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忙碌的上周结束,终于可以腾出时间将老任的《回忆录》二整理出来了。这本书已经快读完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三”可以出来。
看过老任的博客,微博,却从未想过去追逐这位“地产界”炙热的“专家”著作。不愿意凑热闹的个性使然。在雪球上看了他的长长一篇文章决定全面的了解这位传说的“老任”。感谢当初的小小决定。开启纵观地产这个行业、了解华远这扇大门。让我深情回望这段发展史的同时,汲取“新华远”深厚企业文化的精髓。感谢老任这位缔造者。
中国的国企
老任,在书中提到在那个特殊背景时代下,中国的国企大约是如何分类的。
按周其仁教授的总结,中国的国企大约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实行全计划体制下的旧国企,当被市场替代之后,这类企业大多便破产了。
第二类是华远、联想这批在中央城镇改革的政策失去之下,以国企之名成立的新企业,没有计划内资金,完全靠市场培育、自主经营。
第三类国企是中央或地方占有垄断性资源的企业,如中石化、电信、银行等,当然也包括地方的平台公司等。这类企业是真正依靠完全的政府资源和政府支持,占领市场谋取特殊收益。
同一时代下的“差距”
联办(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毅身为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是中国最早进行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改革设计的一群人,正是他们推动着中国资本与证券市场的建立,最早的“法人股交易”也是联办在网上操作的。
联办当时获得国泰财富基金6000万美元委托,在境内寻找投资机会,寻找5家不同行业的领头羊,争取境外上市。意味着必须联合其他境外资本组成境外投资公司,共同投入基金,分别在这5家公司中持有控股权,争取合资后在境外上市。
如今的境外基金大多采取此种方式进入与套现,如红杉、赛富、今日资本等。
而当时的5家公司中国公司分别是地产业的华远公司、生产柴油机的玉门柴油、白色家电的小天鹅、食品的春都火腿肠、制药业的三九胃药。
而华远的最初的合资结构中并无华润,而是光大投资公司。所有的外资集合起来,在英属维京群岛成立合资公司,分别是光大投资公司、国泰财富、中国石油境外香港上市公司“太阳世界”。
这是段企业的发展史,背景却是资本市场的不成熟,资源的匮乏。想起了那本未曾读完的《三井帝国在行动》,所谓的官商勾结,抛去我们的“偏见”,在还没有进入市场化的改革初期,这是一个历史的重托,恰恰是这种无私的信任,推动经济制度的改革,逐步从计划走向了市场。
这段故事约是发生在94年前后,中途进展并不顺利,因此便有后来的华润(控股比例由51提升至57)。因为一点点的工作背景,对这种方式还算熟悉,这种融资交易结构目前依然很多大机构在使用。
我想感慨的是这份“差距”,20多年后的我们,还在对融资结构尚处在研究时,我们的前辈早已在多年前熟练使用。天南前辈的“当今社会已不再是一代人的竞争,而至少是两代人的竞争”表露无疑。
阳光下的伟大
华远在对东直门项目的收购项目,认为收购失败的最重要因素是“缺少最基本的契约精神”。也因此得出最大的教训,不管一个项目有多少利润,所有的市场交易中的合作底线是绝不与没有契约精神的人打交道!说白了就是绝不与不讲交易规则的骗子打交道。尽管可能你比骗子更聪明,或许你有充分的法律意识保障利益不受损失,但你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防一个站在你身边的骗子。
对于从事投资的从业人来说,更是如此。也就有那句“财报是用来证伪,不是用来证实的。是用来排除企业的”。所以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刻,对“机会成本”更加看重。尤其是像私募股权投资这种更像“联姻”式的投资。更加看重企业主的诚信。同样对待投资人,管理人所有的工作都要经得起每位投资人的检阅,需要时刻在“阳光”下进行。
行业之“暴利”源头
结合老任自己的背景,言简意赅的阐明为何胡润榜上有许多开发商。
主要理由是一,除房地产外,国内几乎所有与资源相关的产业都被政府垄断,个人无法涉足(煤老板虽然很富有但财务不公开)。
二是杠杆效应,又分为生产经营中的杠杆效应,开发商可利用银行信贷和购房人的预付款扩大规模,其他产业则很难。另外上市之后的杠杆效应,也成为个人财富的放大器。三则是规模与营业额巨大,单价价值虽比不上汽车等,但规模化总会却无法估量。
在完全开放的市场,如美、英、日、韩等首富前100名、200名中却并无房地产企业。究竟原因还是市场的开放与竞争是否充分的限制。难道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中国的城镇化
1996年城镇化率突破30%,就进入了城市化过程曲线的加速发展阶段,每年2000多万人口涌入大跌城市,连续十年如此,土地供给远滞后于经济与现实发展的需要。
国内的城镇化前两个阶段仍处于高速增长的前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
第二个阶段是中小城市人口大量向大中城市集中。
第三个阶段是从市中心到郊区,
第四个是形成城市群,全世界情况大体都如此。
现实确实是:
中国有着严格的土地国有与集体所有两种限制,前者可合理建设,后者不能自由交易,从产权制度上来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也是必然。
中国有着严格的户籍制度,背后则是公共福利的配套,城市户籍可以超越农村户籍享有教育、医疗、退休等多项特权,也是争相向城市移动并力争变成城市户籍。
中国有着严格政府资源管制,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配置,所有的公共资源都集中配置在大中城市,想分享这些教育与医疗资源,不得不拼命挤进大中城市。
中国有着各种审批与审核的分配制度,如向中央申请项目与资金,最后变成跑“部”“钱”进,城市也按管理的权限而自觉形成等级资质。
也正因此,市场机会、钱、权、银行、机场,国家机构、政府机构等都集中与此,尽管生活成本很高,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社会人选择留在这里。
市场经济中如果没有户籍管理等限制条件?靠什么来平衡这种人口的流动呢?在全世界都一样的生活成本的接受支付能力,房价或房租便是这个城市公共资源的防护墙。
资源的使用必须用价格来调节,比如对道路收费、房价限制人口无限流入。
同样对待当地人而言,也许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因为要分享城市中历史沉积下来的红利,外地人要支付远比当地人更高的成本,付出更多的代价,也必然带来更多的财富。评定的标准不再是以当地人的平均收入水平,而是那么必须以支付高成本人的支付能力而定价。土地价如此,房价亦如此。
或许资源不足以满足更多流入人口和当地增长的消费能力时,就不再是平均分配了吧。
如果没有开发商呢,所有的人都无法解决住房问题,福利分房的约束,限制了自由迁徙的权利。
开发商是负责生产最好的商品,提高社区或城市的价格,更多的创新节能与环保提高房价,改善生活质量。
向社会中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是政府的责任,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比纳税人自行购买住房更优越的生活条件。
这或许就是“政府管穷人,企业管赚钱”的社会分工。
华远的管理文化
制度是一切生产力。
华远对高层应为“无为而治”,对中层则“人之初,性本善”,对下层则“人之初,性本恶”,按道、儒、法的思路制定考核标准。
20%的高管和中管,他们的创造性、风险决策判断能力、寻找机会的能力、有效的组织实施能力,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80%的人大多是执行层面。
同样华远的分配业绩与奖罚也重在公开透明,他们的这一套制度还是相对健全和完善的。
这套管理文化也应用到福利分房上,在1988年老任便向员工承诺保证员工能够分配上住房,1991年华远就委托工会建立公开透明的分房制度,而在随后几年中,都按照“住房分”来累计计算。充分体现制度的公平性。
这段的细则非常多,如果做人事行政性工作的小伙伴有兴趣的,可以在书中寻找这个章节。
这篇笔记有些长,不同时段不同的标题完成。除了最后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微观操作层面上的技术问题。
其它皆为宏观经济方面,通过历史的长河反观我们或是过去或是当下正在经历的一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806118.html
相关阅读:《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