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2.第Ⅱ卷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读我国自然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1.有关我国四大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②有不同的区域特征③主要依据水文、植被差异划分④有明确的区域界线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2.各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分别具有的特征是A.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B.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3.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特点是A.平原面积广大B.森林、煤炭、石油、铁矿丰富C.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4~5题。4.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C.钢铁工业----铁矿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5.20世纪50年代后,“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不包括A.资源枯竭 B.劳动力素质低C.企业老化,技术落后 D.环境污染严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6~8题。6.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7.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青稞8.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9-10题。9.“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10.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A. 持续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12.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①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②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③增加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④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麦田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是中国农牧交错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影响北方农牧交锵带、西北绿洲农业牧业交错地带、青藏高原温带农业牧业交错地带、川滇鄂黔湘山地农业牧业交错地带等四地农牧交错地带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A.水源 降水 热量 地形 B.地形 水源 地形 降水C.降水 地形 水源 热量 D.降水 水源 热量 地形14.上述四个农牧交错地带中因自然原因引起空间分布最不稳定的是A.北方农牧交错带 B.西北绿洲农业牧业交错地带C.青藏高原温带农业牧业交错地带 D.川滇鄂黔湘山地农业牧业交错地带 读下图,回答15~16题。1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A.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B.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C.泥沙沉积,塑造了华北平原D.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16.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应是①破坏植被、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④农作物产量降低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17~18题。17.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A.北京、上海、广西、新疆 B.上海、广西、北京、新疆 C.广西、新疆、上海、北京D.新疆、北京、上海、广西18.据图,可以判断A.甲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有关B.乙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C.生态用水比例丙小于丁说明丙地区生态用水量小于丁D.丁地农业用水比例高于其它三地与丁地干旱的气候有关读“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C.可以自流引水 D.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20.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区带来 ①经济效益——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②生态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③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④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下图,回答21~22题。21.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22.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西藏和黑龙江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多的省区。读下表,回答23~24题。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1990年1995年2000年黑龙江22. 1320.9717.67西藏24. 1725.5526.7523.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处是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4.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农业开发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C.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D.旅游业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原因之一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图12为该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25.该省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略有回升B.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D.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速度最.该省工业主导产业是 A.机械制造B.有色冶金C.能源工业D.轻纺工业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平均值广东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1984年2.335.222.517.624.9610.261997年1.993.852.325.884.178.3927.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28.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读我国产业转移路线图,回答29~30题。29.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是A.劳动力素质高 B.地价低廉C.濒临港澳,靠近东南亚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30.近年来,造成珠三角地区众多外资企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因素不包括A.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产业基础处于劣势B.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C.靠近原料供应和能源基地D.扩大市场范围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31.下图中甲河为长江,乙河为莱茵河,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甲、乙两河特征比较表河流长度(千米)径流量(亿立方米)干支流通航里程(万千米)河口航道水深(米)河口地区通航能力(万吨)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甲630096005.75105180乙13207900.163~3.30.15-0.322.4材料二:近日,瑞士科学家与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起,从三峡到上海的长江各水段采集了100多份水质样本。科研人员发现,长江污染严重。他们认为长江目前的受污染程度相当于30年前的莱茵河。材料三:目前长江干线货运量已超过欧洲的莱茵河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居世界第一。(1)甲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上游应重点搞好 建设;中游应整治江河湖泊,防治 ;下游应综合治理 。(3分)(2)莱茵河流经的世界著名工业区A是指 。20世纪60年代起该工业区出现的主要问题: 、 。(3)请分析A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2分)32.下图是我国黄河沿岸某区域及黄河支流R流域简图,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材料一:图中斜纹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材料二:R河流域面积8706km2,水土流失面积达830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1001016.html

相关阅读:广东省东莞四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试题(地理)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下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检测地理(理)试题(无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备考模拟综合测试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