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见地与修养》这本书里,“痛苦”是继“自我”之后,第二个重要的议题。
每个人都有世俗的痛苦,肚子饿、肚子饱、长雀斑、不长雀斑、钱太小、房子不够花、陷入一厢情愿、二厢情愿、三厢情愿的爱情等,这些当然都属于佛教指的痛苦。但佛教里的“痛苦”比这些日常的痛苦又更多了一个层面:人的长期的不安定性。
因此,佛教里的“痛苦”,被定义为“不明白事物真正的本性的情况下,去做、体验和拥有这些事物的过程”。
比如:某网红,羡慕隔壁卖煎饼的,觉得那日子比自己风光多了。于是她放弃了当网红,在煎饼摊旁边开了一个新的煎饼摊,结果是她发现原来卖煎饼比当网红的竞争激烈多了,再也不能天天对着摄像头,磕磕瓜子,跟大叔聊天了。而且隔壁卖煎饼的小妹还跟她反目成仇,最后她煎饼卖不下去,终于破产了。
事物的本性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在我的上一篇读书笔记里提到的“空”性。(注意,“空”并不是指不存在,而是事物并不以我们认知的方式存在,空性也即是“二元对立”的反面)。
如果要治愈疾病,那我们必须理解生这场病的本质。要治愈痛苦,人们必须要理解痛苦的本源。
佛教认为痛苦的本源就是:自我。(在上面那个网红的例子里面,就是那个内心想要卖煎饼,以为这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自我”)大家需要知道自我是不稳定、没有本质、它本身就是痛苦。所以,这是四圣谛的第一圣谛:知道痛苦。
那么,因为“自我”都是幻像,都如此不稳定,那么由自我而生的痛苦当然也不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第三圣谛,又称为“灭谛”:我们的痛苦并非真实存在。
佛教把痛苦分为三类:行苦、苦苦、和坏苦。
行苦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不明白自己的本性是没有痛苦的(是“空”的)。这种无明以及它所引起的与实像的分裂,就是行苦。
由于人类与自己本心的疏离感和不安全感,大家开始捕捉自我存在(刷存在感),创造出假的本性“自我”,这种证明自己真实存在,渴望“自我”感到真实的坚持(来点赞我、来给我送礼物、来喜欢我、来同意我、来买我的煎饼),就让我们落入生、老、病、死的痛苦循环中。这就是所谓的“苦苦”。
“坏苦”是指变易之苦。它是指由于我们给自己创造的不稳定的状况,即便我们真的找到一点快乐,它也会很不稳定,不能持续。
那么,佛教给“痛苦”这种病开出的药方是什么呢?那就就是“出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821985.html
相关阅读: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