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右图为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植被可能是( )
A.沼泽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 D.草原
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土壤干燥度与地下水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平原可能是我国的( )
A.三江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4.该地可能出现的自然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沙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下水漏斗
5.改造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 C.合理排灌 D.大水漫灌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6~7题。
6.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6月 B.7月 C.9月 D.10月
7.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合理分配水资源
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渡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成为今天的沙地。据此完成8~9题。
8.距科尔沁沙地最近的我国著名文物古迹是( )
A.敦煌莫高窟 B.承德避暑山庄 C云冈石窟 D.秦陵兵马俑
9.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新华社2005年8月30日电,从2005年起到2010年,国家计划投资75亿元人民币用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该项目不仅是西部大开发又一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最大的生态工程项目。回答10~11题。
10.三江源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线,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是指( )
A.长江、雅鲁藏布江和黄河 B.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C.长江、怒江和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
11.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问题是( )
①草地严重退化,鼠虫害肆虐 ②土地沙漠化严重 ③水土流失加剧 ④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减少 ⑤冰川退缩、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减少 ⑥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问题严重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12.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②固沙成本低,费用少
③能截留水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
④用沙障保护交通线有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3~16题。
一、美国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中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
二、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由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不仅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150万英亩荒漠和墨西哥50万英亩农田提供了灌溉水源。
三、胡佛水坝建有17套发电机组,年发电40亿度,是美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加州75%的电力来自这里。
13.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原因是( )
A.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
B.落基山阻挡了海洋的湿润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
C.沿岸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
D.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
14.充足的光照条件和灌溉水源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 )
A.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B.商品谷物农业区
C.重要的棉花产区 D.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15.主要受益于胡佛水坝淡水和电力供应的城市有( )
A.休斯敦 B.洛杉矶 C.新奥尔良 D.达拉斯
16.下列沙漠中与南加利福尼亚沙漠成因相似的有( )
①塔克拉玛干沙漠 ②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西南非洲纳米布沙漠 ④南美阿塔卡马沙漠
⑤撒哈拉沙漠 ⑥中亚卡拉库姆沙漠 ⑦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⑦ C.②③④⑤ D.④⑤⑥⑦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18.在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地表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19.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
A.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D.农民忙于种植反季节蔬菜,没有时间
下图是我国新疆和四川两省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20~22题。
20.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 )
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水源 C.水源和地形 D.植被和气候
21.目前甲乙两省区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分别是( )
A.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B.平原绿化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
C.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和平原绿化工程 D.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和沿海防护林
22.两省区储量都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能 B.天然气 C.地热 D.煤
23.上图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天山 D.内蒙古高原
24.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
A.兴建小水电站 B.利用风力发电 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
25.在该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是( )
A.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 B.减少水井的数量
C.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D.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2008年四川卷)下图表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26~27题。
26.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7.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08年江苏卷)图3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28~29题。
28.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D.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29.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在80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森林,近1/2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目前,地球上仅存有39亿公顷森林和12亿公顷的稀疏林。被破坏的世界森林面积估计每年在1000万公顷以上,许多著名的“森林之国”(如泰国)已名存实亡。早在1977年,泰国已从木材出口国变为木材进口国,泰国呵叻高原葱郁的森林已不复存在,裸露出砖红色的土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此回答30~31题。
30.关于上述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上的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
②世界上的森林面积没有什么变化
③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④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使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1.在无林地区20c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成分 D.含蓄水源
(2008年宁夏卷)读表1,完成32~33题。
表1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2
转化
湿地类型
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7
0
235
48
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
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
水田
76
-793
-1053
0
0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32.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33.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34~35题。
34.荒漠化的实质是( )
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 D.林地退化
35.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36.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 )
①干旱 ②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③过度放牧 ④气候异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7.下图是公园(林草地)、操场(裸地)、足球场(草坪)三个典型地点的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图。①、②、③ 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地点是( )
A.公园、操场、足球场 B.足球场、操场、公园
C.操场、足球场、公园 D.公园、足球场、操场
38.绿洲的面积大小关键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 B.土地开垦的规模
C.水资源的多少 D.防护林带的规模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右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39~40题。
39.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A.A→B→C B.B→C→A C.B→A→C D.C→A→B
40.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
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41~42题。
4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4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下图为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读图回答43~44 题。
43.该植被可能是( )
A.沼泽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 D.草原
44.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
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千米的科学探险考察,于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 45~46 题。
45. 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是(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46.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47~49题。
47.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48.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49.长江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河湖淤废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二、综合题
1.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面积(万平方千米)
118.3
国境线长
4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9(2000年)
七月均温(oC)
16~26
一月均温(oC)
-28~-14
年降水量(毫米)
50~500
土地利用情况(平方千米)
耕地
林地
草地
56260
95560
624590
(1)该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_(1分)
(2)在该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是最多的,简述该省区草地面积广大的原因,分析该省区草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该地区有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___________________(1分),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4)该省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试分析该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阻碍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 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
土壤厚度(c)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层厚度(c)
28
20
17
15
12
9
7
(1)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3分)。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是____(2分),土层厚度、有机层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1分)。
(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修大型工程时应选择________的地基,避免________。
(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图中所示的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4分)
(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4)图中城镇当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2分)。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3分)
(5)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
4.撒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图甲及资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说明津德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撒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试分析农业侵入牧区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从而导致荒漠化的发展。(4分)
(3)请你提出两种控制荒漠化加剧的可行方法。(2分)
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报道,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两名越野赛车手在罗布泊地区失踪50多小时后获救。
材料2:见图11
材料3:罗布泊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这里雅丹地貌发育。雅丹地貌表现为垄、槽相间的形态(见图12),其发育与盛行风的吹蚀密切相关。
(1)罗布泊地区极端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是 。
(2)从图11中可知,在塔里木盆地 (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小,活动空间不断缩小
B.历史上,人类活动的范围仅限于盆地周边的绿洲地区
C.南缘河流流程缩短,是人类农业活动造成的
D.人类活动范围的变化幅度,北缘较南缘地区小
(3)赛车手在罗布泊地区迷路,可以通过雅丹地貌判断方向。 已知罗布泊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为 。
6.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统计项目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
盖率(%)
气温年
较差(℃)
年降水
量()
河流含
沙量(%)
人口(万人)
1970年
4
18
33
430
1.5
30
1980年
4.4
10
38
370
4.5
35
(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____%,森林覆盖率减少了_____%。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__。相差了_____%。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2008年江苏卷)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1分)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 ,植被稀少,且常有 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4分)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2分)
(4)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
8.读我国北方某地区1965年和1975年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分)
年
项 目
1965
1975
A森林覆盖率(%)
20
3
B耕地面积(公顷)
24000
42000
C年降水量()
450
380
D气温年较差(℃)
23
30
E当年旱涝灾害次数
1
2
F河流含沙量(%)
2
12
G当年粮食亩产量(千克)
250
125
H当年粮食总产量(亿千克)
1
0.875
(1)由A、B两个栏目可以看出,1965~1975年间,该地区耕地面积的增加,是靠_______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获得的。
(2)由C、D、E、F、G、H等栏目可以看出,由于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导致该地区______恶化,________加剧,最终使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3)今后,该地区应进一步保护好现有森林,__________,加速植树造林,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9.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
A. B. C. D.
(2)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 再循环旺盛, 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3)雨林生态系统中,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内,所以地上 成为系统中最 的部分。
(4)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 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 就会陷于崩溃。
10.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图上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脉 B. 山脉 C. 平原
D. 平原 E. 河流 F. 河流
(2)C、D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共同原因是:① ;② 。
(3)分析C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
1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宣布: 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2006年,我国北方多次出现大范围浮尘、扬沙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暴。据环保部门报道,仅4月16日至 17 日北方某城市降尘总量就超过30万吨。“怎么会有这么多沙尘?它们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爱动脑筋的小林决定通过查找分析资料来探究这些问题。
(1)从小林查得的“我国沙尘暴源头和路径示意图”中可知,受沙尘天气影响的省区有 等(填写三个以上)。图中还可判读出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有境外和境内两大源区。境外源区主要是 和 (填国家名);境内源区主要分布在 和 (填省级行政区名)。
(2)经查找与分析资料,小林了解到形成沙尘天气的主要条件除了沙源之外还有 。从图中分析得出沙尘移动的方向是向 。
(3)小林利用所得的资料绘制了一张“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季节变化”的统计表,从中看出,沙尘天气的多发季节是 ,其原因为 。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生频率(%)
-
1
17
47
21
13
1
-
-
-
-
-
(4)研究中小林归纳出荒漠化的形成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当前促使全球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的人为因素除毁林外,还有 等。
(5)资料反映,我国十分重视治理北方风沙危害。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建设包括 西部、 北部、 大部分的“ ”防护林体系。此外,在荒漠地区还大量种植适宜干早环境的植物,这些植物具有的特征有 。
①根系发达 ②叶片表面有角质层 ③茎变态成刺 ④叶片大而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在探究过程中,小林又发现了一个现象:随着人们对沙漠的日益关注,沙漠探险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有报道说,“五·一”长假期间55名游客被困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并有一人遇难。作为一个沙漠探险的游客,你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写两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CBCC 6~10BDBBB 11~15DDADB 16~20CDCCC 21~25ABDBB
26~30DAADD 31~35BBCCB 36~40DCCDC 41~45DCDBD 46~ 49BDDB
二、 综合题
1.(1)内蒙古(1分)
(2)草场面积广大的原因:该省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省区境内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特别是东部地区是我国的优质温带草原分布地区。
草原分布规律: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2分)成因:自东向西由于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2分)
(3)河套平原(1分)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集中,灌溉水源便利。(2分)
(4)土地的荒漠化(1分)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开矿,水资源利用不当(3分)
2.(1) 广西; 云南;贵州(2)坡度越大,土层越厚,有机层越薄(2分) 肥力(1分)
(3)坚实(1分) 塌陷(1分)
(4)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薄,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2分)
人为原因: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严重破坏坡面植被。(2分)
3.(1)西北~东南走向(2分)
(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沿途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下渗严重。
(3)主要是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造成沙丘活化(2分)
(4)河流(水源)(2分) 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取暖用煤量大,烟尘排放多;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多;地处河谷地带,污染物不易扩散。(3分)
(5)气候干旱,风沙侵蚀(1分)
4.(1)特征: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成因:纬度位置低,一年中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4分)
(2)压缩草场面积,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草地变成耕地;劳动力需求导致人口增加,从而需求更多耕地;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4分)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严禁过垦过牧(2分答案合理即给分)
5.(1)海陆位置与地形的影响(距海遥远,深居大陆内部,青藏高原及山地阻挡)
(2)D (3)东北-西南
6.(1)10 8 毁林开荒 (2)减少了 0.76
(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
(4)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②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
7.(1)由东向西逐渐减弱 (2)轻 春 干燥(少雨) 冷锋 (3)A
(4)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8.(1)毁林开荒 (2)气候 水土流失 (3)退耕还林
9.(1)生物 土壤 供给养分 淋溶作用流失养分
(2)养分 土壤 (3)植物体 植物 关键 (4)淋洗 生态系统
10. (1)长白 小兴安岭 三江 松嫩 黑龙江 乌苏里江
(2)①地形平坦,集中连片,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粮食商品率高
(3)①气温较低,蒸发弱,降水较多,特别是夏秋季降水多,气候湿润;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土质粘重,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下水位高;④河网密集。
11. (1)新/甘/宁/内蒙古/陕/晋/冀/京/津等 蒙古 哈萨克斯坦 内蒙古 新疆
(2)大风、气候干旱等 东南
(3)春季 气温回升,气候干旱;强劲的西北风等
(4)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不合理灌溉
(5)东北 华北 西北 三北 A.
(6)游客身体条件良好 生活必需品准备充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80074.html
相关阅读:厦门双十中学—学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河南省许昌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暂缺答案
上海市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江苏省淮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地理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