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书香”,究竟指什么?原来”书香”一词的典故,出自于”芸草之香”。芸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叶子,富含一种挥发性的芳香物质。所以,芸草也叫做”香草”。芸草的叶片呈倒卵形,或圆形。茎细,开黄色的小花。茎的下部为木质,故也把它叫做”芸香树”。据专家们研究考证,芸香草这种植物,是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我国的。它不仅能散发出一种浓郁的清香味,而且还是一味驱虫、驱风,通经的中草药。
古人为了防止蛀虫咬食书籍,便把芸草叶片夹在书中,用它来防止蛀虫,使书不被蛀虫咬坏。夹在书中的芸香叶,它所散发出来的芳香之气,日久不散。打开书籍后,仍香气袭人。芸草既能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味儿,又能防止蛀虫,因此,芸草深受读书人和藏书人的钟爱。人们对高雅的典籍,赋予“书香”的美称,因此代代相传。久而久之,“书香”一词就成为了人们爱好读书,崇尚文化的代名词了。比如,人们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诗礼传家”,“耕读世家”等等。这些都是读书人的书卷气和文化氤氲。古时候,我国的造纸技术低下,印刷水平不高,印书所用的纸张,极易受到蛀虫的侵害。所以,人们常把具有杀虫效果的芸草,放在书中和藏书的地方,因此人们把书叫作”芸编”。
晋代成公绥曾写有一首“芸香赋”说:芸香草“美芸香之修洁,禀阴阳之淑精”。因为芸香能辟蠹,所以它便成为了古人保护书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至今国内许多较大的图书馆,仍用芸草这种芳香植物的茎叶来保护珍贵典籍。
书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载体。在我们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里,保护书,爱护书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中华文化和文明,之所以能弥久不衰地传流延续下来,那就是读书。历史上对读书有“头悬梁”的孙敬和“锥刺股”的苏秦;也有“凿壁借光”的匡衡;还有“映雪读书”的孙康,以及用“萤光读书”的车胤等等。这些古人刻苦读书的精神,为世代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
读书,一是为了增长知识,增加学问。二是敦品自励,提高自己的素养。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孔子曰:“见贤思齐”也是这个意思。也许我们从读书中终生读不出“黄金屋”,读不出“颜如玉”,然而,读书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素养,提升人的价值。读书还能提高家庭和睦与幸福指数。读书还会直接带动后代能用知识改变命运,这些却是真真切切的实事。
而今,富裕起来的人们,都十分重视精神文明。都希望把自己的家庭营造成一个“墙上有字画,桌上有报纸,架上有书籍”的书香之家。努力使自己的家庭,成为具有书香墨迹的文化家庭。即便不是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即便没有购书藏书的经济实力,只要有热爱读书的高雅品位就足够了。
通过每年兰州读书节的开展,使兰州热爱读书,崇尚读书的市民越来越多。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读书,家家飘书香”的良好风尚。有道是“酒香肉香不如书香,藏金藏银不如藏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1301064.html
相关阅读:《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