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理网资料整理
红色沙漠──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集中、工农业和内河运输最发达的地区。每年长江每立方米水中的含沙量不及黄河的1/30。本区地形以低山丘陵区为主,且多为较薄地表疏松物覆盖的石质山地。长期以来,由于滥伐森林、陡坡开荒,即人们向大自然强取薪柴和耕地等原因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大量减少;另外本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并且以暴雨的形式出现,流水的侵蚀作用非常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江河湖泊严重淤积。例如,洞庭湖平均每年淤积泥沙1亿多立方米,湖面比1930年时缩小了43%。沿江平原夏季常受到洪水威胁。有些裸露的红壤丘陵,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被人们称为“红色沙漠”。
黑色风暴──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千米,南北宽1440千米,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3天内还把3亿吨肥沃表土送进了大西洋。由于开发者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垦,森林的不断砍伐,致使土壤风蚀严重,连续不断的干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现象。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尘粒沙土被卷起,股股尘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风暴带。黑风暴的袭击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黑色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制约灾区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白色污染──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一些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
绿色灾星──水葫芦原产南美洲,因其可作禽畜饲料、净化水质并具观赏价值而被引入。现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大部分省市的河流、湖泊和水塘中。连绵1000公顷的滇池,水葫芦疯长成灾,布满了水面,导致水中植物和动物的死亡,16种水生植物已经难觅踪影,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水葫芦还阻碍船只的自由通行,成为“绿色灾星”。引起绿色污染的植物都是外来物种,它们通过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进入到污染发生区,经过一段默默无闻的潜伏期后,突然爆发出来,给人类带来巨 *** 烦。由于绿色污染带来的损害之大,又难以治理,犹如一场战祸,故我们常常把引起绿色污染的外来植物称作“入侵植物”。绿色污染的发生有自然方面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所致,如人们的思想重视不够,有意无意地将外来植物带入境内(如不规范的引种、游客带入的花草等)。
黄色伤疤──据深圳商报介绍:在龙岗区坪山镇松子坑水库南侧,远远可看到连绵几座山裸露出大面积的黄色,是采石留下的“伤疤”。这种“黄色伤疤”,既影响当地生态,也对周边景观造成很大的破坏。一位地质专家告诉记者,这种状况,遇到大风大雨,极易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这里属于坪山六联村,其村委主任在电话里对记者说,这几个山头原来都是采石场。一位曾在采石场做过工的工人对记者说,这里的石头质量不太好,价钱一直也上不去,老板无利可图,就关掉了。从事国土资源工作的周博士对记者说,像这样的山头,破坏容易,治理很难,恢复起来就更难。这里的树木基本上都是原始次生林,它有独立的生态系统,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据测算,采石场每获1万元收益,治理费则要花10万元以上。
水体赤潮──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根据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赤潮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海域水体高营养化;②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1、B12、铁、锰、脱氧核糖核酸;③环境条件,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如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白色荒漠──前苏联每年从原世界第四大内陆湖咸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和锡尔河中调水、截水,用于棉田、草场和农田灌溉,超过80%的河水被两岸的新耕地“吃干榨尽”。这种“创造性地再造自然──在荒漠地带种植棉花”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两大水源都被截走,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剧下降,湖水含盐浓度和矿化度急剧升高。不仅湖中的物种80%死于非命,更可怕的是咸海三十年间面积从6.6万平方千米锐减为2.5万平方千米,湖岸线后退了40至60千米。一望无垠的裸露的湖底盐碱,在中亚半干旱的气象条件和风力作用下,成为孕育“白风暴”(含盐尘的风暴)的温床。从198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的白风暴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白色荒漠化”,在盛行北风的吹带下还造成阿姆河和锡尔河两岸60%的新垦区因高度盐碱化而“报废”,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以上人地不和谐的状况还有很多,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很多地区人们环保意识淡薄,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只有确立科学的综合发展观,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咸潮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但是近几年来沿海咸潮频繁发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降雨稀少是咸潮加剧的直接原因,人们大量挖沙造成河床下切,也是导致咸潮频繁的因素。大量挖沙使河道越来越深,与海平面的落差越来越小,就如人工挖了一条“运河”,故意让海水倒灌进来,在丰水季节,这种现象可能还不明显,一旦到了枯水季节,海水就会长驱直入。
咸潮来临时,河水实际上变成了海水和淡水的混合水,对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都有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海水是不能吃的,取自河里的自来水,在咸潮期间会变得咸苦,难以饮用;工业生产使用含盐度高的水会损害机器设备;使用咸水灌溉农田,良田会变成盐碱地,作物无法生长。
目前,珠三角地区受咸潮影响较大的有澳门和广东的珠海、中山、番禺等地,东江流域几乎没有受到咸潮威胁,沿线河源、惠州、广州、东莞、深圳等地以及香港,人们的正常生活、生产供水有可靠保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764932.html
相关阅读: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
初一地理亚洲人文环境知识点总结
最大的岛屿群
“苏拉”“达维”即将登陆中央气象台首发红色预警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