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高考目标定位】
1、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细胞呼吸
3、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考纲知识梳理】
一、ATP的结构、功能和利用
1、结构: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两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
2、功能: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利用:ATP可用于主动运输、生物发电和发光、肌细胞收缩、大脑思考等。
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ATP水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ATP形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磷酸结合,重新形成ATP。
3、ATP形成的能量来源
(1)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于细胞呼吸,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则来自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2)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体的共性。
三、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2、检测CO2的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外使用溴麝香草粉蓝水溶液检测,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3、检测酒精的产生可使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其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四、细胞呼吸的方式
定义: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1、有氧呼吸
(1)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2)过程: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
反应物葡萄糖丙酮酸和水[H]和氧气
生成物丙酮酸、[H]、ATPCO2、[H]、ATPH2O、ATP
能量少量少量大量
2、无氧呼吸
(1)反应式:
①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
②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其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要点名师精解】
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转化过程图解
2、ATP合成与水解的比较
ATP的合成ATP的水解
反应式ADP+Pi+能量 ATPATP ADP+Pi+能量
所需酶ATP合成酶ATP水解酶
能量来源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注: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但是物质时可循环利用的。
3、ATP中能量的应用:
可以转化成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渗透能等用于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注意: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其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其它生命活动。
【例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体内没有线粒体结构。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光能。ATP分子由1个腺苷(1个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细胞连续分裂时,需要消耗能量,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答案】D。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分析
1、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酵母菌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3)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②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③检测酒精的产生:自A、B中各取2mL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
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都变浑浊,但甲中浑浊程度高且速度快。
2号试管中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1号试管不变色。
(5)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2、实验中的关键步骤
(1)将装置(甲)连通橡皮球,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既保证O2的充分供应,又使进入A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的锥形瓶,洗除空气中的CO2,保证第三个锥形瓶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例2】若在酵母菌酒精发酵后期通入氧气,与不通氧气相比,酒精的产生量会
A.增加B.减少
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
【解析】在酵母菌酒精发酵后期通入氧气将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行,所以,与不通氧气相比,酒精的产生量会减少。
【答案】B。
三、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不[高考资源网]
同[Ks5u.cn][高考资源网KS5U.COM]
点[Ks5u.cn]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高考资源网]
条件氧气和酶酶
产物二氧化碳和水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能量大量能量少量能量
相同点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第一阶段的场所及转变过程相同
3、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
(1)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温度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抑制。
②应用: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呼吸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
①O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但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②应用:生产上常利用适当降低氧气浓度等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的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中耕松土增加根的有氧呼吸;在医疗上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病原菌的繁殖。
(3)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如图):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2)在作物种子储藏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例3】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水,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酒精。依题意,甲组、丙组进行无氧呼吸,乙组、丁组进行有氧呼吸。甲组、乙组两组都产生CO2;由于甲组细胞不完整,甲组的酒精产量较丙组少;丁组能量转换率较丙组高;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答案】D。
【感悟高考真题】
(2010?新课标高考)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 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解析】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应该是乳酸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但是并没有【H】的积累,【H】只在细胞质基质中参与反应,产生了无氧呼吸的产物。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脂肪所储存的能量更多,因此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答案】D
(2010?新课标高考)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由于水中的含氧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而该动物要获得足够的氧气,那么含氧量下降会使得该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因此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答案】A
(2009?上海高考)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解析】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b条件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为1:5;c条件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为2∶3,无氧呼吸强于有氧呼吸;d条件下有氧呼吸吸收的O2与产生的CO2体积相等(7∶7),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2009?广东高考)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 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
【解析】较高浓度的CO2能够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
【答案】A。
(2009?江苏高考)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解析】主要考查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试验刚开始注射器中乙组有氧气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甲组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总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呈曲线C所示。
【答案】C。
(2009?安徽高考)Ⅰ.(3分)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
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
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
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 ,
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
【解析】Ⅰ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消耗氧气的速率,所以A种子比B种子呼吸速率快。因为每消耗1 mol氧气,就产生1mol CO2,所以从图可以看出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递增后递减。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答案】Ⅰ.(1)有氧呼吸 快 先递增后递减
(2)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2008?上海高考)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经过图中“酶1→酶2”过程,无氧呼吸经过图中“酶1→酶3”过程。
【答案】C。
(2008?广东高考)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自线粒体和叶绿体
【解析】无氧条件下,通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ATP;在有氧的条件下,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可以合成ATP,在有光的条件下,叶绿体内在光反应阶段可以合成ATP;叶绿体内合成ATP不需要氧;细胞质中消耗的ATP来源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B。
(2008?天津高考)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发生无氧呼吸,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必然比安静时(有氧呼吸)少得多;Na+在人体内环境中主要维持细胞外的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自然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就必然通过主动运输方式把Na+泵出细胞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人在寒冷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支配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增多,产生较多热量来维持体温;活细胞内ATP和ADP的含量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饥饿细胞亦不可例外。
【答案】B。
(2008?上海高考)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 B.2m/5n C.n/5m D.m/5n
【解析】因为从1个ADP分子转化为1个ATP分子需要能量为n,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中有40m%用于ADP转化为ATP,所以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2m/5n[1∶n=χ∶40m% χ=2m/5n]。
【答案】B。
【考点精题精练】
1.有关动物体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人成熟红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
C.细胞内储存有大量的ATP,ATP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D.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的ATP和ADP的量保持动态平衡
2.(2010?安徽省巢湖市高三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能产生ATP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B.ATP供能时不需要水的参与
C.在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由基质到内囊体薄膜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3.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C.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
D.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4.反应式“ADP+Pi+能量 ATP”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发生的反应,下列与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所释放的能量
B、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向左反应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分解或CO2固定
D、向左反应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人体对所有营养万分的吸收
5.(2010?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下列对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D )
A.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分子和两个磷酸分子
B.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正常细胞中的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细胞质中有ATP的分布,细胞核中无ATP的分布
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两种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在氧浓度为a时( B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D、酵母菌停止发酵
7.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l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l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 B.1/2 C.2倍 D.3倍
8.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特点,制作了如图实验装置。甲、乙中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等量的酵母菌,乙内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C
9. A.该实验将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B.实验预期:无论经过多长时间,甲内都无酒精产生
C.乙和甲的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
D.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2010?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高三二模)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
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
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释放能量
10.以下图解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解中的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1分子丙酮酸经过(二)、(三)两阶段可产生6分子水
11.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源,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源
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性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性氢
12.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洲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二阶段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13.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14.若将人体的某组织细胞离体培养,测定细胞在不同温度下耗氧速率,并绘出相应的曲线。该曲线应为
答案:C
15.下列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无关的是B
16.A.晒干小麦种子以延长保存期限
B.对番茄植株进行摘心以增加产量
C.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以提高产量
D.农村采用密闭的土窑保存水果蔬菜(2010?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二模)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安装成下图甲。每隔一段时闻,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A中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二 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C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
屑,并向C瓶充入N2,替代瓶中空气,安装成下图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原理是 ;当实验一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绿变黄时,是否可以说明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 为什么?
(2)已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另一种是能够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并且马铃薯块茎在只有N2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则实验二的目的是 ;若实验二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 。
(3)实验一和实验二在设计上均有不够严谨之处,可能会干扰对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请给予修正。
修正的理由是 。
答案:
(1)马铃薯块茎细胞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在有氧条件下,马铃薯块茎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1个要点给1分)
不能 溶液的颜色由绿变黄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马铃薯产生的CO2总量较多引起的(或其它合理答案)
(2)探究马铃薯无氧呼吸的类型
不变色 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
(3)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进行消毒;B瓶和C瓶组装之前均应做灭菌处理。(合理即可)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呼吸类型,他们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结果。
17.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 释放CO2的体积/消耗O2的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
(1)装置1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
(2)x代表 , y代表 。
若测得x=200(mm), y=3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 。
(3)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RQ值,则应将该装置 .
(4)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 。
(5)①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不动,说明种子 。
②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右移,说明种子 。
③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右移,说明种子 。
答案:(1)目的是 吸收发芽种子细胞呼吸释放的的二氧化碳 .
(2)x代表 消耗氧的体积 , y代表 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 。
呼吸商是 0.85 。
(3)该装置 放于黑暗条件下进行 .
(4)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等量煮熟的种子 、5mL蒸馏水
(5)①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71965.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环境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与分析精讲精析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专题导学复习
2012届高考生物知识整合复习 必修1 第三章~第四章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精讲精析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