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表现形式地
壳
运
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
的方向运动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变曲变形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脉及谷地
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
的方向运动 岩层隆起和拗陷
(升降运动) 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变质作用岩石在—定的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
地震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岩石圈的天然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分类作用速度迅速剧烈火喷发、地震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缓慢微弱 其他形式经漫长地质年代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喷发和侵
入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形成大陆与洋底、脉和盆地,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注意:(1)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为内力作用所致,应抓住两点,一必须是自然作用,二必须是能量自地球内部。
(2)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其基本内容如下表所示: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升降运动)
运动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即上升或下降
影响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抬升或下沉
地貌常造成巨大褶皱系、裂谷或海洋引起地表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
举 例喜马拉雅脉形成、大西洋扩张、东非大裂谷形成台湾海峡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升降变化
相互关系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相伴发生,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但就全球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
例1 (2011届太原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读图,完成⑴—⑵题。
答案:⑴B ⑵A
探究点二 外力作用与构造地貌
外力作用使地表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外力作用互为条、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水
侵
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水、路南石林)
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作
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说明:流水的溶蚀作用属于流水侵蚀作用的一种。
例2 (201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广东丹霞地貌景观图。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火喷发 D.流水堆积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丹霞地貌的成因,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难度较小。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丹霞的岩石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部分被水侵蚀掉,形成峭壁、陡崖等地貌,故选A。
答案:A
探究点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过程
岩石圈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构成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其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几种模式图:
例3 ((2011届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量检测)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英岩属于乙类岩石 B.甲、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
C.褶皱形成与①有关 D.②③④属于外力作用
答案:A
【变式训练】读下列甲乙两图(若甲图中C是变质岩),回答(1)~(2)题
(1)甲图中与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 )
A.① B.② C.⑤ D.⑥
(2)乙图中若沿⑦处向下钻探100米,发现地层由黏土、淤泥、岩石等物质组成,岩石中含芦苇化石。该岩石属于甲图所示的( )
A.A类岩石 B.B类岩石 C.C类岩石 D.难于判别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地壳物质循环的循环过程及其各类岩石的特点,关于三大类岩石的特点等相关知识放在了单元提升中,这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到这部分讲解。
解析:(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形成;但各类岩石均可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而成为新的岩浆。三类岩石均可能受外力作用最后固结成为沉积岩。已生成的各类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等条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为变质岩。由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断出,A、B、C分别代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所以③代表变质作用,所以与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⑥。(2)含有化石的岩石属于沉积岩,所以应属于甲图所示的B类岩石。
答案:(1)D (2)B
【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1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学科基础测试)右图是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女王头(蕈状石)。她大约4 000岁,头部可以找到海洋生物化石。读图,回答1,2题。
1.酷似造型地貌景观“女王头”的形成过程是 ( )
A.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C.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
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2.小明在“女王头”附近捡到一块岩体标本,制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及测量,并判断其为砂岩。那么观察到的岩石薄片最接近(图下方为比例尺) ( )
(2011•湖南联考)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
4.图中甲和丁两处可能都有含煤层和煤层气,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甲、丁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5.若该地地表甲处为谷地,丁处为岭,其成因是( )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
(2010•聊城模拟)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C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据此完成6~7题。
6.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
B.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C.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地向下打井开采
(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图4反映了塔里木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状况,读图完成7~8题。
8.粉尘和黄土堆积海拔最高的区域在
A.昆仑北坡 B.天南坡C.帕米尔高原东侧 D.盆地东部
9.盆地东部所示地貌
A.能指示当地的盛行风风向 B.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是典型的风化地貌 D.是流水沉积地貌
(2011•聊城质检)“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3~4题。
10.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
A.花岗岩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11.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甲为广东丹霞地貌景观,图乙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示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涯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读图回答32~33题。
12.图甲所示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乙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3.有关图甲岩石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发现化石 b受高温高压变性两成 c可能埋藏有煤炭 d由火活动形成
A.ac B.ad C.bc D.bd
(2011•杭州模拟)分析材料一、二,回答14~15题。
材料一 气候是影响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见材料二)。
材料二 不同气候条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14.据材料分析,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
A.挪威的峡湾 B.黄土高原的沟壑
C.石灰岩溶洞内的石笋 D.沙漠的风蚀城堡
15.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
A.亚马孙平原 D.浙闽丘陵
C.西伯利亚地 D.撒哈拉大沙漠
二、综合题
16.(2011•江西百校联考)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在图甲中①处有一瀑布,这样写道:“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①处秋游时,并没有欣赏到“激流翻滚……”的壮观场面。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流下游河水的补给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6分)
(2)依据图中信息,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分)
(3)依据图中信息,该瀑布10万年后位置最可能(2分)( )
A.①位置上游 B.①位置下游
C.保持①位置不变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秋游时,同学们对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请你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成谷;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
17.下面是“地面物质循环简略图式”,读后回答:
(1)图中各字母分别代表岩石、岩浆或碎屑物质。请将各字母表示的地理名称写在下面相应空格里。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图中各数字序号分别表示各箭头的地理意义(作用),请分别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3)A的发地是________,如果它在地壳中形成岩石这是________岩,如果它直接到达地表以后才形成岩石,这是________岩。
(4)有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下,结构、成分发生改变,形成新岩石,这叫________岩,这个过程叫________作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答案:C
4.解析:读图可知,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所以顶部易含煤层气,最容易发生瓦斯爆炸或井喷事故,丁处为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所以最容易发生透水事故。
答案:A
5.解析: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岭。
答案:D
6.解析:图中下覆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发生过水平运动;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地质史上发生过岩浆活动;与岩浆岩接触地带有变质岩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C为沉积物,说明有外力作用的影响。
答案:D
答案:C
11.解析:“血迹石”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千人石”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岩浆岩。
答案:A
12.答案:C
13.解析:根据已知的地质循环示意图,可推断如图:
广东丹霞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属于沉积岩,因此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乙中的③。沉积岩中可能有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因此可能发现化石;煤炭是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因此也埋藏于沉积岩中。受高温高压变性而成的岩石属于变质岩;由火活动形成的属于岩浆岩。
答案:A
14.解析:据图分析甲区域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可知,该外力侵蚀在水热相对充足的情形下侵蚀强度较大,由此推断该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作用。故选B。另外挪威的峡湾是由冰川侵蚀而成,石灰岩溶洞内的石笋是由流水沉积作用而成,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作用的产物。
答案:B
15.解析:亚马孙平原虽然水热资丰富,但地势平坦;西伯利亚地年均温太低;撒哈拉沙漠年降水太少。因此,流水侵蚀强度最大的应是水热充足的浙闽丘陵地区。
答案:B
16.解析:第(1)题,黄河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最多,瀑布流量最大。第(2)题,略。第(3)题,瀑布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其位置不断溯位移,向河流上游移动。第(4)题,形成谷地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向斜成谷;②背斜被侵蚀成谷;③断层形成地堑;④流水侵蚀下切河床形成河谷。
答案:(1)夏季 夏季降水集中,水量大 降水补给
(2)流水侵蚀作用
(3)A
(4)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易被侵蚀成谷地 断层(或地堑) 河流侵蚀下切河床形成河谷
17.解析: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根据各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即可判断。
答案:(1)岩浆 侵入岩 喷出岩 沉积物 沉积岩 变质岩(2)冷却凝固 地壳运动(隆起) 侵蚀、搬运、沉积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重熔作用 (3)地幔 花岗岩 玄武岩 (4)变质岩 变质作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34996.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景观与区划专项复习教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决地球运动类问题的方法导学案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复习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决地球运动类问题的方法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