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地方能够避风聚水,这就产生了风水学中选择环境和处理环境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正是这套理论与方法构成了风水学的主要内容。风水学的选择环境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觅龙、察砂、观水和点穴。
(一)觅龙:
在风水学中,龙就是山脉,山上长植物,山中藏动物,从原始人类开始,生活就离不开山,由此而产生了对山的崇拜与信仰,成为人类对自然崇拜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所以在人类生存环境的选择中,首先要觅龙即寻山。寻山首先从山脉的出处开始,古人认为那里是祖宗居住的最高处,再找近处山脉的入首处,从远而近分别为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及父母山,后来简化为祖山、少祖山及主山。寻到山脉还得要看山之形势,远观得势,近观得形,总的要求群峰起伏,山势奔驰为好,认为这种山势为藏气之地。在宋朝黄妙应所著《博山篇》"论龙"中说:"认得真龙,真龙居中,后有托的,有送的,旁有护的,有缠的。托多、送多、护多、缠多,龙神大贵、中贵、小贵,赁这可推。"真龙居中,两旁还需有护、有缠的,才称得上是贵地。这护和缠就是"察砂"要解决的问题。
(二)察砂:
砂就是主山脉四周的小山。在《博山篇》"论砂"中讲:"两边鹄立,命曰待砂,能遮恶风,最为有力。从龙抱拥,命曰卫砂,外御凹风,内增气势。v抱穴前,命曰迎砂,平低似揖,拜参之职。面前特立,命曰朝砂,不论远近,特来为贵。"在主山的两侧有上砂与待砂相拥抱,能遮挡住外来恶风,增加小环境的气势,在前面远处还有低平的迎砂,这也是贵地的象征。风水学又把这四周的山与象征着地上前后左右四方位的神兽相联系,形成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环抱形态,这就是觅龙察砂的理想环境。
(三)观水:
但是有龙砂环绕的环境还不行,重要的还要观察水的状况。人的生命离不开水,尤其在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更把水视作福之所倚,财之所依,所以风水学中把观水视为比觅龙更为重要的内容。观水首先看水口,所谓水口即这个环境的水的入口处与出口处,在风水学看来:"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用不竭。"(《入山眼图说》)所以水来处要开敞,水去处宜封闭,这样才能留住财源。观水还要看水形。"洋朝汪汪,水格之富。湾环曲折,水格之贵。直流直去,下贱无比。"(《博山篇》论水)除水形外还得察看水的质量,这就是风水中的"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其中贵,其色淡,其味辛,其气烈,主下贵。若酸涩,若发馊,不足伦。"(《博山篇》论水)古人用眼、口、鼻检查水之色、味、气从而判断水质之优劣,而水质之优劣又直接关系到环境之生气。
(四)点穴:
就是决定人住的阳宅和葬地阴宅的位置。从上面所说觅龙、察砂、观水中实际上已经决定了穴的最佳所在环境。当然在具体确定一座阳宅、阴宅时还有许多风水讲究。例如在穴与水的关系上,有形与穴克的,穴小水大的,穿破堂局的,穴前割脚的,过穴反背的,尖射穴的,皆从凶论。"(《博山篇》论水)
风水学中所说的理想环境应该是背靠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二山相辅,前景开扩,远处有案山相对;有水流自山间流来,呈曲折绕前方而去;四周之山最好有多层次,即青龙,白虎之外还有护山相拥,前方案山之外还有朝山相对;朝向最好座北向南;如此即形成一个四周有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良好地段。这样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用现代科学观念来分析,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背山可以阻挡冬季寒风;前方开扩可以得到良好日照,可以接纳夏日凉风;四周山丘可以提供木材、燃料,山上植被既能保持水土防止山洪,也能形成适宜的小气候;流水既保证了生活与农田灌溉用水,又适宜水中养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666346.html
相关阅读: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
最大的岛屿群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复习资料
“苏拉”“达维”即将登陆中央气象台首发红色预警
初一地理亚洲人文环境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