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仿佛若有光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提笔的时候,瞥见“乡土”二字,眼前恍然出现《平凡的世界》中那些乡村的人们。他们从黝黑的泥土长出,双目是田野般的敞亮,在土地上挥汗如雨。他们的血脉维系在土地中,生死轮回、喜怒哀乐一遍遍地在一方土地上奏响。这是中国乡土的人们,是一个别样的族类。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到“克己复礼”、“庄周梦蝶”,文化,宛若涓涓细流逐渐汇成沧海,在一代代的斗转星移间,先民们的聚落变成了村庄,村庄变成了社区,社区集为了城市,城市组成了国家。人与人的关系也不再是鸡犬相闻的邻里,而是密切相关的网络。乡土中国,也演变为了壮美的诗篇,宏大的画卷,连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不过一隅之景而已。
在这样一个群英荟萃、繁复磅礴的社会中,想要理出一个头绪,清晰而彻底地去分析它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乡土中国》做到了。


初读《乡土中国》时,它对社会结构所作的分析使我大有豁然洞开之感,仿佛《马丁.伊登》中马丁初读斯宾塞作品一样,过去一些零碎的、无意义的东西都结成了有机的整体,世界好像露出了隐藏在背后的秘密,“它让你相信,一切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从荒漠的太空里最遥远的星辰,到脚下沙粒中的无数原子,莫不皆然。”中国古代的人民是极度依赖农业的,人也像生根的植物,在同一片地域扎根、繁衍。这一点是决定中国乡土社会性质的重要一点,就像数学大厦是建立在一加一的基础上一样,中国乡土社会也建立在相对孤立、隔膜的关系中。这样的社会是属于因为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邻里相互熟悉,信用也依赖于已有的了解,这与现代契约、合同式的信用是大相径庭的。由于扎根同一处,对环境也了如指掌,蜻蜓低飞即要下雨、燕子归来即是春天,这些经验可以世代相传也仍是灵验,经验一代代的积累下来就变成了文化。所以乡下人不识字不是“没文化”,而是没有识字的必要,文化以另一种形式表现与传播而已。还有人际关系的格局,也是由于并不流通的特点所发展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仅上述的几种乡土中国令人费解的传统特点,在固定、不流通的基础上加以推演,就可以得到极其合理的解释,这在从前我是从未有想法的。这不就表明了,即使是看似无比复杂,由无数因素相互制约与影响的社会现象,如果溯其源头,也仍有合理且清晰简洁的解释。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推行将社会进行比对以加深认识的方式,其中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社会格局导致的道德体系的不同。并不固定的生活使西方国家形成了“团体格局”,与中国形成的“差序格局”遥遥相对。在团体格局中,团体对个人的关系是一致的,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西方的神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护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而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则发展出不同的道德体系。孔子的“仁”、“礼”是一个代表。中国品种繁多、效用各不相同的“神”也是一种明证。
处在中国的社会中,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而《乡土中国》则给予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人得以真正读懂中国乡土画卷的雄伟壮丽。费孝通说《乡土中国》是一个探索。我觉得,它对于一个从前未曾睁开眼看自己所处社会的人来说,《乡土中国》不吝于一道光,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744032.html

相关阅读:《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
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