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9•江西省新余市二模)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Δ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相同的Δ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导学号 86084422( C )
A.(Δv)21x1+1x2 B.2Δv2x2-x1
C.Δv2x2-x1 D.(Δv)21x1-1x2
[解析] 因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所以速度变化量相同,时间相同,设时间间隔为t
则有:Δv=at ①
x2-x1=at2 ②
联立①②得a=Δv2x2-x1,故C正确,ABD错误。
2.(2019•江苏省一模)如图所示,高空走钢丝的表演中,若表演者走到钢丝中点时,使原来水平的钢丝下垂与水平面成θ角,此时钢丝上的弹力应是表演者(含平衡杆)体重的导学号 86084423( C )
A.cos θ2 B.12
C.12sin θ D.tan θ2
[解析] 以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受力图,根据平衡条件:两绳子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则有:2Fsin θ=mg
解得:F=mg/2sin θ
故钢丝上的弹力应是表演者和平衡杆重力的1/2sin θ;故C正确,ABD错误。
3.如图为飞船发射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示意图,飞船先沿实线椭圆轨道飞行,然后在A处点火加速变轨,由实线椭圆轨道变成虚线圆轨道,在虚线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100 mi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导学号 86084424( C )
A.全过程中飞船内的物体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大于100 min
C.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飞船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沿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
[解析] 全过程中飞船内的物体一直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因飞船沿椭圆轨道飞行时的半长轴小于沿虚线圆周的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小于100 min,B错误;根据GMmr2=mω2r,可知ω=GMr3可知,因同步卫星的高度比飞船的高度大得多,故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C正确;飞船沿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沿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万有引力,则根据a=Fm可知,飞船沿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等于沿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D错误。故选C。
4.(2019•昭通市二模)如图,变压器输入有效值恒定的电压,副线圈匝数可调,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送给用户(电灯等用电器),R表示输电线的电阻。则导学号 86084425( B )
A.用电器增加时,变压器输出电压增大
B.用电器增加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
C.用电器增加时,输电线的热损耗减少
D.要提高用户的电压,滑动触头P应向下滑
[解析] 由于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变,而且输入电压不变,因此增加负载不会影响输出电压,故A错误;用电器增加时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增大,输出功率增大,所以输入功率增大,故B正确;由于用电器是并联的,因此用电器增加时总电阻变小,输出电压不变,总电流增大,故输电线上热损耗增大,故C错误;根据变压器原理可知输出电压U2=n2n1U1,当滑动触头P向下滑时,n2减小,所以输出电压减小,故D错误。
5.(2019•山西省实验中学模拟)如图所示,用一根硬导线做成一个面积为S的正方形线框,把线框的右半部分放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b为线框的一条对称轴。则导学号 86084426( D )
A.若磁感应强度B增大,线框具有扩张的趋势
B.若线框绕ab转动,会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若线框绕ab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BSωsin ωt
D.将线框沿垂直磁场方向匀速拉出的过程中,若拉力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则安培力的功率增大为原来的四倍
[解析] 若磁感应强度B增大,则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在线圈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由左手定则可知线圈在磁场中的边受安培力指向线圈的内部,故线框具有收缩的趋势,A错误;若线框绕ab转动,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会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错误;若线框绕ab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Em=12BωS,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12BSωsin ωt,C错误;将线框沿垂直磁场方向匀速拉出的过程中,则拉力F=F安=B2l2vR,若拉力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可知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根据P=Fv可知安培力的功率增大为原来的四倍,D正确。故选D。
6.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v0,划船速度均为v,出发时两船相距233H,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60°角,如图所示。已知乙船恰好能垂直到达对岸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导学号 86084427( BD )
A.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
B.v=2v0
C.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
D.甲船也在A点靠岸
[解析] 将两船的运动分解为垂直于河岸方向和沿河岸方向,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两船的分速度相等,河宽一定,所以两船渡河的时间相等。故A错误;乙船的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有vcos 60°=v0,所以v=2v0。故B正确;两船渡河的时间t=Hvsin 60˚,则甲船在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x=(v0+vcos 60˚)t=2v0×Hvsin 60˚=233H。知甲船恰好能到达河对岸的A点。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7.(2019•陕西省师大附中二模)如图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乙的宽度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则导学号 86084428( CD )
A.若乙的速度为v0,工件在乙上侧向(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滑过的距离s=2v20μg
B.若乙的速度为2v0,工件从滑上乙到在乙上侧向滑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不变
C.若乙的速度为2v0,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2v0
D.保持乙的速度2v0不变,当工件在乙上刚停止滑动时,下一只工件恰好传到乙上,如此反复.若每个工件的质量均为m,除工件与传送带之间摩擦外,其他能量损耗均不计,驱动乙的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455mgμv0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ma,得a=μg,摩擦力与侧向的夹角为45°,侧向加速度大小为:ax=μgcos 45˚=22μg,根据0-v20=-2as,代入解得:s=2v202μg,故A错误;设t=0时刻摩擦力与侧向的夹角为θ,侧向、纵向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x、ay,则:axay=tan θ,很小的Δt时间内,侧向、纵向的速度增量Δvx=axΔt,Δvy=ayΔt,解得ΔvyΔvx=tan θ。且由题意知,vyvx=tan θ,则v′yv′x=tan θ,所以摩擦力方向保持不变,则当v′x=0时,v′y=0,即v=2v0,故C正确;工件在乙上滑动时侧向位移为x,沿乙方向的位移为y,由题意知,ax=μgcos θ,ay=μgsin θ,在侧向上-2axx=0-v20,在纵向上,2ayy=(2v0)2-0工件滑动时间t=2v0ay=2v0μgsin θ,乙前进的距离y1=2v0t。工件相对乙的位移L=x2+y1-y2,则系统摩擦生热Q=μmgL,依据功能关系,则电动机做功:W=12m(2v0)2-12mv20+Q,由P=Wt,联立解得:P-=45μmgv05,故B错误,D正确。所以CD正确,AB错误。
8.(2019•江西省南昌二中、临川一中模拟)倾角θ为37°的光滑斜面上固定带轻杆的槽,劲度系数k=20 N/m、原长足够长的轻弹簧下端与轻杆相连,开始时杆在槽外的长度L=0.6 m,且杆可在槽内移动,杆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Ff=6 N,杆与槽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质量m=1 kg的小车从距弹簧上端l=0.6 m处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弹簧弹性势能为Ep=12kx2,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以内。g=10 m/s2 ,sin 37˚=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86084429( ACD )
A.在杆完全进入槽内之前,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从开始运动到杆完全进入槽内所用时间为55 s
C.若杆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f变为16 N,小车、弹簧、轻杆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D.若杆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f变为16 N,小车第一次与弹簧作用过程中轻杆移动的距离为0.2 m
[解析] 一开始小车受恒力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后来接触到弹簧,合力逐渐变小,于是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受到弹簧的弹力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于是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小车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gsin 37˚=6 m/s2,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2la=55 s,然后还要历经变速,匀速运动,故小车从开始运动到杆完全进入槽内所用时间大于55 s,B错误;当摩擦力Ff=6 N时,在弹簧的弹力正好等于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时,杆与槽之间的摩擦力等于6 N,杆与槽发生相对运动,而当Ff=16 N,假设弹簧弹力可以达到16 N,此时kx1=16,解得x1=0.8 m,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12kx2=6.4 J,小车减少的重力势能为ΔEp=mgsin θ×(x1+l)=8.4 J>Ep,小车还有速度,即杆仍旧会滑动,所以摩擦力会做功,小车、弹簧、轻杆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不守恒,C正确;设杆下滑的距离为s,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12kx21+FfS=mgsin 37˚(s+x1+l),代入数据解得s=0.2 m,D正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1223500.html
相关阅读:广西桂林十八中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物理试题
河南省中原名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2012版物理《6年高考4年模拟》:牛顿运动定律试题(有参考答案)
甘肃省民乐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12月诊断考试物理试题
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