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岂不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儿?
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儿周密一点儿罢了。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但是在实际上,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凡是经过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从前人以为写文章是几个读书人特有的技能,那种技能奥妙难知,几乎跟方土的画符念咒相仿。这种见解必须打破。现在咱们要相信,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车间里的工人能写文章,田亩间的奉人能写文章,铺子里的店员,码头上的装卸工,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写文章不是生活的胸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是“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以上的意思为什么必须辨明白?
自然因为这是对于写作训练的一种正当认识。有了这种认识,才可以充分利用写作这一项技能,而不至于作文章的奴隶,一辈子只在文章中间讨生活,或者把文章看得高不可攀,一辈子不敢跟它亲近。
末了还得说明,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譬如坐得正站得直,从生理学的见地看,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决不能每当要坐要站的时候,才想到坐和站的姿势该怎么样。必须养成了坐得正站得直的习惯,连“生理学”和“健康”都不想到,这才可以终身受用。阅读和写作也是这样。临时搬出些知识来,阅读应该怎么样,写作应该怎么样,岂不要把饱满的整段兴致割裂得支离破碎?
所以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
14.
请用条件复句概括作者认为写文章“不神秘”的两个理由。(2
分)
▲
15.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
分)
①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本末倒置”中“本”与“末”分别指什么?(2
分)
“本”:
▲
“末”:
▲
②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
分)
▲
16.
文中说:“
写文章不是生活的胸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请以朱自清的《背影》和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4
分)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
(4
分)(1
)(2
分)
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
;
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
如答:“只有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化为习惯,才能不知不觉之间写好文章”,得1
分)
。
15.
(4
分)
①(2
分)
“本”指:有了经验和意思会说话,把自己的体验写成文章。
“末”指
: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
②(2
分)通过比喻(类比)论证,形象易懂(深入浅出)地论证了“写文章要养成习惯”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6.
(4
分)作者认为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出自对生活的真实感悟的需要。例如史铁生正是在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母亲坚强、隐忍,对儿女的无私而伟大的爱和期待,才满怀真情写出《秋天的怀念》;胡适正是看到母亲的慈祥、宽容,气量大而有刚气,深刻感受母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巨大,才会有感而发,写出追忆性散文《我的母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01596.html
相关阅读:阅读议论文《要有点人情味》附答案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段奇清)阅读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阅读答案
阅读鲁先圣的《不能等待的事情》(附答案)
朋友四型 阅读答案