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15—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理)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下面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这说明区域(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联系性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3~4题。3.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A. B.C. D.4.此图可以说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碳循环B.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读图,完成~题。.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的省级行政区( )A.均位于地区 B.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C.均以为主 D.均以传统型工业为主.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自然条件 旅游资源 城市建筑 生态环境A. B.C. D.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回答—8题。.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8.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劳动力素质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9.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 )( )A.是我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B.是我国大陆各省前来育种的基地C.是调节我国市场产品季节差的惟一基地D.是我国惟一能够种植天然橡胶的基地14.开发海南岛的资源需要因地制宜。图中甲地带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 )AB.利用少数民族风情C.建设山区热带农业D.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冰川广布;植被稀少,动物耐寒且种类少;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该区的高寒农牧业和人口、城市及农业区分布在河谷地带。据此回答—16题。.以上材料主要说明区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A.开放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空间性.青藏高原的农业区大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为丰富B.河谷地带光照条件更为优越C.靠近河谷地带水资源丰富D.河谷地区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相符的是( ) A.资源面临枯竭 B.产业结构单一C.环境恶化 D.高新技术产业大量“进驻”冲击原有产业下图将区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下列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26-28题。26.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C.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2.我国下列省份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青海省 B.四川省 C.广东省 D.河南省( )30.导致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高二地理试题(科学)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栏:(共60分)题号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Ⅱ卷 ( 非选择题,共40分)31.下图为英国和日本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⑴.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均是岛国,工业均为“临海型”布局B、两国都是发达国家,农业均以畜牧业为主C、两国均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农业不占重要位置D、两国能源都能自给⑵.造成英国、日本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⑶.英国和日本的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①②区均为世界著名渔场,①是 渔场,②是 渔场。⑷.分析两国农业发展主要差异及其原因。32.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和50年代到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森林覆盖率主要湖泊蓄水容积湖泊面积50年代36.38万平方千米(1957年)22%(1957年)洞庭湖293亿立方米洞庭湖4300平方千米90年代79.94万平方千米(1986年)10%洞庭湖174亿立方米洞庭湖2600平方千米(1)试从自然条件分析长江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性作物基地有哪些有利条件?(3分)(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元。人们发现1998年长江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多1万多立方米1秒,水位创历史最高起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2分)(3)为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3分)3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2分)世界统计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1)分析说明图中图例所示地区反映的环境问题: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2)世界和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除了_____________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地区形成酸雨,其主要原因有(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排放的气体(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 (10分)近年来,山东省很多地区出现了“农家乐”旅游景点,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内容代号填入图中相对应的方框中。a.科教 b.景区资源与环境 c.经济 d.人口(2)分析“农家乐”发展模式如何促进了当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3)“农家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高二地理试题(理)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题号答案ACDBBCDD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AABAAB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BBBCDBCD31.(共10分)(1)C(2分) (2)C(2分) (3)北海; 北海道(2分)(4)日本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因为日本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英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因为英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宜牧草的生长。(4分)32. (共8分)(1)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充足的灌溉水源等。(其中三点或其它合理都得3分)(2)长江中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淤塞河湖;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容积减小,蓄洪能力下降;违章占用河道,水流不畅,某些地方堤防为“豆腐渣”工程等。(其中两点或其它合理都得2分)(3)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疏通河道,加固堤防;加强立法工作,治理流域污染等。(其中三点或其它合理都得3分)33.(12分)(1)A:荒漠化 B:酸雨 C:森林遭到破坏(2)气候异常;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或过度砍伐、过度放牧等)(3)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建立法规,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工程固沙,生态管理。(其中两点或其它合理都得分)(4)ABD(5)热带雨林 ;CO2增加,气候变暖;极山东省烟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word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298528.html
相关阅读:高二地理下册期末备考模拟综合测试卷[1]
广东省东莞四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试题(地理)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下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检测地理(理)试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