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是仅次于老年痴呆的世界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PD的发现、确诊往往是在病程的中后期,以至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研究PD的早期病理机制过程中缺少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对于该病的早期发病机理和针对性治疗知之甚少。
猕猴与人类在神经生理结构及行为学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是研究神经疾病的理想实验动物。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晓江等人曾在美国Emory大学于2008年用转基因方法建立了首例神经退行性疾病(享廷顿病)猕猴模型。采用相类似的转基因方法,李晓江研究组与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季维智实验室合作,通过4年努力获得了6只转基因PD猕猴。现年龄最大的转基因PD猴在2.5岁开始表现出认知记忆和精细动作障碍以及焦虑抑郁症状,这些特征与帕金森病人出现运动障碍之前的早期临床表现非常吻合。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帕金森病的转基因猴模型,为帕金森病的早期发病机理研究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了重要动物模型。
该研究结果于12月31日在线发表在HumMolGenet.。李晓江实验室的博士后郭祥玉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的资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766763.html
相关阅读:如何分辨真假中国恐龙蛋
初中生物课教学问题与改进策略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模拟考试卷
2013年中考生物神经调节试题归类(带答案)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同步:显微镜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