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了发展于费尔米纳·达萨、费洛伦蒂纳·阿里萨以及医生胡维纳尔·乌尔比诺之间的一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角恋爱。书中描写了各式各样的爱情,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写尽了生命的尊严与哀伤。
高中的时候和M讨论马尔克斯,都很佩服他在《百》里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同样是对现实的投射,但在经过阿斯图里亚斯、图尔福这些作家加入或梦幻或诡谲或荒诞的处理方式后有着奇异的阅读效果。《百》里面有大量的象征手法,用了数不清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意象。很多人觉得《百》看不下去,或者很无聊,或者很晦涩,都是看不懂这本书的表现,也是很正常的。每次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都不一样。你可以把它当做人类历史研究,也可以把它当做一本纯小说,纯文学去旁观,不走进。不同于《百》,《霍爱》是欧洲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小说;左翼的马尔克斯写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也是罕见的。
《百》中,孤独深深刻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荣辱兴衰。当谈到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感源自何处时,马尔克斯说:“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爱情。布恩迪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这一解释和弗洛姆的阐释惊人的相似。“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永远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人类脱离自然界、成为社会的人之后,不再能和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随之而来就面临着一种孤独感。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类开始试图寻找爱情,渴望着爱与被爱。人们渴望与周围的人建立长期的、充满爱心的关系,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归属需要之一。
那天我鬼使神差地游荡进成都街头的一家书店,想起了这本《霍乱时期的爱情》,在飞机上翻开,读到现在。
我渴望这本书像一方良药。
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
1.大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门里的昏暗处站着一个妇人,全身上下穿着丧服,耳边别着一支玫瑰。这是个黑白混血女人,年级不下四十,但身材依旧高挑,金色的眼睛有些冷酷。…两个没有过往的包袱的自由的成年人,并且处在这个封闭社会的偏见之外,却像那些禁忌之爱一样选择了这样一种飘忽不定的方式。对此她解释说:“他就喜欢这样。”
乌尔比诺医生的好友德圣阿莫尔是一位来自安的列斯群岛的流亡者,曾经在战争中致残。他与她在太子港的一家慈善医院相遇,之后她追随他来到这座城市。他们保持着地下情一样秘密的联系,她一直怀着仰慕和谦卑的温柔陪伴着他,甚至尊重他因希求永远不老而最终自杀的决定。她的悲痛不卑不亢,不流眼泪,不浪费余生。太爱这段对她的描写,黑白混血的异域风情和隐约透露的独立坚硬,金色的冷酷的眼睛像蟒蛇的河神无所畏惧,唯一的痛苦用耳边的玫瑰纪念。她爱他,便任他飘忽,任他自由,任他选择放弃生命,哪怕往后她也要孤身一人。马尔克斯说,“这种感情几乎与爱情无异。”他对她来说,更像是一个可以亲近的偶像,而她是他理智的崇拜者,独一无二的崇拜者。
2.如果说,他们在共同的生活中也多少学到了点什么,那就是智慧往往在已无用武之地时才来到我们身边。
3.四个月后的一天,她从浴室出来,发现他在他们那张大床上看书竟看睡着了。她在他身边躺下,动作很大,希望能吵醒他,让他离开。而他也的确迷迷糊糊地醒了,但并没有起身,而是关掉床头灯,然后又舒服地倒在了他的枕头上。她晃了晃他的肩膀,提醒他该去书房了,但此时此刻,他再次回到了祖传的羽毛床上,感觉是那么的舒服,宁愿缴械投降。
“让我留在这儿吧。”他说,“的确有香皂。”
这一部分讲述了乌尔比诺医生与费尔明娜半个世纪的共同生活中最严重的一次争吵的结束。一天早上医生起身去洗澡,发现已有连续三天费尔明娜忘记在浴室中放上新的香皂。回到卧室他对着半梦半醒的费尔明娜说,差不多有一个星期他都没有见到浴室的香皂。他这样说是为了夸大她的错误,而费尔明娜则被这种当场被人抓到错误的尴尬惹怒,她以攻为守,反驳到她每天洗澡都能看到香皂。他们分房住,互不说话,因为每次二人试图解决分歧,怒火都越拨越旺。医生睡在书房里,只是每晚睡前进入卧室的浴室里洗澡,而这一天,四个月后,医生终于无奈地做了让步。日常的琐事烦恼比婚姻中的巨大灾难更加难以躲避,而化解这一切的是爱,和去爱的习惯。如果两个人明白,生活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样子。
4.自从很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他从噩梦中惊醒,意识到死亡并非仅仅如他所感觉的那样,是一种始终存在的可能,而是一个切近的现实时,这种恐惧就已经在它心里、与他共存了,就像他影子之上的另一个影子。
死亡不仅是一种始终存在的可能,更是一个切近的现实。
5.大主教提醒乌尔比诺医生,在这里自独立以来一直把国家弄得血雨腥风的内战双方,头一次坐到了同一张桌子上。乌尔比诺医生却不以为然。…午宴中的所有人之所以来到这里,并非由于他们的思想,而是因为他们的家世,而后者向来都是凌驾于政治的动荡和战争的恐怖之上的。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才会座无虚席。
以上读书笔记由读书笔记网站提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dushubiji/1266783.html
相关阅读:《赤壁之战》读书笔记
《工作重在到位》读书笔记200字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精选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篇
读书笔记??读曾国藩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