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革命风暴》教案
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19世纪前半期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殖民国家对亚洲国家的殖民统治;殖民主义的罪恶;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亚洲革命风暴的表现。
2.能力要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殖民主义的罪恶,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判断历史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整节内容的学习和总结,让学生归纳由此得出的结论以及认识,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重点: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及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对殖民主义的评价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设计: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具体的历史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前面我们学了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和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他们有什么共同影响呢?(学生回答:殖民扩张和掠夺)是的,不管是新航路开辟还是工业革命,都让欧洲国家疯狂地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饱受奴役。有矛盾就有斗争,有压迫就有反抗,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人民不会甘心受剥削和压迫,他们会不断地斗争和反抗。到19世纪中期,亚洲众多国家和地区人民就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的高潮,即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亚洲革命风暴》。
二、讲授新
(一)基础知识落实
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本节的内容,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
1.什么是亚洲革命风暴?
2.亚洲革命风暴的背景是什么?
3.到19世纪中期,亚洲哪些国家被沦为了殖民地?哪些国家被沦为了半殖民地?
4.殖民国家给亚洲国家的经济带了哪些危害?
5.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是什么?主要有哪些表现?
其次,在学生已经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起一一作答并总结和纠正。
1.所谓亚洲革命风暴,就是指在19世纪中期,亚洲国家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反抗殖民统治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斗争。
2.亚洲革命风暴的背景包括两个方面:①19世纪上半期,亚洲许多国家或地区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②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统治阶级同殖民势力相勾结,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
3.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经有许多国家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印度等地;其他地区,如奥斯曼帝国、伊朗和中国,逐渐被沦为半殖民地。
4.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摧毁,手工业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同时,促进了亚洲国家自然经济的解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亚洲革命风暴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主要表现为五次大的起义: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的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二)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首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在掌握前面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1.通过学习殖民国家给亚洲国家所带的危害,你认为如何评价殖民主义?
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其次,在学生已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叫学生起作答,并予以纠正、补充和说明。
1.首先,要明确分析此问题的方法,即必须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分析;其次,对殖民主义的评价,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最后,要得出结论,殖民主义给亚洲带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即殖民主义的罪恶是主要的。
2.①对殖民主义的罪恶应深恶痛绝;②通过对亚洲革命风暴出现的原因的认识,我们要认识到亚洲的腐败与弱小。联系当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三)教学反馈
联系本后的作业和《三维设计》上的相关作业,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49370.html
相关阅读: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案2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