穴,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叠到一起,没有什么可以逃出视野的。青山萦回,白云缭绕,外面和天相接,四下眺望都一样。然后才知道这山的独立出众,不和小土丘为伍。悠悠然与天地之气一道,而不知它的边际,洋洋啊与造物者相处,而不知它的尽头。持杯满饮,颓然欲醉,不知太阳落山了。苍茫暮色,从远而近,到看不见什么还不想回来。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与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然后知我从前没开始游,游从此开始。
所以写文章来记(这次游览)。这年是元和四年。
十七 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目标】
(1)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预习要求】
1、利用工具书自查生字词注音及重点词语释义。
2、“像山那样思考”又怎样的内涵?
3、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4、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
二、作者简介: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三、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四、研习课文:
1、讨论文章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3)借助一声狼嗥而引起的反应,将深刻的生态伦理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2、阅读并思考:
⑴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6自然段。从前认为自然界是被人类明智而高效的利用的,是应为大多数人提供最大的善,这种“善”即是认为狼是坏的捕食者,吃掉了对人们有用的鹿,该杀。
用文中的话说:“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后来作者还是这样认为吗?他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是不是一个人闷在家冥思苦想得出的结论?(不是)那作者的想法、观点是什么时候转变的呢?(“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再具体点,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的心灵?“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是什么观点?(从前的观点)
“新的东西”又是什么?(新的观念,对狼的负罪感。)
我们憎恶狼,是因为它伤过过人类,我们对此总是念念不忘,但我们反过来想想,我们人类伤了多少只狼呢,却不曾有人提起。我们总讲人类有情,有怜悯心怀,讲求“道德伦理”,但当十余种狼在地球上永远的消失,当T型台上的裘皮大衣满世界的招摇时,我们还有何面目向大自然说人类敬天惜物?我们跟纳粹点的人皮灯又有什么两样呢?物极必反,人类终究会为这一切付出高昂的代价的。
(2)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
7~9自然段。那我们就来看看,人类大肆捕杀狼,狼在地球上消失,等待人类的将是什么结局?“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的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变成无用的东西,然后则死去。我看见每一棵可吃的、失去了叶子的树只有鞍角那么高。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象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结果,那原来渴望着事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
“……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为什么说狼消失了,草原得不到复原呢,狼与草原什么关系?(生物链:狼少――鹿多――草光――食草动物的灭亡――山秃)于是大自然会报复人类,于是“……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这句话什么意思?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3)为什么说狼的嗥叫只有大山能明白?
1~3自然段。那么归根结底的说,导致这种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于人类不善于思考,缺少客观的思考,那么谁做到了客观的思考呢?(大山)文中哪部分有所体现?(第一部分)
朗读一二段,并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①狼的嗥叫有什么特点?
②不同的角度写狼的叫声其表层意思是什么?深层含义又是什么? ③为什么说狼的嗥叫只有大山明白?
(4)结合全文,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可悲的是,对于这一点,只有大山明白,却极少为人类所领悟,学过此文后,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学生谈)
大家还记得这样一幅公益广告吗?拍卖最后一滴无污染的水,最后一株无污染的植物,当我们一味的追求物质进步,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那留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要知道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包括那些无言的和无助的、甚至濒临绝迹的动物与植物,都拥有自己不可抹煞的生命的尊严、履历与故事。芸芸众生,他们都是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势必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可怕的灾难。
在生态环保方面,世界上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做的很好,德国教科书每页的左上角都有一张小小的自然图片,用意无非就是教育它的下一代要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融入自然,热爱自然。而日本人更的无时无刻不在为环保做着宣传。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3、由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互相讨论。
五、总结课文: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意义。
2、本文明显的诗意和浓郁的思辨色彩。
六、课后作业:
如果你是一名环保志愿者,请写一段宣传文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81095.html

相关阅读:《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蒹葭教案
《赤壁赋》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1作文辅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