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逍遥右脑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二下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序号填入相应位置。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肌肉注射青霉素D.口服抗菌药物
2.下图为哺乳动物某组织示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经过体外细胞培养即可形成细胞群
B.组织*能使①通透性增大,从而导致⑤中液体减少
C.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③中,③和⑤的成分有区别
D.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②处氧气浓度高于④
3.下列能在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是
①呼吸氧化酶②抗*、外*③血红蛋白④神经递质⑤解旋酶⑥淋巴因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④⑥
4.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大脑皮层有关,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5.如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cm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粗大神经纤维电位变化的是
6.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的作用有关。多巴*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7.下图中甲是突触结构,乙是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的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甲图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a点后d点会兴奋,e点不会兴奋
D.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也有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胰岛素、胰蛋白酶、呼吸酶和胰高血糖素肯定不能都在人体的同一细胞中合成
B.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建立减数*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以及种群增长模型的模型种类全都不相同
C.垂体细胞能进行细胞呼吸以及能合成酶和激素,解旋酶、RNA聚合酶、呼吸酶和抗体肯定能在人体的同一细胞中合成
D.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既可能出现初生演替也可能发生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9.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
D.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1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体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直接死因往往是各种感染或恶性肿瘤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⑥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⑥⑦D.②③⑥⑦
11.下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
C.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出现Na+外流
D.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12.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而获得的无籽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的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籽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籽果实
B.生长素处理获得无籽番茄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C.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无籽特性不能遗传
D.无籽番茄属于单倍体植株
13.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14.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15.在农业生产上,移栽棉花的产量比非移栽棉花的产量高许多,通过比较发现移栽棉花的根系发达,其侧根比非移栽棉花的侧根多且密,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
A.促进侧根细胞的*B.促进侧根产生生长素
C.抑制侧根生长素的产生D.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促进了侧根的生长
16.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17.曲线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借助于曲线图可以使许多生物学规律更加直观。下列关于生物学规律的曲线图表述,最不合理的是
A.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可用曲线①③表示,x代表时间,y代表生物量
B.若曲线②表示密闭的酵母菌培养液中酒精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a点以后酵母菌只以无氧呼吸的方式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C.植物根系吸收无机盐的速率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用曲线①表示
D.曲线④可以表示人体从被病毒感染到自愈的一段时间内抗体数量变化
18.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C.根据人们的意愿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命活动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19.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生态农业可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20.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已知一种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平均分配至下一营养级的各生物,请问: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需至少消耗A多少kg?
A.100B.200C.500D.1000
21.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相同
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
C.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不强
D.该群落形成过程为初生演替,先驱多为地衣
22.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23.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只是分解者
D.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24.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C.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
D.从研究层次来看,甲和乙、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和群落水平
25.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
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C.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50分)
26.(共7分)下列是某种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B、C中,A具有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物质a是。
(2)激素受体一般位于细胞膜上,但是图中激素的受体却位于细胞内,请推测生长激素的受体应该位于。
(3)细胞质受体、细胞核受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的物质属性及功能相似,细胞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导致细胞质受体与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4)d与e在细胞中存在的主要部位分别是。若物质e导入其他高等动物细胞中,结果高等动物细胞中也能合成相同物质f,这一现象说明。
27.(共10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了禽流感疫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基金,科技部宣布我国已研制成功人用禽流感疫苗。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包括三部分。
(2)免疫系统有时会出现功能异常,如: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这种疾病称为。
(3)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时,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免疫清除该病毒。病毒被吞噬细胞等摄取和处理,吞噬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淋巴因子的是细胞。
(4)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时,有一种治疗的方法是直接注射康复患者的血清,因为血清中含有,产生此物质的细胞是。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三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28.(11分)结合有关植物生长素的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生长素可由(填物质)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长素在体内的运输有和两种形式。
(2)将三个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作如下图所示的处理,并放在黑暗环境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装置必须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原因是。
②该实验装置用于探究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③一段时间后,预期该实验装置中6块琼脂块(A—F)的生长素含量大小顺序是。
④现有若干相同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对③的判断(仅要求写出实验步骤,请用文字叙述):第一步:;第二步:。
29.(5分)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它的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上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片闲散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甲所示(单位:株/m2)。
(1)豚草在这五年的种群增长曲线属于型;
(2)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若干年后,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将;
(3)乙图表示某段时间豚草种群增长速率的曲线,请在丙图中绘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4)豚草能产生大量的花粉,引起部分人群出现鼻痒、咳嗽、气喘等疾病,这是人体产生反应。
30.(8分)如下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完成神经调节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2)下列能正确表示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膜电位变化的情况是。
(3)图甲中有个突触,①所指结构的名称是。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4)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mV。与A情况相比,B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导致相对减少,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
31.(9分)在某鱼塘中有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鱼塘只有C种鱼,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I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D两种鱼,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
图所示。
(2)科研人员对该鱼塘由浮游藻类、A和D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①Ⅲ所代表的生物是,判断的依据是。
②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据表分析原因是。
③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CDDDA6—10AABDC11—15BBADD16—20CBDBC21—25CBCC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50分)
26.(7分,每空1分)
(1)神经传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细胞膜上
(3)糖蛋白(或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4)细胞核和细胞质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7.(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2分)
(2)自身免疫病
(3)细胞暴露病原体的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T
(4)抵抗该病毒的抗体浆细胞编码抗体的基因红细胞
28.(11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色氨酸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
(2)①防止单侧光照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运输②重力
③A>C>E=F>D>B(2分)
④第一步:(移走胚芽鞘尖端)将实验装置中的琼脂块取出,分别放在6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2分)
第二步: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处理的胚芽鞘弯曲程度。(2分)
29.(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J(2)下降
(3)如下图(2分,起点为0不给分)
(4)过敏
30.(8分,每空1分)
(1)反射弧(2)D(3)2突触小泡④
(4)10减少Na+内流量
31.(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bⅢⅡ
(2)①浮游藻类(或生产者)Ⅲ的GP值
②0.47%(或0.465%)Ⅲ未被Ⅱ利用的能量多
③初级消费者A的呼吸强度相对较高,浮游藻类的呼吸强度相对较低(2分)
【导语】逍遥右脑整理《高二地理知识点: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以及最全的高考备考资料,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文综、理综复习学习资料,复习讲义、听力材料、作文素材,历年真题试题下载及答案解析,完备的资料库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备考参考。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1269829.html
相关阅读:高二生物下册开学初考试题(文科)(含答案)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9-2019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名师解析】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探究题型的解法及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