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之应该怎样理解孩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给孩子做肝功化验,如果把孩子硬按住抽血,这对一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太恐怖了!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旁边观察,逐渐理解并适应这个环境,这需要耐心和时间。成人喜欢一个像木偶般听话、任人摆布的的孩子,这对成人来说非常省心。
  尽量给孩子爱,让他充分享受到爱,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对这一点人们是普遍认同的。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事情总是这样,说原则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容易,生活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做起来就不容易。甚至应该说,我们平时给孩子的时间都不多。越是大城市的家庭,孩子和父母沟通的机会就越少。因为家长很忙,时间总是不够,各种事情都排在孩子前面。没有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书、交流,没有时间跟孩子一起工作、欣赏孩子想要欣赏的东西,没有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感受。而好不容易和孩子在一起时,家长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心不在焉,不去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尤其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状态。母鸡,是很弱小的动物了,在无论怎样强大的敌害面前,它都能用翅膀护卫着自己的小鸡;老虎是很凶猛的野兽了,但它和小老虎玩耍的时候都能够非常地耐心。这种爱孩子是每个母亲都能做到的。而且在这一点上父母都能做得很好。但在孩子真正有了独立的意识,需要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时,父母却难以做到“爱”了。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孩子一旦开始独立,父母就会说:“这孩子太犟了!”“这孩子怎么会这么不听话。”实际是孩子要成长!要照他自己的意志去成长,孩子的意志同父母的意志开始产生矛盾了。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成长的需求。
  按蒙特梭利方法,我们学校规定,除了不得粗暴地干涉别人、不得打人骂人、拿教具必须归位、不得打扰别人这几点之外,其他一概自由。前几天,保健院的大夫来给我们蒙特梭利幼儿院的孩子做体检。孩子们都很自由。这就是让孩子独立,独立地做出选择。当时所有的孩子都围到那儿,一会儿摸摸大夫的衣服(我们有一节课就叫触摸课,就是分辨布料的粗细),读书笔记一会儿摸摸那些医用器具。他不会去破坏,但他会用手很轻地摸。因为这套东西和这种活动孩子没有见过。尤其做实验这个环节,非常吸引孩子,其中有一个很脏的小孩子,他的手被针刺过,取了一点血去化验。然后他就站在那儿整整一个小时。我看了一下表,整整一个小时,手就那样举着,一动不动站在那儿看。他才两岁过一点。
  当时那些大夫对我说:“你们学校太乱了,怎么这么个样子呢?”他们说我们也应该像其他幼儿园一样,孩子们(苦着脸)排上长队,一个一个的进化验室,检查完一个就回教室一个。他们应该安静、听话。而我们的孩子,满大厅跑,老师在后面追着,有的刚抽了血在哭,另外的孩子就围在边上看。我对大夫的不耐烦感到惊讶。我说:“你作为一名大夫,就更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给儿童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适应你们的工作,而且让他们自由地观察并同你交流,在观察了解的过程中解除恐惧。”
孩子观察什么就学什么,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让孩子学习的极好的机会。我们学校有个家长,她说孩子原来上其他幼儿院,一回家就把买给她的一长溜洋娃娃从大到小排在床上,然后说:“不许说话,赶快睡觉!不睡觉我就要管你们了。”她妈妈一听就知道,孩子是在重复她的老师的所作所为。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也有人反过来说,大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但意思是不一样的。大人什么样,孩子就表现得什么样。
孩子失去了发展自己的自由,也习得了限制别人自由的习惯。这就是我们成人好控制和压制他人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从未有过自由发展潜能的机会,我们就会根深蒂固地认为自由是有害的。
  我们习惯上很难容忍让孩子自由,尤其当孩子“吵得很”时。但是,你要是真正爱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们在那儿“做验血”时非常可爱,你根本不觉得他吵。有的孩子就是不做,就是不检查,他就离得远远的,坚决拒绝。我们要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了解这个过程是怎么回事,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儿童有了安全感才能去做,要不然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尤其做“肝功”化验,要在脖子上取血。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把孩子硬按到桌子上,这个过程同杀动物的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对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所以一定要很耐心地给孩子讲解清除,让孩子观察、适应,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遗憾的是很多大人没有这样的耐性。我们越来越发现,在生活中,不管是大夫,还是老师,甚至是家长,都很难容忍孩子自由,让孩子有一个自我调节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由、快乐地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成人嫌麻烦,很简单,一个像木偶一样听话的孩子对成人来说是非常简单的,成人愿意做什么事很快就能完成。可对一个自由中的孩子我们要付出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时间。成人大多不愿把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挣钱重要,看电视重要,聊天重要,睡觉重要……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在人的一生中,拿出六年给孩子,并通过孩子发展自己,是最有价值的。我知道许多妈妈为没能做到这一点而后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一分一秒地成长,孩子也一分一秒地成长。只有付出心血,让成长的一分一秒积攒起来,才可能成就一个非常成功而幸福的孩子。
  成人的错误具有惊人的普遍性!我今天来的时候,又看到了一个真正是“老得掉牙的故事”。在公园的拐弯处,有一位妈妈正在给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买饼。这个孩子抓着饼死活不放手,妈妈也抓着饼不放手:“你吃不了这么多,这样会浪费的。”可这个孩子就是抓住饼不放,说:“我能行,我能行。”但妈妈就不给他。我站在那儿看着他们争执,看来一时无法解决,我才骑上车子走了。为什么这是个老掉牙的故事呢?这位母亲以为孩子很贪心,一个大饼他吃不完,却要整块的。我在我们蒙特梭利幼儿院的好多孩子身上发现了这种情况:孩子要一个整块,不要半块。针对这个问题老师曾经开会讨论,当老师们把每个班的情况都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儿童对事物有一种“坚定地追求完美”的审美观。他的审美要求远远超过成人,比如说厕所有水锈,便池里有黄色的尿渍,孩子就不上那个厕所。
  就是说宁可让他“浪费一点”,也不能破坏孩子的这种完美的追求。因为这个时候节俭的观念还不可能在他心中形成,但是审美的观念正是他正在发展的关口,一定要帮他建立起来。儿童小时候哭是绝对有理由的,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期间,一是建立儿童完整的人格和开发儿童的智力,另一点就是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审美观建立的好坏,决定孩子从小到大能否远离丑恶和犯罪,也就是说审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观。
  这些事情从根本上讲就是儿童发展中的自由。有些时候孩子要发展什么我们知道,那是经过客观谨慎的研究才知道的,这需要很专业的背景知识,需要我们对孩子深深的爱。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几乎是一无所知。了解儿童真的很难。我再举个例子。我们幼儿院有个孩子,一段时间就喜欢蹲在一个树坑里,那树坑刚好容下他蜷伏,他就蜷在里面,背上背着一只兔子,坑口盖上一块纸板,里面的空间因为太小而使他一动都不能动,可他就在里面趴半个小时,外面还有个小孩子“护卫”,然后他们急不可耐地轮换着,你说奇怪不奇怪!他们在发展什么呢?我们不知道,但孩子喜欢这个游戏。
  只要给儿童自由,有了自由儿童就去自动施行我们想不到也不理解的“神奇”的发展方式。
  蒙特梭利说,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地沉思,能够浪漫地联想,这个时候,如果远处传来钟声,那么他的这种感觉会更好地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老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我在我儿子身上也发现了这种“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有一次我给了他一个大的豆沙饼,然后我说:“让妈妈吃一口吗?”他说:“可以。”我就用手掰了一块,但他却把豆沙饼一扔,躺倒就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我当时感到特别奇怪,他答应给我了,为什么还这样?我说:“你不要哭,你不要哭,妈妈再给你换一个。”我就给他换了一个。他立刻站起来,说:“妈妈,这次吃。”我就在他那个饼子边上慢慢地咬了一口。他笑了,说:“这次对了。”然后他用手指在饼子边缘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这次是咬的,不是掰的。掰意味着破坏了一个整体的完整,咬一口却不算破坏。这就是孩子的心思!
  一个在审美情趣方面很高雅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很平庸,也不会很野蛮,更不会很庸俗。
  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想测验一下他儿子的智力状态。他在两把椅子上面放了两个垫子,然后拿了一样东西藏在其中一个垫子底下。他把孩子请进来说:“你给爸爸说说,东西藏在哪个垫子底下?”孩子就径直走到那个没有藏东西的椅子前,掀起垫子,说:“咦,没有呀?”他爸爸说:“噢,那就请你再出去吧。”孩子出去后他就把这个东西藏到另一个垫子下面,再把孩子请进来。孩子进来后又径直走到这边没有藏东西的垫子前,掀起来,说:“噢,没有呀?” 皮亚杰说:“简直不可理喻,怎么这样呢?”蒙特梭利笑着说:“你根本不了解儿童,孩子是想让父亲有成功感。”孩子是在跟父亲玩一种游戏,是为了满足父亲的一种需求,他认为他只要发现不了,爸爸就会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是他不知道爸爸在测试他的智力。所以蒙特梭利说:“我们成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儿童的真实心理状态。”
  儿童的内心世界比天还要宽广!只要我们潜心地去爱儿童,儿童就会变得非常美好。只要爱儿童,我们就会给儿童自由。有了爱和自由,儿童就具备了成长的基本条件。有一天,自由和爱就会在漫长的童年时代过去后,在一个人身上形成最美、最崇高、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质。
  任何一个老师和家长都应该首先这样理解孩子,这是最主要的。但有时候爱会是伪装的爱,儿童会因为能够识别这种并非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而火冒三丈。我发现,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是用心灵感受你。你的虚假儿童用他的心灵马上就能感觉出来。对这一点我想很多家长都有体会。比如说有的人虚假地问孩子:“你多大了?你叫什么名字?”儿童一眼就能看穿,知道他是虚假的,不予回答,转身走了。人们就说:“太没礼貌了!”真不知是谁没礼貌。有一次,有一位成人问我们一个五岁的孩子:“你多大了?”这个孩子看了看他说:“两岁!”这位成人大吃一惊,事后对我说:“他的智力是不是有问题?”我再遇到这个大孩子,谈起此事,这孩子奇怪地问我:“为什么大人总是问这些愚蠢的问题?”再如,在你烦躁的时候,孩子更容易闹,你越烦躁,孩子越哭,也许你这种烦躁没有通过语言或者脸上的表情表现出来,但你心里那种烦躁的情绪,孩子用他的心灵能感觉出来。他知道那不是爱。
  没有爱,那会是什么呢?烦?恨?讨厌?厌倦?疲劳?什么都可以。有一次一位家长对我说,她女儿在她的说教还未结束时,就对她大声说:“你喊,你喊,你把我的脑子喊糊涂了,你还让不让我上哈佛大学!” 一个正常的儿童,他应该是沉静而又安详的。他会长久地站在你的旁边观察你。很多参观者到我们蒙特梭利幼儿院以后,都发现了这种情况,他们说:“你们学校的孩子是不是有点弱智呀?站那儿半小时、一小时,一动不动地看着你。”我说:“这才是正常的孩子。他在观察。”孩子观察和思考用的时间较长,孩子越小,用的时间越长,观察久后他就有深入,就有洞察。孩子会看透你。长久地观察也是一种专注。蒙特梭利说:“专注是科学家的品质。”一个人没有这种品质不可能很成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1285332.html

相关阅读: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