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动物走到上帝???《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全球通史》与《人类简史》
不知道读书组的朋友们有没有读过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利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先贤已逝,我读的是他最后修订的一般。全书分为上下两册,部分内容与《人类简史》的内容相似,但是该书言辞上更为严肃,阅读起来相对枯燥,我用了近两个月读完。在通读完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后,不自觉的对这两部史书做了一个对比。两本书都是站在全球和全人类的角度去看历史,没有拘泥于一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两位作者都是具有全球视角的大家。 《人类简史》以时间脉络为主轴,从生物学、物理学、哲学等多个角度为副轴,对人类的发展进行了描写。《全球通史》以时间和空间为分界点,描写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人类发展的历史。两部著作中由一些相似的地方,我从公元前1500年和21世纪的两个时间点,对两书做一对比。不妥之处,还望各位读友海涵,批评不要过于严厉。 公元前1500年:公元1500年之前,地球上人类居住的各个地区之间是彼此孤立着的。虽然有贸易,有战争,有文化上的交流,但是相对1500年后的世界来说,交流和联系既不够丰富,也缺乏内在的动力。大洋洲尚不为人所知,玛雅、阿兹科特和印加的高度发达的文明还在欧亚大陆的视线之外,即使在欧亚大陆上,罗马帝国的兴衰对汉王朝的治乱也是影响甚微。 一方面,交通工具的匮乏使辽阔的海洋和漫长的陆地成为隔绝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巨大障碍,另一方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等级森严的封建官僚体系以及封闭性的文化传统(主要指伊斯兰教和儒家学说)窒息了东方创造新的历史的欲望。随着西方在武器、船舶制造等技术上取得的突破,西方扩张的历史开始了。全球开始产生经济联系,经济上的关联日益把各个地区紧紧拉到一起,不是生拉硬扯,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至于今。 21世纪: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领头,包括生物、材料、能源、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航空航天、海洋等方面的高技术发展的时代。随着是生物科技的发展,随着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干预了生物的选择进化,过去那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被破坏殆尽。 人类越来越向着造物神的方向发展,在带来疾病治愈、食品增长、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好处的同时,我们也面对着克隆人、动物器官移植人体等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让普通智能产品不断涌入了我们的生活,过多的依靠智能产品,我们的大脑记忆在衰减。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我们在很多地方放弃了思考,大脑不在用于思考,我们人类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不若全部变成植物人。通过生物科技不断修复衰老的机体,通过人工智能给我制造生活所需的各种必需品。 21世纪的部分,写的有点像科幻小说了,好像和我们的生活离得有些远,也有些杞人忧天。但是读完这两本书之后,总的感觉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近现代开始,越来越疯狂,越来越处于毁灭的边缘。

荐书:
如果没有遇见
关于未来
有一间做沙发的工厂。这个厂有2000人。早上8点30分前打上班卡,中午12点30分下班,下午则是2点到6点。每周日休息。月底25号左右发工资。发工资的日子。有人还债,聚餐,赌博,几天以后,花光一个月的工资,接下来的日子苦苦撑着到下一个发工资日。有的人则不慌不忙的安排着自己的收入。
我看见有个大叔,每天早上6点40分左右,他会推着一台破旧的自行车,车后架挂着两大胶瓶开水。这是大叔刚在宿舍公共电热水器那里接的,然后往家里拉。每天如此,风雨无阻。
有一个做维修电脑的师傅,开一家店铺,夫妻经营,有时候会看到妻子独自照看,我会想必是先生接到了上门服务的活。他们有个孩子,就在附近的小学读书。他们每天很早吃晚饭,五点半,就在店里。
看过一篇文章。有个大伯,他有老伴,有儿女,可是他独自住在一间简朴的屋子里,吃简单的饭菜,说简单的话语,有时候不怎么说话,每天不做什么,在门口看车来人往,日出而起日落而息。
一个家庭主妇。尝试着拿起铅笔,在画纸上画下一些线条,开始素描第一课。带上耳机,聆听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在阳光明媚的上午,穿上布鞋,跟随着别人,跨过那座连绵的高山。
他们过着从容不迫的生活,安然有序。《人类简史》书中对于未来的想象有一段话“而我们可能正在接近下一个奇异点,所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不论是你我,男女,爱恨)都即将变得再也无关紧要。”所以 ,长达二十多天的雨天已经结束,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周日,我们找好同伴,骑上心爱的自行车,体验诗意的远方吧。

荐书:
介介荐书组成员
从主观世界抽离的客观
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部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著作,你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停下来思考。跟着作者的思路,一边不断打破自身知识的桎梏,一边感同身受,发出“哇,真的是这样哎!”以一人之力书写世界历史的进程、人类的演化,又不似以说教的口吻,还能时不时来点小幽默,阅读趣味性极强,不禁由衷赞叹这位学者的胆量和才识!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地方还是作者能从主观感性世界抽离出真实的客观,虽然不美好,甚至有点残忍,可自古地球的法则就是如此,只是我们个体不曾深入思考过。
我们和认知革命时期的智人之间的联系。19世纪中叶,达尔文发布他的“进化论”,遭到许多人的抨击和嘲笑,历史课本里那幅将他画成黑猩猩的漫画我记得很清楚。可就算如此,也只是知道:“哦,原来我们的祖先是猿类!”仅此而已。书中提到因生存需要,智人开始向直立行走演化,骨骼发生变化,女性盆骨变窄,分娩变得困难,不得不把生产提前,相较其他哺乳动物,人类一直都是个早产儿。也正因如此,婴儿的成长需要拥有强大社会的种族共同承担,同时也更容易被后天外界方式所改变。重视形成一整套社会关系系统的观念在认知革命时期就已经建立,父母、宗族、教育的地位也开始显现,并一直影响到现在。谁曾想,我们现在的很多行为只是远古时代的祖先需要费力摘到大树上红灿灿果子果腹的结果。
人类的驯化与被驯化。就在我感叹驯化动植物的过程残忍又暴力,作者接下来便开始客观分析农业革命中的利弊了。就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农业革命时期的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动植物,其实是驯化了人类自身。与其说革命,不如说是陷阱。人类越来越不自由,胼手胝足,被束缚在一亩三分田的土地上,无法在茂密的丛林里狩猎,无法在广袤的平原上眺望,无法一次又一次迁徙到新的环境里探险,丛林生存本能也开始慢慢退化,男人的肌肉不再那样结实,女人也开始变得娇弱,这时疾病、自然灾害再找上门来,真是苦不堪言!连坐在电脑桌前的我都开始还念那带着点自由烂漫的茹毛饮血的生活了。
想象构建的秩序。对农业革命的分析中,我们都想得太过简单,忽视的是文化的力量,即部落、国家为什么会建立?仅仅满足对物质的追求还不足以解释这一切,毕竟人类的基因中并没有大规模合作的生物本能。那样强大的凝聚力是来自共同的信仰,而这信仰又是建立在想象力的基础上,它能让千千万万的民众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各司其职,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如同《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是在于维持巴比伦王国的秩序,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为的是巩固汉朝王室的皇权。想象构建的秩序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如果受到利用它也会发挥巨大的破坏作用。毕竟,当年希特勒反复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才聚集了那么多的拥趸。想象构建的秩序让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因人们共同的信念变得比事实还要真实,而且是不可逆的,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改变。就像你很难说服一个信仰基督教的人上帝根本不存在这一事实。
在主观的世界待得太久,我们需要偶尔抽离一下,看看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虽然人类一直在重蹈覆辙,但不可不做准备和努力。说到最后其实还是带有哲学的性质,只有了解我们从哪里来以及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样子,才能更加准确的知道以后将往哪里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1270040.html

相关阅读:《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
《赤壁之战》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
《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