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苏辙
元丰三,
余得罪迁高安①。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
?
②
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③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
檐
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
?
④
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
“
虽
?
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
注释]
①高安:地名,今属江西。②岌?
[y
?
:危急的样子。③震掉:惊恐。④葱?
[qi
?
]
: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4
分)
(1
)余得罪迁
高安(
)
(2
)渡桥而东
(
)
(3
)汇为
大车轮
(
)
(4
)穷
水之变
(
)
10.
下列加点字与“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中“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2
分)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
受地于先王
C.
皆以美于徐公。 D.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虽
?
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开篇即点明这次游山的时间、地点和机缘,叙事简洁。
B
.文章层次井然:先写栖贤谷,后写栖贤寺。写谷先写水,后写石;写寺,先写位置,再写寺内僧堂。
C
.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且与三峡作比,表现了水声势浩大、险急、多变等特点
D
.“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相纠”,这几句从形和色两方面描绘“杉松竹箭”,使景色鲜明突出。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
(4
分)(1)
降职或远调 (2
)向东 (3
)成为(4
)穷尽 (
每小题1
分)
10
.(2
分)D 11.
(2
分)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前后句各1
分。) 12
.(3
分)B
参考译文:
元丰三,我因获罪被贬谪到高安。夏天六月,经过庐山,明知它风景优美而不敢久留。停留两天,从庐山南面登山,进入栖贤谷。谷中有很多巨石,高耸相靠。水在石头中间流动,声音像雷霆,像千辆车疾驰,令人惊恐而不能自控,就连险要的三峡也比不上。所以那桥叫“三峡”(桥)。过桥向东,依山沿水而行,(只见)流水平滑像白练。(流水)横冲巨石,汇集而形成大车轮(的形状),回旋汹涌,穷尽水的(各种)变化。(栖贤)寺院建在流水的上游,右靠石壁,左临流水。石壁的脚下,僧堂建在那里。狂峰怪石,(宛如)在屋檐上飞舞。杉树、松树、竹子,(枝叶)横生倒悬,青翠茂盛,相互交错。每当大风大雨来临,僧堂中的人怀疑(树木)将压下来。向熟悉庐山的人询问,(他们)说:“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87702.html
相关阅读:《牧竖捕狼》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阅读答案及翻译
《酒以成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以柔克刚》附答案及翻译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