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一、控制人口规模
1.地位:世界人口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目的: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人口对①____________压力人口、资源、环境与②______的关系。
二、转变发展模式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目的扩大③________________、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实现④______生产和⑤______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
特点社会生产以牺牲⑥______、环境为代价强调⑦________________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结果形成一种⑧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⑨______危机改变传统的以“高⑩______、高消耗、高______”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______________的矛盾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土地资源
2.森林资源
3.水资源
(1)危机:世界上有60%的地区淡水不足,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
(2)水污染
(3)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4.海洋资源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原则: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和方法。
2.措施
3.个人责任与义务:维护________________,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__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控制人口规模
1.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
C.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
考查点2 转变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2~3题。
2.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倡导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
3.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通过垃圾焚烧,减少占地面积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考查点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正确表述图中某海域的鱼密度、出海渔船数量、捕鱼量关系的是( )
A.第2年后,若捕鱼量不变,鱼密度可以保持稳定
B.前4年中,鱼密度决定了捕鱼量的变化
C.第5年后,出海渔船数量是影响捕鱼量的主导因素
D.第8年后,鱼密度即可恢复正常水平
方法技巧练
框图法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 )
A.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B.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C.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
D.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方法技巧
活动思考
还可以通过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妇女就业率的方法来控制人口规模,因为统计资料显示,妇女的受教育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P102~P103)
活动探究
1.如果这些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就排放到河流中,会对当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在制糖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动物饲料和甲烷。
3.略。(P103~P104)
活动探究
1.覆土造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防止土地荒漠化,将荒滩变为高标准的农田。
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在建设好平原地区的同时,注意开发和建设好山区。
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差异显著:因地制宜,合理分布,发挥地区优势,建立起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的生态系统。(P104~P105)
活动探究
对海洋生物资源实施伏季休渔,严禁用小网眼渔网捕鱼,防止过度捕捞。通过海水养殖、人工放养鱼苗等方式保护鱼类资源,制定珍稀海洋生物保护法,加强国际合作。减少海洋污染要采取的措施有:对来自陆地的污水进行截流,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对固体废弃物要合理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采用生物方法灭虫,施用有机肥;少用农药和化肥,提高陆地植被覆盖率,减少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海洋污染;防止有毒化学物质的泄漏和石油泄漏等。(P106~P107)
活动探究
1.猴子能捡到易拉罐说明游客经常乱丢杂物。
2.假如有一天猴子身边的易拉罐越来越多,其周边的环境将是杂乱不堪的。
3.略。(P107)
活动探究
1.本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身边常见的现象分析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借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面临的环境问题。
2.本活动承接上题。学生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针对性措施(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治理、生态破坏的防治等)。个人在其中不仅要积极参加有关的环保宣传和行动,还要从观念上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3.本活动承接第1题。如果该地区环境质量良好,采取的主要措施重在预防和保护。
4.在学校附近风景秀美的绿地开发建设化工厂是极不合理的。一方面破坏了绿地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化工厂会对大气和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危害同学们的健康。因此,我们应该持反对的态度。(P108)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生态环境 ②发展 ③生产规模 ④清洁 ⑤文明 ⑥资源 ⑦环境承载力 ⑧不可持续发展 ⑨环境 ⑩投入 污染 需求与供给 水土流失 林业生产 环境污染治理 可持续发展 长远利益 后代人 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
基础达标练
1.C [人口数量增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环境污染主要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
2.D 3.B [第2题,清洁生产即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类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模式。清洁生产这种生产模式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第3题,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因此是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
4.A [据图分析,第2年后若捕鱼量不变,则鱼密度可保持稳定。出海渔船数量、鱼密度大小及捕鱼量是相互影响的,应仔细分析、研究图表,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方法技巧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57923.html
相关阅读: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