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曲线运动(2)
【课 题】平抛物体的运动
【导学目标】
1、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和处理方法---化曲为直
2、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会运用这些规律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要点】
一、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_________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________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性质: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轨迹是抛物线。
二、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___________运动和竖直方向的__________运动的两个分运动。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1、水平方向 vx=v0 x=v0t; 竖直方向 vy=gt y=gt2/2
2、任意时刻的速度v= = ,
v与v0的夹角为Ø,tanØ=vy/vx=gt/v0
【典型剖析】
[例1] (江苏省启东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垒球落地时的动能等于飞行过程中重力对球做的功
B.垒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垂直
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例2](南通市一模综合模拟三)从空中某点以E1 = 1J的初动能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刚要落地时的动能E2 = 4J,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45° B.30° C.60° D.37°
[例3]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 A 点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经 t1时间后以速度V1落在底端B点,若在 A 点以V0 /2的初速水平抛出一小球,经t2时间后以速度V2 落到斜面上C点处。则( )
A、t1∶ t2=2∶1 B、V1和V2平行?
C、AC∶AB=1∶2 D、V1∶V2=2∶1??
[例4](08年高考江苏卷物理)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与光滑的水平面相连接,滑块沿水平面以速度v0运动,设滑块运动到A点的时刻为t=0,距A点的水平距离x,水平速度为vx.由于v0不同,从A点到B点的几种可能的运动图象如下列选项所示,其中表示摩擦力做功最大的是( )
[例5](08年高考江苏卷物理)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网高h,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
(1)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高度为h1处以速度v1水平发出,落在球台的P1点(如图实线所示),求P1点距O点的距离x1。
(2)若球在O点正上方以速度v2水平发出,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落在球台的P2点(如图虚线所示),求v2的大小。
(3)若球在O点正上方水平发出后,球经反弹恰好越过球网且刚好落在对方球台边缘P3处,求发球点距O点的高度h。
【训练设计】
1、(2010全国卷1)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 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
A. B.
C. D.
2、(扬州市08年高考模拟试卷)如图所示,AB为斜面,BC为水平面。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V向右抛出一小球,其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S1,若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2V向右抛出同一小球,其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S2,不计空气阻力,则S1与S2的比值可能为( )
A.1:2 B.1:5
C.1:10 D.1:12
3、(闵行区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控考试)如图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P处,其速度方向恰好沿着斜面方向,然后紧贴斜面无摩擦滑下,下列图像物体沿x方向和y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4、(07’南通考前模拟题)如图所示,做平抛运动实验,小球从斜槽末端O水平飞出,观察到小球经过A点,则当经过ab线时,小球经过的位置在( )
A.c点 郝双老
B.c、d两点之间 郝双
C.d、e两点之间 郝
D.f点
5、(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四市2008第三次调研)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作质点, 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
6、(2010上海物理)如图,ABC和ABD为两个光滑固定轨道,A、B、E在同一水平面,C、D、E在同一竖直线上,D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C点高度为2h,一滑块从A点以初速度v0分别沿两轨道滑行到C或D处后水平抛出。
(1)求滑块落到水平面时,落点与E点间的距离Sc和Sd.
(2)为实现Sc<Sd,v0应满足什么条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67055.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导学案复习:热学
2012届高考物理第二轮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归纳总结
2012届高考物理备考磁场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光的波动性学案
原子的核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