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古诗文阅读(44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4)??(《阿房宫赋》)()()()()—6题。gkstk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gkstk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突然。?   B、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辟易:退避   C、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弊:疲惫,衰败?   D、非子房其谁全之  全:齐全,完整?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不敢言而敢怒?   B、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是以百战百胜?   C、必有过人之节  燕赵之收藏?   D、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吾其还也   4.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忍”与“不忍”不同表现的一组是( )?(3分)   A、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   B、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C、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D、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但却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3分)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4分)(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3分) (三)、诗歌鉴赏(12分)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题(6分)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其一) 卢照邻 1)诗歌的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2)诗歌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35岁客死他乡。其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简要分析。(3分)(2)这首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3分)gkstk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9.下列关于《子夜》情节和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在故乡农民暴动中受了损失的吴荪甫既想廉价吞并吴吟秋的丝厂,又想廉价攫取朱吟秋的大批茧子。赵伯韬却一直不了解吴荪甫的这一心思。B、老太爷去世的第二天,吊客们涌进吴府,他们中有企业老板、金融巨头,官场政客、寄生文人。他们看似吊丧,其实是来寻欢作乐,打听战况,商谈生意。C、自从“五卅”那天后,玉亭便大胆走近吴赵纠纷中。他总打算做和事佬,曾私下怂恿竹斋“大义灭亲”,劝竹斋在吴头上加点压力,或许这样吴赵妥协有点可能。D、慑于赵伯韬的压力,杜竹斋退出“益中“,抽走十万银子,吴荪甫遇到不大不小的挫折。为了打破赵伯韬的”经济封锁“,吴荪甫决意在公债市场上打倒赵伯韬。E、面对工潮,屠维岳有把握解决。可自从吴荪甫亲自来后,这把握就成疑问了。吴荪甫说“全权交给屠先生”,但屠维岳明白话的真实含义是“全权交给你,到明天为止!”10.简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1)在丝厂罢工之际,屠维岳与吴荪甫如何将姚金凤安插在工人中间?请简述。(2)吴荪甫惨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述。(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第11-12题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1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的还是地位高低的都居住在薛居州那里,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 B.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反问戴不胜,楚国大夫的儿子要学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教他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 C.孟子认为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用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 D.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好人,那么国君也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坏人,那么国君也就很难做好人了。12.三字经中提到孟母“择邻处”,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结合选文并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gkstk三、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第13-16题。在西域读李白夏立君(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有删节).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分)A作者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生命终结方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B李白摒弃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他的诗都是剽悍、纯粹、猛烈的。C作者认为,没有大唐,就没有饱含异质的李白;没有李白,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D第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中的“另一个方向”指文化精神方面。E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表达出了平等、自由、青春、激情的生命愿欲。文中第段作者说“李白是没有故乡的”,又说“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这是否矛盾,为什么?gkstk16.“他不习惯仰视”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诗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请把这两个诗句写出来。(分)A.凋蔽 良莠 惮精竭虑 痴心妄想B.披蘼 通缉 却之不恭 精神焕散C.真谛 松驰 暴戾恣睢 矫柔造作D.厮杀 顷刻 嘉宾满座 两全其美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垂涎yán 联袂mèi 复辟pì 穷兵黩武dúB.剽悍piāo叱咤chà 膝盖qī 卷帙浩繁zhìC.创伤chuāng 聒噪guō 作揖yī 怵目惊心chùD.矜持jīn 贿赂luò修葺qì 苦心孤诣zhǐ五、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1902年,23岁的鲁迅到日本仙台学医,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使他深受刺激,为了疗救病态的社会和愚弱的国民,鲁迅弃医从文,用文艺唤醒麻木的群众。他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为后人留下丰厚而宝贵的精神遗产。(2)1931年钱伟长19岁时,以历史、中文双科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入学第三天,“九一八”事变爆发,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转入物理系,踏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最终成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10分)(每句一分,错一字不得分)(1)()()(4)()()()()3分)、D(D中“全”应为“成全”)3、(3分)C(C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 A中两个“而”,前“而”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就;后“而”是表示转折的连词。B中两个“以”,前“以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282441.html

相关阅读: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册寒假练习题
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Wo
2019级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