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与火镰相撞相击而生火。火石曰:“此我蕴蓄之火也,于镰无与焉。”火镰亦曰:“此我撞而出之火也,于石何与焉?”于是镰与石各自以为是,背道而驰①。一日,石欲得火,撞于他物之上,百撞不得火也;镰欲得火,击于他物之上,其不得火也亦如石。于是知相依之可贵,相与言和,复归一处,寸步不离。
(以为如是,则随时可得火矣。火绒闻之,趋而远避。镰与石相撞相击,火星四射,而旋起旋灭,有如电光,卒不得燃。君子于此,叹刚柔相济之功也。)
(选自清·吴?人②《俏皮话》)
【注释】
①背道而驰:愿意为向着相反的方向快跑。此处指火镰与火石各干各的,不再相互依靠。②吴?人:清末小说家,原名吴沃尧。他的小说代表作为《二十目睹之怪现状》,系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
(
李伯元
)
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
(
吴趼人
)
的《二十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译文】
火石和火镰相互撞击就产生了火。火石说:“这是我积蓄的火,和镰没有什么关系啊。”火镰说:“这是我撞击以后才产出的火啊,和火石有什么关系呢?”于是镰和石各自认为自己是对的,它们各干各的,不再相互依靠。一天,火石想得到火,撞撞击其他物体之上,撞了好多次都得不到火;镰想得火,撞击到其他物体之上,它也和火石一样没有得到火。这样它们知道相互依存的可贵,于是互相讲和,重新回到一起,寸步不离。
(以为这样,就随时可以得到火了。火绒听说,跑得很远避开它们。火镰和火石相互撞击,火星四射,火刚着就灭了,就如电光,最终不能燃烧。君子由此便感叹刚柔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啊。)
【阅读训练】
1.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
1
)于镰无与焉
(
2
)于石何与焉
2.
本文是篇寓言。请思考本文用的是类比还是比喻?
3.
火石与火镰,在文中先互相撞击才能生火。在生活中师这样吗?那么本文的寓意又该怎样理解呢?
【参考答案】
1.
(
1
)没有什么关系
(
2
)有什么关系呢
2.
如果说整篇是用比喻,或比喻论证,也可以,不过差强人意罢了。从论证的本质讲,本文的论证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在同类(性质)的比较中得出结论。
3.
严格地说,火石与其他东西未必不能碰出火花,火镰也是如此,它们碰出火花的本质是相同的。从比喻的角度,本文寓意固然有不确切之处,然而从类比推理的过程看,结论是严谨的,是正确的。(此题如此回答,需补充文中省略内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25303.html
相关阅读:《勉谕儿辈》阅读答案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阅读答案及翻译
《牧竖捕狼》阅读答案及翻译
《酒以成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以柔克刚》附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