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复习教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第31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森林资作用
1.为工农业生产提供资料: 森林为工业提供大量木材和多种原材料, 为人类提供食品, 为动物提供饲料。
此外, 森林还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促使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探究点二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及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⑴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迎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⑵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⑶最大分布: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集中分布了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雨林。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⑴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⑵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⑶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例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40)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曰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根系固持土壤,股指落叶层吸收一定量地降水
生物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森林的生态效益。
解析:森林的这些生态效应在图表资料中都有体现,考生通过对图表资料阅读后,进行分析概括就可以得出结论。根据森林对“大气”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得出“增加碳储量”的结论,根据“降低风速、吸附飘尘”可得出“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结论,根据对“水”的作用“蒸腾水汽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可得出止增加降水的结论,丰民据对“土壤”的作用“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水量”可得出“涵养水,保持水土”的结论,根据对“生物”的作用“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可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结论。
答案: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探究点三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形成的原因
亚马孙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形成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由于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热带雨林成为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的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这又是最容易被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入崩溃。
例2 读“水患感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是对 资破坏,这种破坏对区说,造成的后果是 。
(2)这种破坏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 ,造成的后果是 灾害严重,要想尽量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对上述资应采取的措施是 。
命题意图: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漫画以“水患感思”为题,形象地揭示了森林资的生态价值和其被破坏后造成的严重的生态恶果,本题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森林资以其巨大的生态价值,被人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可是由于人类对其大规模地滥垦滥伐,使森林资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的后果是地表水土流失加剧,一遇暴雨,泥沙径流俱下,汇入河流,淤塞河床,流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如长江,其上中游植被破坏的后果对导致1 998年洪水肆虐,起推波助澜作用,造成的损失惨重。
答案:(1)森林 水土流失加剧 (2)含沙量大量增加 洪涝少砍树,多种树,搞好生态保护
探究点四 热带雨林的前途
(1)世界雨林的现状
①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②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的前景不容乐观。
(2)雨林的两种前途

(3)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
①前提、契机、计划和措施、责任

②热带雨林保护的计划和措施
三保二设一结合——“三保”是加强环保教育,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二设”是设立国际基金,加强缓冲区的建设。“一结合”是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例3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2007年2月28日电 巴西环境部27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对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滥伐和毁灭性开发得不到控制,那么该雨林所在地区的气温将在本世纪末上升8摄氏度,被誉为“地球之肺”的这片雨林可能将消失,当地的湿热天气还可能造成疟疾和登革热等传染病发病率上升。
材料二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河流域进军。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在高潮时期,每月有五万七千名移民到这里。

(1)材料一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森林覆盖使土壤免受 和 。
(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 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得以 。
(3)材料一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 作用增加,导致 。没有了树木, 逐渐减少,树林失去营养,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 灭绝等严重问题。
(4)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严重的原因是 和 。
(5)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请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6)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 平方千米,占到雨林总面积的 %,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7)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设对雨林有何影响?
命题意图:题以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以景观图、柱状图和曲线图等为知识栽体,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解析:该材料一中右侧表示雨林未被破坏的情况,雨林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使土壤避免暴雨冲刷及烈日暴晒,发挥良好的生态作用。左侧正相反,导致水土流失、森林退化等问题。由材料二中的图材料分析可知以亚马孙横贯公路为标志对亚马孙广大地区进行开发,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在1970年到1988年短短十几年中增长了9倍并非人口的自然增长造成的,而是大量移民的结果,使热带雨林大量被毁,二者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答案:(1)暴雨冲刷 烈日暴晒 (2)枯枝落叶 不断更新 (3)淋洗土壤侵蚀枯枝落叶物种
(4)人口的快速增长 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5)人口迁移 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成 朗多尼亚地区开发晚,地广人稀;巴西东北部人口多,而且干旱贫困;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6)180万 7.5% 人口增长与雨林被毁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伐的面积越大。
(7)公路的铺设,有利于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随着大规模农场和牧场、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造纸厂、炼铝厂的建立,雨林破坏加剧。
【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对于人类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1~2题。
1.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 (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 )
A.地广人稀 B.自然条严酷 C.难以通行 D. 技术条落后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3-6题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C.②④
5.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 )
①全球气候失调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臭氧破坏加重 ④自然灾害频发 ⑤地震、火加剧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7~8题。

7.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8.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
A.非洲大陆 B.大洋洲
C.亚欧大陆 D.南美洲
(2011•苏州模拟)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10.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每年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据此回答11~13题。

11.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琳,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回答14—15题。
14.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15.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
A.保护 B.开发 C.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 D.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
二、综合题
16.(2011•海淀模拟)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________;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
(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出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
(4)简述世界热带雨林的破坏带的主要环境问题。
17.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和“亚马孙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什么条?

(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3)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8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到 平方千米,占到雨林总面积的 %,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
18.读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巴西是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国,也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1)1960年4月21日,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位于巴西高原的新城市巴西利亚,请说出巴西利亚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试分析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对亚马孙河水特征的影响。
(3)结合巴西地形和人口分布图,试分析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解析:现存的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带和热带雨林中,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解析:原始森林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答案:D
5. 解析:保护性开发是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④以采伐亚马孙雨林为代价,不符合保护性开发。
答案:B
6. 解析:臭氧破坏主要与人类活动排放的氯氟烃化合物有关,地震、火是地球内能的释放形式之一,与森林破坏无关。
答案:A
7.解析:根据生物量 m 的大小可判断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根据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可知,生物体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落叶层储存养分乙大于甲,土壤中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排除A、B、C。由图中箭头粗细可推知甲系统整体物流量大,D项正确。
答案:D
8.解析: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C项符合。
答案:C
9.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中密的防护林。
答案:C
10.解析: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的作用;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防护林可以涵养水、保持水土;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答案:A
11.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
答案:B
12.解析: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由于人口增长带的粮食需求问题。
答案:D
13.解析: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A
14.解析: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雨林中土壤一般较贫瘠。
答案:C
15.解析:面对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式,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答案:A
16.解析:(1)结合图例和图中森林植被分布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2)A地位于季风气候区,B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故A地温差大。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是热量。(3)亚热带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为地中海气候。(4)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
答案:(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东西。
(2)大 热量(或:太阳辐射)
(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季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4)减少了对CO2的吸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调节功能下降(或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
17.解析:朗多尼亚位于雨林地区,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由于人口迁移造成的。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随着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而发生的。人口的大量迁入,不可避免地会对雨林造成破坏。
答案:(1)人口迁移 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2)朗多尼亚地区开发晚,地广人稀;巴西东北部人口多,而且干旱和贫困;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3)180万 7.5% 人口增长与雨林被毁面积成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伐的面积越大。
18.解析:第(1)题,根据巴西利亚所处的位置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第(2)题,从保持水土、涵养水等角度思考热带雨林对亚马孙河的含沙量、流量的影响。第(3)题,巴西位于热带地区,由于低纬度的平原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们多居住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
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可以保持水土,减小亚马孙河的含沙量;涵养水,减少地表径流,影响亚马孙河的径流量和径流变化。
(3)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原因:巴西地处低纬度地区,终年湿热,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候相对凉爽,适合人类居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42879.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复习教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决地球运动类问题的方法导学案
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景观与区划专项复习教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决地球运动类问题的方法导学案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