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1.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 ② B.② ③ C.② ④ D.③ ④2.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 D.东亚文化区4.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 )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方言区 5.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6~8题。6.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7.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 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8.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没有构成一个整体C.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9~10题。9.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10.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11~13题。11.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C.人类活动逐渐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12.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13.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14.人类在不同文明时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正确的是 ( )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大量猎取动植物,人地关系极不协调 B.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已经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 C.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科技进步,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 20世纪的年代未“大跃进”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提出了“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据此回答15、16题。15.在以上口号指导下的做法有 ( ) ①大量砍伐森林,修筑梯田 ②排干沼泽,增加耕地 ③跨流域调水 ④在海南山区种植橡胶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6.以上做法与哪种人地关系思想相一致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 D.和谐发展论 2006年12月9 日人民日报报道,在"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获得特别奖的“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发表获奖感言时透露?绿色GDP正面临举步维艰的窘境,部分省份要求退出绿色GDP核算试点,据此回答17~19题。17.有关“绿色GDP”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②“绿色GDP”概念的提出,最关键的是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 ③“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④“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下列经济增长可以反映绿色GDP理念的是 ( ) ①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 ②砍伐出售林木,获得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得到大片耕地 ③发展“循环经济”,获得经济收益 ④实现清洁生产,获得经济收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9.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 ①我国地大物博,可尽情享用 ②开发与节约资源 ③在保护资源的条件下开发利用资源 ④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利用 ⑤进行国际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消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费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读上面材料,回答20~23题:20.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极易被破坏B.利用潜力大 C.数量是有限的 D.再生能力差21.“生态脚印”说明(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牺牲环境为代价 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环境容量是有限的22.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发展速度快 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C.资源消费量大 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2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惟一办法是( )A.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 B.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C.禁止排放各种废弃物 D.加大开采自然资源的力度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24--25题。24.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25.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坡面径流小26下列四幅图表示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27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28.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题。.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读下表(1999年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表)和右下图 “1999年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产业构成图”,回答~题。 1999年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东部 13% 48% 39% 中部 21% 45% 34% 西部 23% 42% 35% .图中①②③对应的经济地带分别是A.东部、中部、西部 B.西部、中部、东部C.中部、西部、东部 D.东部、西部、中部.下列省区中,分别位于西部、中部、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甘肃、山西、山东 B.西藏、陕西、江苏C.青海、四川、广东 D.内蒙古、安徽、福建。 1999年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产业构成图.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A.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B.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C.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D.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A.长江 B.黄河 C.海河 D.珠江34.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35.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读下图,回答36-37题。 36.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A. a图 B. b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答案不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240302.html

相关阅读:高二地理下册期末备考模拟综合测试卷[1]
广东省东莞四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试题(地理)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检测地理(理)试题(无
高二地理下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