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15-16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著名运动专项训练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学习指导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近代中国最有名的运动为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以下是中国近代著名运动专项训练,请考生练习。

一、选择题

1.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解析:A 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是指《天朝田亩制度》。产品上交国库与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根本对立,不会对民众产生吸引力,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没有涉及建立民主政治和兴办学校教育,故C、D两项错误;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的最迫切愿望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故A项正确。

2.(2014湖北联考)在中国近代的一份历史档案中这样写道:海军尽叛,天险已无,何能悉以(北洋)六镇诸军防卫。据材料,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A.太平天国运动 B.中日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解放战争

解析:C 根据材料以(北洋)六镇诸军防卫可以排除A、D两项;1901年,袁世凯以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基础,逐渐建成北洋六镇,也就是说材料中反映的现象出现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排除B项;材料来自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的奏折,指出了海军起义对清朝的打击,故C项正确。

3.(2014保定检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颁布后,宣统帝正式退位。有学者将《清帝逊位诏书》说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说法能作为其论据的是()

A.两场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

B.中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此确立并不断完善

C.中英两国都由此结束了帝制

D.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解析:A 光荣革命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结束,此后确定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清帝逊位标志着清王朝260多年专制统治的结束,1912年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故A项正确。中国民主共和制确立但并不完善,故B项错误;袁世凯复辟帝制,民主制度被破坏殆尽,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推动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次陷入困境,没有得到长足发展,故D项错误。

4.胡适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D 从(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分析,说明其在全国范围内推翻了旧政权,故D项正确。而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建立了政权,但没有推翻清政府,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是要维护清朝的统治,故B项错误;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没有推翻旧政权,故C项错误。

5.(2015石家庄月考)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C 五四运动是政治运动,起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民众的不满,即专恃感情冲动作用,五四运动中参加者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群众,故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参加者是农民、破产的手工业者,与青年无关,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不符合起灭迅速专恃感情冲动作用的史实,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6.对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士绅在城市的势力迅速式微,但在农村,绅权依然得以延续,不过,绅的构成、职责、权力来源、权力组织等以及官绅关系、军绅关系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也许,农民在辛亥革命中只是失去一条辫子,士绅失去的东西却要多得多。

《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研究的新问题》

材料二 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到了上海。他的朋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为他设宴洗尘。在宴席上,他对汪孟邹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要了。中国要进行政治革命须从思想革命开始,首先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

《陈独秀传》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主要展示了当时农村的什么面貌。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的主要观点及其理由。

(3)简析材料三对辛亥革命政治意义的看法。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辛亥革命形成不同认识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是农民在辛亥革命中只是失去一条辫子,士绅失去的东西却要多得多,辛亥革命冲击了农村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对农民的思想启蒙不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第(2)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是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要了首先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据此概括回答。第(3)问,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回答即可。第(4)问,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会受到内因(如个人立场、研究视角和方法等)和外因(如时代要求等)的影响。

答案:(1)面貌:辛亥革命对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地主权益产生了一定冲击;农民得到的实际利益有限,封建思想未彻底清除。

(2)主要观点: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理由:民主共和成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袁世凯甚至废共和而复辟帝制;国人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3)这一评价比较客观。该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这一历史意义不可低估;该观点认识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帝王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同时分析了人们忽视这一意义的原因,即往往没有把辛亥革命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进行评价。

(4)原因:研究者(评论者)的个人立场;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差异;时代要求的差异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454145.html

相关阅读: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三大学习方法
2014年高考政治复习指导:企业
高三学生家长 请减少不必要的督促
高三地理抓住四大点得高分
十一国庆节期间 高三如何进行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