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考生物实验操作题的复习提纲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目的要求: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2,按正确的操作步骤练习使用显微镜

方法步骤:1,打开镜箱,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小心地置于实验桌偏左侧,依次辨认各部分结构名称:

(1)支持部分: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镜筒,转换器

(2)光学部分:遮光器、反光镜、物镜,目镜

(3)调节部分: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按下列操作要领进行显微镜操作:

(1)安放(同1)。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与载物台距离约2厘米。 ③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让反光镜朝向光源。 ④用左眼向目镜里注视,可见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①低倍观察: 把装片或切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两眼注视着物镜,慢慢地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为止。用左眼向目镜里注视(右眼也要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象清晰,调节光圈至视野亮度适宜。

②高倍观察: 移动装片或切片,把选好欲再放大的部分(目标)移到视野正中央,

转动转换器,让高信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

备注说明:

1、使用显微镜应注意保护好镜头,不要用手抚摸透镜,载物台应保持清洁,不要随意转动准焦螺旋和转换器。

2,观察完毕,小心移出装片,转动换转器将物镜偏至两侧,使镜筒垂直下降,小心放入镜箱中固定好,以备下次实验用。

二、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目的要求

1、初步训练制作临时装片及简单的染色方法2,初步学会画细胞简图

材料用具:显微镜,刀子、镊子,载玻片、盖玻皮、碘液,吸水纸,滴管,纱布,洋葱头

方法步骤

1、制作临时装片

①把载玻片、盖玻片用纱布擦干净。

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划一个小方块。

④用镊子撕下这方表皮,平展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⑤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后轻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2、显微镜下低倍观察,辨认出细胞的主要组成结构

3、染色观察

①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色液浸入标本之中②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绘出细胞简图,注明结构名称。

实验现象1、观察可见,洋葱表皮细胞排列整齐,每个细胞都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2、染色后观察可见,液泡,细胞核等结构更加清楚。

结果分析 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上不易辨认),细胞质内有大的液泡)和细胞核组成的。

三、、种子成分的测定

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验证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

2,明确种子的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材料用具 面粉、小麦粒、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药匙、纱布、玻璃杯(或大烧杯),碘液、纸、火柴、解剖针、量筒

方法步骤

1、取数十粒干燥的小麦放在干燥的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离试管口1/3的地方,置于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解剖针把一粒小麦种子串起来,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燃烧,观察种子颜色变化,直到燃烧尽为止。

3、取面粉一匙,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好后置寸:玻璃杯内的清水中揉洗,观察清水有何变化;取洗液5毫升(用量筒)放入试管中加热煮成糊状,冷却后加几滴碘酒,观察颜色有何变化:

4,继续揉挤面团,直到面团基本上消失,观察纱布内的物质有何颜色,特点。

5,取小麦籽粒用火烘烤干后,切下胚,放在纸上挤压,纸上有何现象出现。

实验现象

1,试管内壁出现许多小水珠。 2、种子先变成黑色的碳,碳继续燃烧尽后剩余少量灰分o 3、清水变成乳白色液体,加碘变蓝色。4、纱布内有淡黄色的具有粘性和延展性的物质(俗称“面筋”)。5,纸上出现透明的油迹。

结果分析

实验1?5依次说明了种子含有的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备注说明

1,用酒精灯加热灯管时,注意均匀加热,防止试管破裂,,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2,可用花生种子(含脂肪成分多)代替小麦粒,放在纸上直接按压,纸上油迹大而透明。

四、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画细胞结构图

目的要求

1、学会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和绘画方法。2、认识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材料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吸水纸、牙签,0.9%生理盐水、碘液、0.1一0.5%高锰酸钾溶液,清水,口杯

方法步骤

1、制作临时装片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o.9%的生理盐水。 ②用清水漱口,除口中的杂物。 ③取一根用0.1一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过的牙签,在口腔内颊部(内壁)上轻轻刮取少许口腔粘膜的碎屑,涂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

④盖上盖玻片(注意方法,防止产生气泡)。

⑤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其着色。

2,观察和绘图

①将装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注意细胞的形态。选择一个较清楚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换上高倍镜观察,注意细胞的组成结构。 ②绘图,根据视野中的某个清晰的细胞,绘出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现象

低倍镜下可见:口腔上皮细胞扁平,多角形且不规则,三五成群或单个分散,或若干重叠。 高倍镜下可见:圆形的细胞核位于中央着色较深,核周围染色较浅的是细胞质,细胞膜较薄,包在细胞质外,不易看清。

结果分析

人体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的。口腔粘膜属于复层扁平上皮,具有保护和防止病菌侵入的作用。

备注说明

1、如果视野中出现了许多纤维状或其它异形物,说明漱口不彻底干净。

2、0.1一0.5%。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将牙签消毒。

3、光线调暗一些,细胞各组成部分较清楚。

五、鉴定骨的成分

目的要求学会鉴定骨的成分的实验方法,理解骨成分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材料用具 硬骨色的肋骨(或其它小动物的长骨),试管、镊子;酒精灯,火柴,

15?20%盐酸,试管架,清水

方法步骤

1、鉴定骨中有机物

①取一根鱼的肋骨,投入盛有15?20%盐酸的试管中,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②约过20分钟后取出,清水冲洗干净,将骨弯曲一下,有何感觉。

2、鉴定骨中无机物

①取一根鱼的肋骨,用镊子夹住,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煅烧,注意颜色变化。

②待到骨变灰白时,移熄酒精灯,放在纸上,轻轻敲打一下,有何现象。

实验现象

1、试管中有小气泡不断上升,骨变柔软可以打结。

2、开始煅烧骨逐渐发黑,后来逐渐变灰白色。

; 结果分析

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组成,这两种成分使骨既坚硬又有一定的弹性。

备注说明

1、骨煅烧应该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

2,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天平测一下肋骨重量,再将灰分无机物和柔韧有机物分别称量一下,计算一下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

六、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装片

目的要求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方法,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材料用具 人血永久装片 显微镜

方法步骤

1、观察:低倍镜下观察人血永久装片,注意红细胞、白细胞的形状、 颜色、数量多少,对照观察永久血涂片分辨白细胞的主要结构。

实验现象

光镜下可见数量多、双面凹陷圆盘状呈红色的红细胞,而数量少, 形体比红细胞大、无色透明的是白细胞,在永久涂片的观察视野中,可见红细胞无核,而白细胞有明显的不规则的细胞核。

2、结果分析

红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使得细胞呈红色,数量众多,双面凹陷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与运氧功能相适应。白细胞通过变形运动吞噬病菌,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备注说明

1、永久血涂片经染色处理,除可见白细胞核外,在低倍镜注意观察也可见着色成蓝色的不规则小体,经常成堆分布在细胞之间,这就是血小板。

2,实验完后,要用清水及时将玻片血膜冲洗干净。

七、观察小鱼尾鳍(或蛙蹼或肠系膜)内的血液流动

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观察实验操作方法

2、观察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识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材料用具活小鱼(或蛙),显微镜,培养皿(或玻璃板)、滴管、脱脂棉

方法步骤

1、固定小鱼:用浸湿清水的脱脂棉块轻轻地将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包裹住,只露尾部,放入培养皿(或玻璃板)中,用手轻轻地把尾鳍展开。

2、观察:将培养皿(或玻璃板)置于载物台上,尾鳍对准通光孔,低倍镜下观察,注意血流方向,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实验现象

低倍镜下可见:血管纵横交错,血细胞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着。其中血流速度慢,血细胞只有?行通过的是最细的毛细血管;血流速度较快,血液流向分枝,较粗的血管是动脉;血流速度较慢,血流由分枝汇流且较粗的血管是静脉。

结果分析

人体生活细胞所必需的氧气和养料是由动脉中的血液输送到毛细血管后,才能获得,而代谢废物,CO 2则由静脉回流,最后排泄而出,三种类型的血管的结构特点都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备注说明

观察蛙蹼:取一只活蛙,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仰放在一块带圆孔的薄木板上,用线绑好。把后肢蹼膜展开,用大头针固定,低倍镜下观察即可。

八、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目的要求学会实验操作方法,了解唾液中的淀粉酶具有消化作用

材料用具淀粉、烧杯、量筒、试管、酒精灯、试管架、三角架,石棉网,温度

计、滴管、碘液、清水、火柴,唾液、口杯、蒸馏水

方法步骤

1、制备唾液,用清水漱口后,用一小烧杯靠在下唇边缘,将舌尖舔 上颌或下颌门齿基部,使口稍张开,不久便有唾液流入杯内。

2、制备淀粉糊:取淀粉1克加水100毫升,煮沸后冷却备用。

3、混匀保温:取1号,2号(事先编号)两支试管,各加入2毫升淀粉糊,再向1号管加入2毫升唾液,向2号管加入2毫升蒸馏水(或清水),摇匀后置于37℃左右的水中,随时加热保持温度

4、15分钟以后取出,向两试管各滴2滴碘液,注意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1号试管颜色无变化, 2号试管变蓝色。

结果分析

1号试管中的唾液里含有唾液淀粉酶,使淀粉分解,遇碘不变蓝色。

2号试管中的蒸馏水无酶,不能使淀粉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证明了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使淀粉发生分解。

备注说明

有条件的学校,可另取两支试管(编号为3号和4号),各加入2毫升唾液,问3号管加入2%。盐酸(2?3滴),向4号管加入2毫升煮沸的唾液,重复上述方法步骤(3、4),发现两管均变蓝色,以此证明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十、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目的要求学会实验方法,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材料用具澄清的石灰水,锥形瓶(2个)、烧杯、胶皮管、玻璃管、橡胶塞等

方法步骤

1、连接好装置,假如等量的石灰水。

2,通过细长玻璃管从甲装置吸气向乙装置内的石灰水吹气。

3,观察液体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乙中澄清的石灰水逐渐变混浊,呈乳白色。

结果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乳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证明了人体呼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备注说明1,本实验简单,时间短,效果明显,玻璃管吹完后应注意消毒。

2、沉淀产生后,不要继续向内吹入过量气体,否则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使浑浊消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696150.html

相关阅读:初中生物课教学问题与改进策略
如何分辨真假中国恐龙蛋
2013年中考生物神经调节试题归类(带答案)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模拟考试卷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同步:显微镜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