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位于南美洲东部,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7400多千米。全境以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为主体,分别占国土面积的1/2和1/3。北部属圭亚那高原,内布利纳峰海拔3014米,为全国最高峰;西南部为巴拉圭低地;大西洋沿岸延伸狭窄平原。河流众多,主要有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圣弗朗西斯科河等及它们的支流。亚马孙河干流的中下游,自西向东横贯境内达3000余千米。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为25~26℃,年降水量1500~3000毫米,西部较多。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东南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巴西”,葡语称“braza”,是产于今巴西海岸的一种贵重树木。巴西大部分领土在热带,盛产红木,也称“巴西木”,这种树木纹路细密,色彩鲜艳,坚固耐用,不仅可制造各种精巧的家具,还可提取宝贵的染料,这种染料纯粹时为白色,暴露于空气中则变成红色。16世纪初葡萄牙人发现这种树木时,借用东方一种树木即红树的名字,称之为“braza”,意即“红木”。
据史载,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阿瓦雷•卡尔率领一支探险队,奉王室之命横渡大西洋以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途中,他们发现了一块无名的陆地,当即宣布这块土地归葡萄牙所有,并在岸边竖起了十字架,起名为“圣十字架地”。后来才得知这里是美洲的一部分,即今日的巴西海岸。当时葡萄牙殖民者前往印度是为了财富,在这里他们没有找到梦寐以求的黄金,却发现了braza(巴西木)这种名贵木材。这种木材作为大宗产品被运往欧洲,由于其绝妙的用途,很快名声大振,以致于人们把出产这种“巴西木”的地方称为巴西,从而取代了“圣十字架地”这个庸俗的旧名。后来,“巴西”一词成为国名。中文“巴西”一词,来自英文brazil。
巴西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的故乡在埃塞俄比亚,1729年咖啡传到了巴西,19世纪后,巴西便成为世界上咖啡的主要供应地。
堂堂“咖啡王国”,源于当年盗得的千粒咖啡种。咖啡于17世纪在欧洲移植成活,美洲大陆被发现后,欧洲移民首先把咖啡移植于法属圭亚那。为了防止咖啡种子外流,法国总督多维雷列斯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18世纪初,巴西和法属圭亚那之间存在边界争端,屡次发生边界冲突。1726年,由弗朗西斯科•巴雷塔率巴西外交使团前往法属圭亚那,解决边界争端。巴雷塔早已对法属圭亚那的咖啡垂涎三尺,这次出访便给自己定下了一项“业余使命”-将咖啡苗弄到手。巴雷塔早已打听到多维雷列斯总督夫人性好虚荣,见面后便向她发动攻势,甜言蜜语说了不少,以此博得总督夫人的欢心。这位夫人不知是计,意把巴雷塔当成挚友对待。一天,趁总督不在,巴雷塔喝罢咖啡,对咖啡的奇香好言夸尽之后,提出参观一下咖啡园圃的请求。总督夫人满口答应,亲自领着客人参观咖啡园。巴雷塔是个谦逊好学的学生,缠住总督夫人问这问那,总督夫人俨然成了一个诲人不倦的先生,有问必答。就在此时,巴雷塔的随行人员已经花重金买通了种植人员,得到了千余粒咖啡种子和咖啡苗。大功告成,当日战利品偷偷被送回国内。
巴西有1/4的耕地用来种植咖啡。自20世纪以来,巴西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咖啡占到国家出口总收入的2/3。在巴西工业化的进程中,尽管咖啡收入所占比重已大大下降,但是每年仍可赚取20多亿美元的外汇,产量仍居世界的首位。在巴西,一般家庭天天饮用咖啡,同中国人喝茶一样普遍。每有客来,主人必端出热腾腾、香喷喷的咖啡待客。
巴西人口众多,目前人口已达一亿四千四百四十万,是南美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人种也颇复杂,其中白人占55%,还有黑白混血种人、印欧混血种人、黑人、印第安人,此外还有少数亚洲移民。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不同人种经过广泛的民族融合,现在混血人种已占全国人口的38%,故有“人种的大熔炉”之称。
巴西是足球王国,以出产灵性悟性很高的天才球星著称,所以说没有哪个巴西人不懂足球的。巴西人喜爱足球,男女老幼几乎个个是足球迷。足球在巴西是一项全民性的体育活动,有人说足球运动是巴西人的“生命”和“信仰”,所以人们把巴西称之为“足球王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827712.html
相关阅读:“苏拉”“达维”即将登陆中央气象台首发红色预警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复习资料
最大的岛屿群
初一地理亚洲人文环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