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菊与刀》读书笔记_日本皇家的家和武家文化的象征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背景: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是日本皇家的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充分展示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既爱美丽、又好黩武,即崇尚礼仪、而又桀骜不驯。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它反应经济基础并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但文化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历史形成的特点并反作用与经济基础。

下面我们来看看,东京,一个真正的不死鸟,历经关东大地震、东京大轰炸、战后最严重的经济泡沫三次陨落后的重新崛起……

东京印象

东京是一个神奇的城市,是一个历经磨难以及房地产崩盘的城市。我们研究国内房地产时,也最爱将东京与我们类比,试图研究出楼市泡沫之于我们何时到来,影响几何,甚至如何规避,可是我们好像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日本人当初凭什么敢主动刺破泡沫?而经济大衰退之后,给日本带来了无比巨大的伤害,他们为什么依旧乐观,为什么经济依旧能稳固恢复?甚至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际,他们依旧有经济腾飞的良机?与其他那些历经苦难的国家相比, 我们是否曾经正视过那些苦难?

从整个日本的近代历史变迁、并回顾过去一百年的东京往事,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战争和灾难中一次次毁灭而又立起来的不止建筑、街道、城市、银座,还有普通老百姓在特定文化意识形态下的顽强意志。

事实上东京并不一直是繁华的大都市,近百年来,因为地震和战争,曾几度全城化为焦土,却依然如同不死鸟般重生。无论是日本所参与的几次战争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还是面对战争与灾难平凡人的真实情感,都让人动容,大大突破了我们对日本的固有印象

一战胜利后迅速发展的东京

1916年的东京,已经有了200万的人口,城市受工业化影响发展迅速,那是有很多别致的红砖建筑,还有新修的道路桥梁以及有轨电车,和落后的江户时代的景致已大不一样,看着彩色影像中的人、建筑以及车辆,不仅和那个年代的上海伦敦很像,而且和这个世纪的很多热闹县城也并无两样。代表建筑有:东京丸之内的西洋建筑群、辰野金设计的东京站、日本文明开化的象征——银座、当时的著名景点——凌云阁……

一、关东大地震

可是,后来的东京经历了关东大地震,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瞬间将东京化为废墟,半个世纪的心血毁于一旦,那些美丽的景致也化为乌有,西洋建筑林立的丸之内被一场大火完全烧毁,银座化为灰烬,立于日本桥旁,300年历史的鱼河岸至此断绝。不仅如此,大地震以及城市内一百多起火灾,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死亡人数超过10万,是整个城市人口的1/30!当时的街道到处是烧焦的尸体,如同人间炼狱。

面对如此令人绝望的灾难,当时的东京百姓并没有被打倒。尽管起初灾区一片混乱,流言四起,可是随着救灾工作的展开很快恢复了次序,当时的灾区却是另一幅景象,面对死亡,依旧能有条不紊的排队、令人感动的“日式微笑”也出现在很多难民脸上,这说明他们面对灾难依旧乐观。随后就是七年重建。

这个民族显然有着能够将前所未有的苦难化作前往新时代机遇的顽强,而这个机遇很快就来了,当时的执政官昭和天皇在视察灾区时,否定了在废墟上按原样重建首都的方案,而是决定破而后立,重新规划一个更加现代化的都市,这一决定无疑是明智的。没有在灾难中倒下的人们在他的号召下苏醒过来,开始投入到新城市的建设中来。灾后短短七年,东京如同不死鸟一般重获新生,从此有了合理规划的道路以及更加近代化的建筑,一个个更加有名的景致也吸引着无数人的向往。

毁于灾难的鱼河岸,迁往筑地,从此开启筑地鱼市的百年辉煌

而复兴后的银座,现代文化发展依旧欣欣向荣,在那里随处可见打扮艳丽的摩登女郎

短短七年,这个废墟奇迹般复苏,这个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是政府执行有力,另一方面是百姓乐观向上,而且比震灾之前更加发达,文化和运动在民间流行,东京第一次尝试申请奥运会

二、东京大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殇

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让日本成为了军队掌握实权的国家,在军国主义的鼓动下,原本就深陷“昭和危机”恐慌之中的日本民众,开始大力支持外侵。面对被高度神格化的日本天皇,民众团结一致,奉献自己的一切为战争做准备。

为此他们不惜把年轻的学生送上战场,女人们不再是银座的摩登女郎,而是被集中到军需品工厂夜以继日地生产军工厂,本已决定在1940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也宣布终止。

可是面对战争,日本民众真的能够无底线地狂热下去么?在民治神宫外苑体育场亲眼目睹学生士兵出征大会的一位日本女学生这样回忆道:

这里毫无色彩 / 参军学生们身穿制服/配着刺刀 / 卷着绑腿肩上扛着枪 / 操场上只有卡其色和黑色两种颜色 / 阴沉的雨云覆盖天空 / 而脚底则是一片泥泞 / 我们一边哭泣 一边跟着出征之人的步伐前进 / 虽然头发和身体都被淋湿了/ 我却没能感到意思寒冷 / 因为我沉浸于这幼稚而纯真的感动之中 / 那一天 无论是出征还是留守之人 / 都知道这即是诀别/这些学生都将一去不返 / 而我们自己也必将面临死亡

战争无疑是及其残酷的,全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普通老百姓都无疑是战争的牺牲品。而对于这个城市,真正的灭顶之灾则是随之而来的东京大轰炸。

太平洋战役中,日本依靠“珍珠港空袭”先声夺人,可是短短半年,日美双方的实力差距就显现出来,美国对日本掌握了绝对制空权,东京也直接暴露在美军的轰炸机下,1945年3月10日的东京大空袭,已经毫无守备力量的东京,再一次被夷为平地,包括银座在内的无数建筑,又一次被大火包围,空袭所造成的伤亡人数再一次达到了11.5万人,比关东大地震还要严重许多,路边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烧焦尸体。

令人叹息的是,其中许多死亡者都是无知地遵守战时政府颁布的《防空法》,与熊熊大火做无谓的抗争,最后没能及时避难而被活活烧死,这里的人民因为自己的愚昧和狂热的欲望,终于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你根本无法想象一天之前这还是一个发达的大都市,当整个城市处处弥漫着哀嚎的时候,真正将整个民族打入深渊的一天到来了。

1945年8月15日,通告日本战败的“玉音广播”在东京全城播报,人民们难以从战争失败的打击回过神来,一旦抬起头接受现实,意味着几十年的复兴,曾经控制他们的那道信念将统统化为乌有。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仅仅相隔22年的这天,让那些曾经死里逃生见证城市重建而又再一次被毁灭的人,彻底地绝望了。

随后日本的主流媒体开始试图为日本人民喊冤,可是纪录片中引用了日本著名作家和电影导演的原话,揭露了这一虚伪的行径:

很多人说自己在这场战争中被欺骗了 / 但就算有惊天的谎言 / 只要有一个人没上当的话 / 如此惨烈的战争也定然无从开始 / 这些国民嚷嚷着我被骗了 / 然后满不在乎的活着 / 恐怕将来还会继续受骗吧 / 不 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听从另一个骗局了

三、复苏与泡沫——80年代房地产经济危机

很快,日本被美国占领,麦克阿瑟成为了这里的新主人,他推行宪法、建立民主、审判战犯、 建设城市。美国人一方面在统治,一方面在拯救这个水深火热的国家。

现在不少人对日本亲美嗤之以鼻,可当我们暂且忽略美国的政治意图之后,抛开这是否是针对日本老百姓的又一个骗局,美国战后对日本的大力帮助,帮助他们重建东京,的确亲手将这个民族从深渊拉出,这份恩情也足以让他们感谢至今。

短短19年后,曾经在战火中哀嚎的城市不仅恢复成了一座先进的都市,而且还成功举办了历史上第一次奥运会,94个国家汇集在民治神宫外苑体育场,举行了奥运会开幕式,而1943年,在同一片场地www.i1766.cn举行的是学生士兵出征大会,这一块神奇的场地,将历史上截然相反的两个时间点联系到了一起,一切看似在向好的地方发展。

然而在面对美国的统治,以及东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冲击下,战后的日本表面模仿西方,骨子里却执着于东方,这造成了当时日本年轻人的多重人格,同时也变得越发迷茫,战后迷茫一代的代表作家三岛由纪夫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这样说道:

他们活在当下 / 从不考虑将来/ 也不问过去 / 他们总是在一个又一个时间的断片中跳来跳去/ 他们看上去是很正常的 / 看上去就像一个美丽的小小野兽 /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

而迷茫的三岛由纪夫后来好像找到了奋斗的方向,1970年的“三岛由纪夫事件”,他要求自卫队政变后自杀,一度使日本国内混乱异常

随后各种历史事件连番上演,1973年石油危机,1988年的泡沫危机,1991年的楼市大崩盘,整个日本就是在这样的混乱之治下一步步走向今天,而东京这个几度沦为废墟的城市,像个不死鸟一般一次次复活,至今仍是亚洲第一大城市。

与战争的残酷相比,楼市泡沫不过是这个和平时代的普通考验。在他们眼中,与东京那满目苍夷的历史相比,楼市泡沫的确不值一提,虽然严重,但并不致命,尽管痛苦,却不值得恐惧。

与整座城市在地震、战火中一次次化成飞灰相比,虚幻的楼市泡沫破裂,并不是什么严峻考验,之所以日本能主动刺破泡沫,真正起作用的是深扎在这个城市深处的坚韧基因,是每个普通人民经历无数磨难之后所锻炼出来的坦然。

后记:文化烙印——不可忽视的民族特质

日本文化中的问题并不是极端的权威主义,乃是等级制和正确处事待人的超人格象征。位居等级制上层而受到最高崇敬的人,其自身并不掌握专断权力,在等级制中居于首脑地位的官员也并不行使实权。上自天皇、下至底层都有顾问和隐蔽势力在背后操作。

黑龙会式的超国粹团体的一位领袖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对东京一家英文报纸记者的谈话,最确切的说明了日本社会文化的这一侧面:

日本社会是一个三角,它被大头针固定住一角,三角形在桌面上,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大头针则是看不见的。三角形有时偏左有时偏右,但都是围绕着一个隐蔽的轴而摆动。力求专制权力不要露在表面,一切行动都显示对象征性地位的忠诚姿态。

正由于日本人这样观察它们的社会,因此它们能够反抗剥削和不义而不会称为革命者,它们并不打算破坏它们的社会组织,它们可以像明治维新时代那样实现彻底的变革,而毫不批判其制度本身。它们把这种变革称为“复古”。

日本投降后的第十天,《读卖报知》以《新艺术与新文化的起步》为题发表社论,其中写道:我们必须坚定的相信,军事的失败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是两回事,应当把军事失败作为一种动力。……因为,只有这种全民族失败的惨重牺牲,才能使日本国民提高自己的思想,放眼世界,客观而如实的观察事物。

另一面,日本人走向社会变革卖出的第一大步是承认侵略战争是“错误“,是失败,它们十分希望在和平国家中重新取得受尊重的地位。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当前世界的复杂政治格局下,基于俄美军备的扩展,日本人一定会利用其军事知识参与进来,但是承认这一点并不能怀疑日本会称为和平国家的内在可能性。

基于其特定文化下的日本任的行为动机是随机应变的,如果情况允许,日本将在和平的世界中谋求其地位,如果不然,它们也会称为武装阵营中的一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1282681.html

相关阅读:《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