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阿Q正传读书笔记200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阿Q正传读书笔记200字。

  作者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罗曼·罗兰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是一个落后的雇农.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的雇农.他的个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个性、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不仅与赵太爷迥然不同,就是与王胡、小D等也显然有别,读书笔记大全《阿Q正传读书笔记200字》。正想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这不仅正面说明了阿Q作为一个流浪雇农的贫困生活,而且从侧面表现了阿Q从本质上说来那种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

  

  阿Q的一生是悲惨的。他永远是被人欺负的对象,可是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他总是“胜利”。阿Q是给别人做短工的,地位不高,而且总是惹到那些闲人,自然就少不了一顿打。那些人揪住他的衣领,在墙上磕上几个响头,不到十秒,阿Q自己反倒这样想:“现在的世道,还有儿子打老子的……”然后便乐呵呵地走了。这就是阿Q所谓的“精神胜利法”。他穷得娶不上老婆,却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这无疑是狂妄自大、自欺欺人。阿Q的得意之态、愚蠢愚昧在“精神胜利法”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阿Q更可笑,也更可悲的是他竟然和王胡比丑,比不过了还生气,这充分说明了阿Q的生活无聊到了极点。从被人欺负后的反抗到怒目而视到自轻自贱,阿Q已经麻木了,这无不使人感到可悲与可怜。

  

  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阿q正传读书笔记500字  《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他并不懒惰,他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的;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家,享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的。  现在,我们已经远离阿Q那个时代了,但他那种“精神胜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别人的欺辱,嘴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在背后说那人的坏话,将那人骂得体无完肤了。  一位机关干部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心中一定想:“总有一天,你“下”了,我“上”了,你就会栽到我手里……”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流传至今。  一个孩子看到父亲吸烟,而自己却受到了父亲的管制不准吸烟,便觉得这……  
  一、课文悟读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西谛于1926年发表的《呐喊》一文中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认识和分析他的时候应突出两点: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明确了这两……  
  教案:阿Q正传教案-教案作者:阿文阿Q正传鲁迅[教学目标]一、认识《阿Q正传》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及其社会思想根源:统治者的变态心理和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愚昧落后,忘却压迫和屈辱,以"精神胜利法"自慰,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二、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启发国民觉醒的极其重要性。三、理解小说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主题的独特风格,鉴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小说讽刺幽默的语言。四、掌握阅读中篇小说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一、把握阿Q人物性格。二、《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教学难点]一、鲁迅小说的语言风格。二、理解"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意义。[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要点:掌握内容概貌,理清小说结构1、背景介绍:《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上,从1921年10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连载完毕。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仍处在封建军阀统治的最黑暗的时期。鲁迅的《阿Q正传》用生动的形象,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目的在于唤起沉睡的民众。它以辛亥革命前后我国东南地区的一个村镇"未庄"为背景,以落后的农民阿Q的痛苦遭遇和悲惨命运为线索,展开了一场尖锐复杂的矛……  
  语文教案之:《阿Q正传》高中三年级教案  教学目的:  1.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2.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4.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  教学重点:人物、语言、主题。  教学难点: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读法。  第一课时 默读理清情节内容  一.教学导入:  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  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时代背景介绍:  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  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  
  鲁迅《阿Q正传》教学目的:认识阿Q形象及其意义;理解鲁迅的创作意图及其卓越贡献。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重点:“精神胜利法”的内涵及阿Q的性格特征、典型意义教学难点:“精神胜利法”的价值评判教学内容:一、鲁迅创作状况简介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笔名“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等,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鲁迅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读者。《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收人《呐喊》。作品主要人物有阿Q、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二、作品解析(一)鲁迅的创作思想及对阿Q的态度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是鲁迅创作思想的主要特点。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赤子之心    ——《阿甘正传》电影教案           教学目标:1、熟悉《阿甘正传》的故事内容2、通过片段赏析阿甘的人生传奇,讨论成功的人生的重要因素——赤子之心,并联系文学史上的作者进行比较阅读3、通过评论、影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思想素养 影片介绍英文名称:Forrest Gump电影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 Robert Zemeckis 教学步骤: 一、导入因为你的诚实、善良、聪慧等等诸如此类的优秀品质,现在给你一种能力——预知未来,明天将会发生的一切事情你都能预先知道,你愿意吗?“Life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get”,生活就是这样,它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下一次拿到的将是什么口味?二、整体感知阿甘他智商只有75,他脊椎严重弯曲只能依赖脚撑,但是他被大学破格录取,成为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他参加越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他告发了水门事件的窃听者,作……  
  第54-63课时阿Q正传教学目的:通过引导和分析,力求使学生能--1.让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小说的故事内容。2.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3.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4.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人物、语言、主题2.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加工能力,让阿Q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鲜活起来。预习要求:1.朗读课文;2.标记精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3.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和过程:第1课时2007年10月11日一.看了电影,你发现电影与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二.你认为,电影的这些修改好还是不好?为什么?三.检查预习1.学生交流"概述"。2.明确概述与故事梗概的区别。3.讨论修改"概述"的思路。4.课外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评点"修改自己的"概述"。第2课时2007年10月12日一.概述参考文字:《阿Q正传》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结构全篇。小说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惟一的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了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全书共九章,每三章可构成一个部分。前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1284109.html

相关阅读: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
《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