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长江干流由西到东依次经过的支流是()
A.金沙江、雅砻江、嘉陵江、岷江B.嘉陵江、乌江、汉江、赣江
C.乌江、汉江、湘江、赣江D.岷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若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5—7题。
5.水库建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2—4月B.5—7月C.7—8月D.9—10月
6.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
A.梅雨连绵B.春雨菲菲C.冰雪融化D.气旋活动频繁
7.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A.洪涝灾害频繁B.诱发地震、滑坡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D.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
8.长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源头至宜宾河段B.三峡河段C.宜昌至宜宾河段D.川江河段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工程,其移民人数在国内外是空前的。据此回答:
9.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由于当地()
A.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B.人们的乡土观念的影响
C.以往曾有部分移民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而闹返迁
D.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人多地少,产业劳动力容量低,使得移民环境容量不足
10.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的全国性商业城市组合正确的是()
A、武汉、合肥B、南京、重庆C、重庆、成都D、上海、杭州
二、综合题
11.阅读资料和图,回答问题。
长江支流众多,基本上南北对称,
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我国
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
形成锋面,5月份位于
南岭一带,长江南岸各
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
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
游带,北岸支流和干流
开始进入汛期。这种支
流的南北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
的推移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的时间
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
湖泊对洪水起调节作用,干流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共同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1)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天然调节作用的两个因素: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2)图中资料2反映的
问题是。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3)1998年夏季,给长江流域带来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是。导致这次洪水发生的自然原因是。
(4)图中资料4反映长江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12.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1的甲、乙两图中的河流,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河口、河流干流上都有世界著名的港口和水利工程。读图判断,A是_______________港,B是_________________港。a是_______________工程,b是_______________工程。
(2)图2中,反映a地区的气候状况的是_______图;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3)依据下表中的资料,简述a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a工程b工程
坝址水文条件年径流量(亿m3)8204510
平均含量(kg/m3)1.61.2
年输沙量(亿吨)1.345.3
总库容量(亿m3)1640393
调节库容(亿m3)1310165
库区水量损失(蒸发+用水)大小
入海水量建坝前330近10000
建坝后60~180近10000
出库泥沙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仅200~3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库区内建库最初10年有1/3的泥沙下泄,以后逐年增多,90
年后每年约90%的泥沙出库
坝口至河口距离9001800
(4)根据图1和上表,简要分析b工程建坝前后入海水量的变化远远小于a工程的原因?

第一节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B3.D4.B5.C6.A7.D8.A9.D10.D
二、综合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61885.html

相关阅读:旅游规划学案
正午太阳高度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中国的生物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