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局部改造或适应;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4.农业生产特点的成因分析
(1)商品率高低──区域人口与土地的对比关系(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商品率低;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高);市场(市场距离的远近影响农业生产的商品经营)、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扩展农产品的销售区域,促进农业的商品经营)等。
(2)机械化程度──地形平坦,土地集中,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如美国的小麦带、玉米带,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地势起伏大,地块小,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二、农业区位因素图的判读
1.将地形、气候因素叠加起来,初步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
(2)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2.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并做出判断
在根据图例获取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等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例如,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想一想,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应如何布局花卉种植业、乳牛业、小麦种植业、林果业?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
3.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深化拓展】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评价与发展措施
(1)突出的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
(3)发展的三大措施: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4.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
【深化拓展】中美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比,既有相似区位条件,也有不同之处。
(1)共同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区位条件相似。
(2)不同之处:
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农场由家庭经营,我国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②美国特殊区位条件──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
③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大面积可开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
(3)借鉴之处:规模化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
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957630.html
相关阅读: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复习资料
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
最大的岛屿群
初一地理亚洲人文环境知识点总结
“苏拉”“达维”即将登陆中央气象台首发红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