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得其所
”
●
冯骥才
瑞典人欲买安徽古民居
“
翠屏居
”
,被相关文物部门紧急叫停。这件事引起不小的争论,备受国人漠视的中华文化遗存放在哪里才好?是放在原处还是漂洋过海?
洋人弄走中国的古物,真的只是为了热爱中华文明吗?为了表达
“
爱心
”
吗?难道放在国外就真的安全
——
如上天堂了吗?德国探险家范莱考克从新疆伯孜克里克石窟割取下来放在柏林的精美绝伦的二十八幅壁画,不是在二战中全部毁于一场轰炸了吗?能说早知巴米扬大佛被炸毁就不如搬到大都会博物馆去吗?那里的温度和湿度不是调得极好,还有红外线监控吗?
任何遗存的首要价值都是见证的价值。它不是孤立的。它是那块土地的文化生命与历史的物证。如果它具有那块土地的代表与象征的意义
——
比如
“
翠屏居
”
这样的
“
典型的皖南古民居
”
,更是不可移动的。世界上有哪个文明古国用出卖自己的文明的方式来保护文明?如果有,一定是还没有文明的自觉,一定还看不到这些遗存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才会拿它们当作物产一样去换取保障生存的金钱。从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西方的殖民者正是在这个现代文明的落差上,从一些古老而蒙昧的土地上,搬走他们祖先留下的长久湮埋在荒芜中的遗存。
我国历史悠远,民族众多,地域多样,各地民居极具个性。而这些物质性的古民居遗存又是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的载体。倘若物质载体不存,非物质遗产
“
毛将焉附
”
?然而在剧烈的社会变化中,城市的历史民居大多已经荡然殆尽,乡村古民居又面临新农村建设的冲击。正在我们为乡村古民居何去何从焦灼地思谋出路之时,像
“
翠屏居
”
这种负面的自我轻薄文化事件冒出来,自然就必须紧急刹车,亮出红牌。
“
翠屏居
”
事件很像一百前敦煌的藏经洞事件。它说明我们虽然有悠久的文明,也有久远的蒙昧。这张红牌是一个文明自觉的信号。我为叫停的这些部门和这些人叫好。
然而,接下来必须思考的是被挂上
“
文保单位
”
而禁止出售的
“
翠屏居
”
谁来管?类似的古民居都做过普查和认定吗?
我们在
“
翠屏居
”
事件的跟踪调查中得知,这座古宅由于这个事件出了名,现在被一家经营茶叶的公司以每
6000
元租用了。据说这家公司有意把这里办成皖南茶文化馆,倘能如是,当为幸事。但更多的遍及中华大地的
“
翠屏居
”
们呢?它们绝不会有
“
翠屏居
”
这样的好运。如今各地的古民居大多未经普查与定性,在保护责任方面没有归属。反正绝大多数房主对其古屋古宅是没有保护意识的。如有人知道应当保护,也是既无办法,又无财力。连北京已经定为保护范围的四合院都扔在那里,没人过问。难道它真像主张外卖的人所说:宁肯让它烂掉也不放手?问题不是又回到这一话题所争论的原点上?
在国人尚未有普遍的文化保护的自觉之时,该怎么办?此刻我又想起了阮仪三先生。如果没有他切实的努力,江南六镇今何在?可是一个或几个阮仪三,救得了成百上千个奄奄一息的古村落吗?由此想到曾经在一次文化界的会议上说:我们在伏案研究民间口头文学,可是民间口头文学早已经没人再说了,马上就要从人间不知不觉地蒸发掉了。我说:请诸位先离开我们的书斋到田野里去吧,先去把那些残存在记忆中的
“
最后的口头文学
”
记录下来吧!我们没时间清谈妙论,侃侃而谈,我们应该去到文化遗产的重灾区里,切切实实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选自
11
月
27
日
1
.作者反对古民居类历史遗存
“
漂洋过海
”
,列出作者反对的理由。
2
.分析本文结构上的特点。
【突破题型】
3
.对于如何保护文化遗存,你有什么建议呢?试写出两条。
4
.文章结尾引述了作者自己的一次发言的内容,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
.(
1
)将文化遗存放到国外,未必能得到有效保护;(
2
)任何遗存的首要价值都是见证的价值,它是那块土地的文化生命与历史的物证,具有那块土地的代表与象征的意义;(
3
)物质性的古民居遗存是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的载体,倘若物质载体不存,非物质遗产也将不存在了。
2
.第一部分:作者由瑞典人欲买安徽古民居
“
翠屏居
”
引起的争论入题,阐发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存的问题。
第二部分:在阐发保护文化遗存很重要的观点的基础上,递进一层,回答怎样保护文化遗存的问题。
3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加强教育,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通过制定更为详尽的法律法规保护文化遗存;政府需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文化保护工作等。
4
.放弃空谈,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515908.html
相关阅读:阅读议论文《要有点人情味》附答案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段奇清)阅读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阅读答案
阅读鲁先圣的《不能等待的事情》(附答案)
朋友四型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