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学案
一、说教材
《霞》是广东版高级中学教书第一册第3单元的第10《散两篇》其中的第一篇。本单元的这些散,都自作者的亲身经历,抒写了他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而这些触动作者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景致与事,它们被作者捕捉到,而且深深地印在心里,触发了他们的情感律动,唤起了他们深藏于心中的各种印象,流于笔端,形诸字,莫不印下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与才情。阅读这些字,就像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他们的喜怒哀乐,分享他们生命中的收获。围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的能力,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1)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它是阅读理解分析现代的基础;(2)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对细节的关注与把握,学会做生活的主人,增强观察力和感受力。
《霞》是一篇写景抒情散。冰心先生晚年的力作。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霞的描写与自己的感受巧妙地结合起,突出了物境之美和人情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这归功于晚年的冰心先生仍旧保持了她对对自然的挚爱和对人美好的感受。冰心先生早年对“霞”就情有钟,而晚年写“霞”,虽然减少了那种蓬勃葱茏的青春气息,但却更为晶莹透彻,悠淡中显出深沉,抒怀里寓含哲理。所以本的学习重点我拟定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悟字中包含的哲理。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广东省改的精神,再结合本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运用多媒体,以红霞红叶和《夕阳红》音乐为背景,展示冰心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介绍冰心先生的相关资料。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主要由学生在阅读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由教师选择相关段,引导学生一起赏析。
4、研讨法——深入挖掘,领悟要旨。体味“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
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散的教学和其它不同,用传统的分析法教学会破坏整体韵味和优美的意境,所以我打算把传统的散分析变为鉴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鉴赏散的能力。本作为冰心先生晚年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因不长也适合鉴赏。
从学生角度分析,传统的分析法重分析较鉴赏忽视了学生对美的需求和束缚,久而久之,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更限制了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其次,这阶段的学生从初中毕业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散,具有散方面的理论知识也能够鉴赏。
三、说目标
1 、知识目标:能通过揣摩语句,理解的哲理内涵,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2、 能力目标:(1)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生活,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感,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说时
依照目标分为一时。
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感情。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生字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2、准备好多媒体电脑,投影及相关软。
六、说过程
(一)导入新运用多媒体,以红霞红叶和《夕阳红》音乐为背景,展示冰心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介绍冰心先生的相关资料。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采用多媒体形式导入新,能够直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处于愉悦的状态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略)
(三)默读、思考。
(1) 找出学生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并分析其含义和作用
(2) 从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情绪?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散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借助的语句理解、内容的能力,此处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感情。
(四)分小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本环节是上一环节的继续。设计此环节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
(五)重点探讨:体味“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
设计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路,各抒已见。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学生上网收集冰心先生的相关资料,了解“冰心体”的内涵,写一篇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35233.html
相关阅读:高一语文必修1作文辅导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蒹葭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赤壁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